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後為什麼又匆忙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無政府主義是一大根源

小猴子拉呱 發佈 2019-12-21T05:01:13+00:00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如何找到遏制戰爭的良方,一戰後人們開始了探索。軍事界一般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進入無限化總體戰爭時代的開始,也就是說參戰國把全部的資源都投入戰鬥,使用最新的科技成果,不惜一切代價去與對手較量,這種戰爭行為在二次世界大戰則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如何找到遏制戰爭的良方,一戰後人們開始了探索。

1916年,德法兩軍幾乎在凡爾登戰場打了近十個月你死我活的拉鋸戰。德法兩軍為了爭奪這個大約方圓45公里的要塞,德軍損失了近45萬人,法軍損失近55萬人,凡爾登戰役因此也被稱為絞肉機。交戰雙方都被這一戰役拖的疲憊不堪,勝果如此微弱,代價卻如此慘重,它幾乎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全局的縮影。

所以人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人類不能從中真正看清戰爭的本質,而又匆忙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呢?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說實在的,歷史學家研究討論這個問題已經好幾十年了。

大概有這麼幾個原因:

當時國際關係一個根本特徵是無政府主義。

每個國家有一個政府,這個政府自己安排這個國家的事情,但是在國際上沒有一個國際政府,所以各個國家都自己管自己的事,自己追求自己的利益。那麼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也沒有人來做一個統一的安排,所以這種無政府主義往往就會產生很多的問題。

實際上在一戰當中,當時的一些領導人已經意識到這種國際關係當中的無政府主義是十分危險的,所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總統威爾遜就提出要成立一個國際聯盟機構(簡稱國聯),來制約和控制這種無政府主義。

但是當時的國聯和現在的聯合國並不一樣。國聯實際上是一個沒有權利,非常軟弱的機構。

美國自己提出來了要成立國聯,結果美國自己都不是國聯的成員,當時的參與員不批准美國加入國聯。

所以國聯在當時沒有一個廣泛性,一個代表性,也沒有一個權威性。

比方說918事變以後,中國政府向國聯提出申訴,申訴日本的侵略暴行。國聯也派了一個代表團,就是大家都知道李頓調查團到東北來調查,而且也確認了日本侵略東北這樣一個事實。但是日本對國聯的這些行動完全採取一個抗拒的態度,而且最後日本不接受國聯的決議,日本就退出了。

國聯對日本此行為束手無策!

國聯除了沒有強有力的國際制約機制,有些一戰遺留下來的深層次矛盾也沒有得到解決。這些利益衝突並沒有通過戰後的幾個國際會議和協議達到協商和緩和,相反,包括德國在內的一些國家沒有受到根本性的遏制,它們仍然具有發動戰爭的潛力,這就對後來發動二戰留下了隱患。

從戰爭規律來看,第二次世界大戰,註定會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更加慘烈,對人類社會的危害也註定更為巨大。

因為人類戰爭的本身天然具有一種無限化的暴烈性。人類戰爭這種無限化的暴烈性按照普魯士著名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的解釋就是:首先侵略方對被侵略方使用暴力,被侵略方就必然要報之以相應的暴力,這種相互的作用就把戰爭的暴力行動推向了極端。而且一方為了使另一方屈服,就必然要使用一切手段,運用一切新發明的武器來壓倒對方。

這樣,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武器的發展,戰爭的暴烈性註定將不斷增加。

軍事界一般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進入無限化總體戰爭時代的開始,也就是說參戰國把全部的資源都投入戰鬥,使用最新的科技成果,不惜一切代價去與對手較量,這種戰爭行為在二次世界大戰則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