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宅家,生活節奏放緩 : 奧地利再現悠閒的「比德邁爾時代」

奧國那些事兒 發佈 2020-04-12T01:54:32+00:00

圖2,市民限制出行,外出保持距離,維也納警察在公園裡巡邏檢查我們現在經常聽到這種嘆息: 許多人回到家裡以後,反而不習慣了,在家裡辦公,看書追劇,燒菜做飯,陪孩子做作業,哪裡也不能去。

疫情當下,面貌大變,奧地利全民宅家,社會停擺,四周一片寂靜,突然一下子感覺仿佛回到了比德邁爾時代。目前迴避社交,呆在家裡的規定和19世紀比德邁爾( Biedermeier)回歸家庭的主張有很多共同點,在出行限制的號召下,社會需要多少私人空間,能夠承受多少公眾行為?

我們現在經常聽到這種嘆息: 許多人回到家裡以後,反而不習慣了,在家裡辦公,看書追劇,燒菜做飯,陪孩子做作業,哪裡也不能去。時間一久,家政煩惱隨著而來,不知所措。很難想像,在19世紀,田園牧歌,家庭生活被認為是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油畫里看到的是甜蜜溫馨的家庭,幸福滿滿。滿目青山綠水,鮮花綻放。當我們今天把回歸家庭這個哲理名言作為疫情期間的信條時,難免感到有點無奈,聽起來沒有那麼浪漫。

無論是高興自願,還是別無選擇,我們的居家活動和比德邁爾時代的風貌大同小異。整天圍著孩子和廚房,烹調美食,製作手工藝品,聽聽音樂,看看電視,種花養草,打發時光。有的人在家中自己烤麵包,做麵食,自給自足,施展各種才藝,不亦樂乎。對面的鄰居也和德國畫家卡爾·施畢茨韋格( Carl Spitzweg, 1808 -1885 )畫中的人物一樣,在陽台給花澆水,栽培植物。

北歐小國丹麥20多年前倡導一種嶄新的樸素生活,當天氣不好時,外面到處動亂時,就呆在自己的小屋,和親朋好友聚在一起,享受慢節奏的情調感受。丹麥青年人推崇這種簡單快樂的生活方式,遠離不確定的,不安全的,移動頻繁的,十分喧鬧的世界,斯堪的納維亞的幸福價值觀席捲影響了半個歐洲,有人把它形容為「現代的比德邁爾風」。

當然,這種過於關注自己小家園的觀念似乎與當今飛速發展,向環境自然索取過度的時代有些脫節,顯得有點孤芳自賞。疫情來勢兇猛,把許多人嚇住了,政府公布的外出限行令起到了一定的威懾作用。新冠肺炎危機結束之後,人們是否又忘記一切,急於趕快離開家門,早日重返社會懷抱?

回歸家庭的主張並不新鮮,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法國哲學家布萊茲. 帕斯卡(1623-1662 )在17世紀抱怨說,「人們的所有不幸都來自他們不懂得在房間內可以保持冷靜。」 在伏爾泰看來,「我們必須修整自己的花園。」康德這句話沒有一點諷刺意味:「德國人以良好的品格,誠實和居家的聲譽而著稱」,當然這是」兩種不適合發光的品質」。德國浪漫派詩人荷爾德林(1770-1843)認為「世界最好像居家一樣生活,人們可以相互喜歡,彼此愉悅」。

奧地利的比德邁爾時代,市民階層走上舞台,富裕的市民用他們的美德改變了貴族的生活方式:謙虛而不是自大,樸素而不是浮華,咖啡點心代替了光彩奪目的慶祝活動。

在奧地利帝國首相梅特涅(1773 --1859 )的壓制和監視下,那時市民除了在居室,爐灶和家庭的狹窄範圍內進行內部發展,或者郊外散步漫遊以外,別無其它選擇。市民階層於是劃出了自己的小世界,這裡面包括公民權利,獨立意識,不受外界干擾,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隱私,人們在政壇的暴風雨中尋找私人的安靜空間。

今天的的數字化世界就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公共空間,我們通過網際網路和社交網絡在家裡沙發上和外界連接起來。比德邁爾的時代雖然沒有現在這麼先進,但那時的信息也不閉塞。高速印刷機取代了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 ,1398-1468)的手動印刷機,描寫市民生活的小說鋪天蓋地。郵政系統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每天最多有五次郵件送到客廳。

