明朝大臣認死「禮」,嘉靖皇帝為父親名分二十七年不上朝

史地客棧 發佈 2019-12-22T23:25:11+00:00

明朝是個禮制非常刻板的朝代,明朝的大臣也都非常的耿直,認死理,和皇帝爭起來也是絲毫不肯讓步的,於是皇帝和大臣一置氣就二十七年不上朝。

明朝是個禮制非常刻板的朝代,明朝的大臣也都非常的耿直,認死理,和皇帝爭起來也是絲毫不肯讓步的,於是皇帝和大臣一置氣就二十七年不上朝。

明朝大臣據禮力爭

1521年,明朝的正德皇帝駕崩了。正德皇帝是明朝著名的個性皇帝。他有兩大愛好,一是好色,二是尚武。因為好色,專門建立了豹房,收羅了一大堆女人,供他享用;因為尚武,動輒就親自擔任大將軍,御駕親征,而且還能打勝仗。但正德皇帝比較短壽,死時只有30歲,而且因為過於淫亂,被掏空了身體,沒有留下子嗣。國不可一日無君啊,既然沒有兒子繼位,那就只能選兄弟了。很遺憾,他也沒有兄弟。他之所以沒有兄弟,是因為他的爸爸明孝宗也是一個著名的個性皇帝。明孝宗的個性表現在,他信奉一夫一妻制,終生只有一個女人,也就是他的張皇后。張皇后為他生了倆兒子,長子就是後來的正德皇帝,而次子,很小就夭折了。於是,正德皇帝就成了獨苗。既然血緣最近的繼承人找不到,那就只好擴大範圍,從正德皇帝的堂兄弟中選擇了。選來選去,最終選中了14歲的朱厚熜。也就是後來的嘉靖皇帝。嘉靖繼位後,為了處理好名分的問題,大臣們就要求嘉靖先過繼給明孝宗當兒子,然後再繼承皇位。看起來,這樣是順理成章的。可是,嘉靖不同意。因為,如果他過繼給了明孝宗當兒子,按照名分,那麼他的親爹興獻王就成了他的叔叔,而且還是他的臣子。這讓與父母感情很深的嘉靖難以接受。大臣不肯讓步,皇帝也不肯退讓,兩人都占禮又都不占理。

嘉靖二十七年不上朝

大臣們的依據是,要想當皇帝,先得當兒子,這是祖宗禮法;嘉靖的依據是,讓自己的父親稱臣,是不孝,這是更大的禮法。各有依據,各自堅持,互不相讓,於是嘉靖與大臣們的關係變得極差。當然,後來嘉靖憑藉自己的權力和手腕,取得了勝利——他把自己的親爹更名為興獻帝,搬到了太廟接受祭祀;把自己的大伯明孝宗則稱為皇伯考——也就是說,他繼承了大伯明孝宗的皇位,但沒有過繼給明孝宗當兒子,也就是繼統不繼嗣。這件事最大的後遺症,就是讓嘉靖對迂腐的大臣們充滿了鄙視和恨意,從而導致他開始了不合作的態度,堅持二十七年不上朝。嘉靖的怠政,直接影響了他的後世子孫們,尤其是他的孫子萬曆皇帝,更是照著葫蘆畫瓢,三十年不上朝。

嘉靖也是個任性的皇帝了,二十七年不上朝明朝還沒滅亡也是服氣。明朝的大臣也厲害,皇帝不上朝還當官當的好好的,而且一點也不肯退讓。所以說古代的禮制真的非常重要,就算是皇帝,不按禮制,就算不上朝,也不會得到認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