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食用野生蘑菇引發的食物中毒

中國吉林網 發佈 2020-04-13T15:46:08+00:00

我國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種,有毒蘑菇有400多種,其中含劇毒可對人有致死危險的蘑菇有40多種。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 賈珺)蘑菇的種類繁多,超過3.6萬種。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蘑菇被歸為菌藻類,該類食物含有蛋白質、多糖、β-胡蘿蔔素及鐵、鋅和硒等礦物質。蘑菇分布的地域也非常廣,森林、草原、平原、路邊等都可以採到。我國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種,有毒蘑菇有400多種,其中含劇毒可對人有致死危險的蘑菇有40多種。為幫助消費者預防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的有關專家特意對廣大消費者做如下消費提示:

不隨意採食野生蘑菇

目前尚無簡易科學的方法鑑別野生蘑菇是否有毒,所以個人不要採食野生蘑菇。同時,也不要購買個人採摘售賣的野生蘑菇。對於市場上售賣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鬆警惕,特別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更不要輕易食用。

謹防誤食野生毒蘑菇

由於有毒蘑菇與普通食用蘑菇很難鑑別,僅依靠民間流傳下來的「經驗」不能保證不誤采有毒蘑菇,導致經常誤采誤食野生毒蘑菇發生中毒現象。

出現中毒症狀立即就醫

不同種類的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症狀也不同。野生蘑菇中毒的種類有,胃腸中毒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肝臟損害型、呼吸與循環衰竭型、光過敏性皮炎型等。其中,胃腸中毒型最為普遍。一般誤食毒蘑菇後,最短可以在10分鐘、最長6小時後發病。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後出現頭昏、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幻覺等中毒症狀,要立即催吐,並立即送醫。

生產經營者做到「三不」

生產經營者在加工、售賣野生蘑菇時,應做到不採摘、不加工、不經營不認識的蘑菇,要確保所加工、經營的蘑菇中未混入有毒蘑菇,以避免承擔相應的經濟與法律責任。

有關單位要警示風險

在野生蘑菇採食期,產菇和有採食野生蘑菇習慣地區的監管部門和有關單位,應通過各種形式宣傳和告知公眾,不要隨意採摘、食用野生蘑菇。同時,根據各地誤食毒蘑菇中毒特點,結合氣溫、濕度、降雨量等因素,在蘑菇成熟期前進行預警預報,及時發布風險警示或消費提示。建議在出現過嚴重誤食毒蘑菇中毒的地方,豎立警示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