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國家的漢語翻譯存在「錯誤」?

棟哥歷史 發佈 2019-12-20T16:20:46+00:00

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和數千種語言,因此,一個國家經常要把別國的國名翻譯成本國語言。國名的翻譯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既涉及到歷史問題,也涉及到現實問題,不可不慎重。

世界上有100多個國家和數千種語言,因此,一個國家經常要把別國的國名翻譯成本國語言。

國名的翻譯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既涉及到歷史問題,也涉及到現實問題,不可不慎重。比如幾個月前,白俄羅斯就要求把本國的漢語翻譯名稱改為「白羅斯」,認為這樣翻譯更準確。

南歐的希臘馬其頓也因為國名起了爭執。希臘人認為馬其頓是古希臘的一個邊緣城邦,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誕生地,古希臘的榮譽不能被外國竊取。經過兩國協商,馬其頓同意改國名為「北馬其頓」

中國人稱自己的國家為中國,有多重含義。俄語國家則把中國稱為「契丹」,因為歷史上契丹和西遼在中亞和東歐的影響很大。英語國家則把中國叫做「China」,意為「瓷器之國」,因為中國古代的瓷器在歐洲非常有名。

中國人在翻譯外國國名的時候,一般是按照音譯,有時也會考慮到字的意義。大多數國家國名的漢語翻譯都中規中矩,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比較特殊,可能存在一些「錯誤」

第一類,漢語翻譯的太過於美好,有點名不副實。

主要是英美法德四國。

英國,清朝時被翻譯為英吉利,後來就被簡化為英國。「英」這個字在漢語中的意義太美好了,有英明、英勇之意,組成的詞沒有貶義詞。美國最初被翻譯為「米國」「花旗國」,後來被親美的人改為美國,有美麗之國美好之國的意思。

法國,清朝時被翻譯為法蘭西,德國被翻譯為德意志,後簡稱為法國、德國。「法」和「德」在漢語中的意義也很不錯。

這四個國家在近代史上都是列強,都曾殖民落後國家,奴役、掠奪亞非拉人民,把它們翻譯得過於美好了,讓人不由得對他們產生好感。與這些國家在近代史上的作為不符。

當然,這樣翻譯也有好處,那就是讓中國人對這些國家的文化沒有牴觸,方便向他們學習,儘早實現民族復興。

現在要想改變這幾個國家的漢語翻譯,改為比較中性的詞彙,似乎比較困難。

第二類,與歷史史實不符的國家。

這一類國家主要是蒙古國。

蒙古國本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原來被叫做喀爾喀蒙古、漠北蒙古、外蒙古。喀爾喀蒙古離中原最遠,也是最晚歸附清朝的蒙古部落,到乾隆消滅準噶爾部時才完全歸附,清朝稱之為外蒙古,以示與先歸附的蒙古人的區別。

民國時期,外蒙在俄國的支持下走向獨立,1992年蘇聯解體後改名為蒙古國。中國人也沒有提出異議。

本來叫外蒙、漠北蒙古、喀爾喀蒙古,只代表蒙古一部,名字改為蒙古國,就成了歷史上「大蒙古帝國」的正宗繼承人,成了世界上蒙古人的代表。這明顯不符合歷史史實,蒙古國只能代表漠北蒙古,不能代表其他地方的蒙古人。所以應該稱之為喀爾喀蒙古、外蒙或(漠)北蒙古更為合適。

大家也可以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