康德(Immanuel Kant , 1724 - 1804 ) 是把世界帶回家裡的先驅,這位哲學家一生中從未離開過他的家鄉柯尼斯堡(Koenigsberg),他給餐桌上的客人生動地講述許多他聽過,讀過的有關倫敦和巴黎的見聞。這跟現在的風氣差不多的,如果沒有人外出,結識各類人群,親身經歷某些有趣或者憂傷的事情,那麼大家在網上很快就沒有東西可以發布,喜歡和分享了。


社會上對限制出行和規定戴口罩也有很多爭議,私人空間和公共生活向來是個矛盾,難以協調。古代羅馬人理解這兩個領域是相互依賴的。一方面西方人強調自我價值,我行我素,喜歡被他人看到和聽到,在家裡呆不住。另一方面,政府從保障社會安定和公民健康出發,在緊急狀態時期,採取斷然措施,並非不顧民生,為所欲為,更不是想一直阻止民眾與他人交流。

歐洲在18世紀還把醫院只是作為臨終的地方,病人在醫院裡靜靜地等待上帝的召喚。進入19世紀,國家轉變思路,將醫院的功能上升到了治病救人,防疫疾病的高度。為了反恐,安全取代了個人自由。如今疫情嚴峻,政府把健康放在了首位,公民理應全力配合,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個人自由行為。

有人把眼下的宅男宅女比作」新比德邁爾派」,在家抗疫的日子裡,人們對久違的家庭,幸福,責任,愛情,人生,未來,自然等話題進行了重新思考。從3月份起,天公作美,奧地利氣候溫和,藍天白雲,暖風吹到了千家萬戶,和煦的陽光可以衝散病毒留在心裡的烏雲。

奧地利是比德邁爾藝術風格的故鄉,19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下半葉盛行比德邁爾藝術,它涉及繪畫,家具,建築,裝飾領域,展示了簡潔雅致的小資品味。維也納國家美術館Belvedere ,維也納市立歷史博物館,奧地利國家工藝美術博物館裡收藏了許多這方面的畫作,家具,令人感到十分親切,維也納瑪利亞大街旁邊和下奧州溫泉小城巴登保留了不少比德邁爾時代的建築。

奧地利畫家瓦爾特米勒( Ferdinand Georg Waldmueller , 1793 - 1865 )的作品體現了典型的比德邁爾畫風,無論是家庭生活,花卉餐具,還是田園風光,維也納森林,他的筆下景物帶有理想主義的詩意美化。油畫《玫瑰》( 1843) ,《窗邊的年輕農婦和3個孩子》( 1840 ),《洗漱打扮的女子》( 1840) 抒發了中產階級享受溫馨生活的悠閒情趣。油畫《期待》( 1860), 《早餐看圖片的孩子們》( 1846 ) 非常有趣,如果不認真細看,還以為畫中的姑娘和男孩手裡拿著手機上網。100多年前難道就出現了手機?觀眾笑談遇到了時代穿越。

觀看電影成了許多家庭疫情眼下的主要活動之一,望著外面蕭條寂靜,到處關門的景象,不禁回想起好萊塢拍攝的維也納愛情劇《日出之前 Before Sunrise 》( 1995),熟悉的街景歷歷在目,感慨萬千。25年前,1995年3月30日這部電影在維也納首演,該片入選電影史25部最佳愛情片第3名,美國導演理察. 林克萊特(Richard Linklater)因此片榮獲1995年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故事發生在一輛開往維也納的火車上,美國小伙子傑西遇到年輕的法國女生席琳,兩人一見如故,言談甚歡,馬上決定在維也納下車,一起在維也納度過一天。他倆走在維也納的大街小巷,彼此有了更深了解,進而產生感情,度過了難忘的浪漫時光。

愛在維也納,疫情早晚終將結束,悲傷痛苦總會過去。維也納人滿懷信心,藝術之都將以嶄新面貌迎接各方遊客歸來。電影《日出之前》又譯《愛在黎明破曉時》,劇終結束時,朝霞即將出現,主人公帥哥美女分手告別,難捨難分,留下遺憾。這部愛情片風靡全球,不少影迷專門來到維也納,沿著他倆走過的遊覽路線,體驗維也納特有的典雅精緻,寧靜浪漫之情。有的甚至在維也納意外找到了心上人,喜結良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