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畢業季 應屆大學生們為夢想努力拚搏

深圳晚報 發佈 2020-04-18T07:21:09+00:00

原以為疫情會讓學校延長交論文的期限,然而3 月 20 日,她卻突然接到社會工作專業的通知,3 月 29 日必須交論文初稿," 我當時就慌了,因為我還沒找人採訪。" 潘晨的論文題目是《社工機構的媒介運用》,於是她趕緊找到之前在社工機構實習的同學,拜託他們幫忙聯繫採訪對象。

踏入四月,高校應屆畢業生迎來了春季校園招聘的高峰期。

2020 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 874 萬,比去年增加 40 萬,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不少用人單位招聘計劃推遲或縮減招聘人數。

除了這條熙熙攘攘的尋工大道,一些畢業生開始創業,他們奔波於研究項目,希望能創造出一條新的道路。而另一邊,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不少準備出國讀研的畢業生陷入尷尬的境地,由於國外學校沒有準確的開學通知,他們只能繼續等待和觀望,優先選擇就業。

無論每個應屆畢業生如何選擇,毋庸置疑的是,今年於他們而言,將是充滿艱難和挑戰的一年。為此,記者採訪了幾位深圳應屆大學畢業生代表,講述時代洪流之下,他們為夢想努力拚搏的故事。

面對畢設和找工作的雙重挑戰

潘晨是深圳大學的大四學生,雙修社會工作和新聞專業,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她對於畢業論文的計劃。

本打算過完年回校寫論文的潘晨,由於受疫情影響,無法返校,導致寫論文所需的採訪也一直沒法進行。原以為疫情會讓學校延長交論文的期限,然而 3 月 20 日,她卻突然接到社會工作專業的通知,3 月 29 日必須交論文初稿," 我當時就慌了,因為我還沒找人採訪。" 潘晨的論文題目是《社工機構的媒介運用》,於是她趕緊找到之前在社工機構實習的同學,拜託他們幫忙聯繫採訪對象。

然而願意接受採訪人不多,而且線上採訪效率較低,所以整體的效果和潘晨理想中有些出入。" 但是也沒辦法,只能盡力去寫。" 加上資料收集等其他工作,潘晨用了不到 10 天的時間寫完了這篇畢業論文。

在完成雙修的社工專業論文的同時,新聞專業的畢業設計也在等著潘晨解決。潘晨的畢業設計採用小組合作完成專題報導的形式,她負責寫 3000 多字的主稿部分。在放假之前,小組已經採訪了幾十個人,但覺得還不夠,本打算提前回學校採訪,結果沒採訪成。" 現在不太方便補采,新的採訪對象也很難找到。" 無奈之下,潘晨只能根據現有的內容去寫稿,從已有的訪談內容中找到最需要的部分。

為了彌補採訪的不足,潘晨和組員們不得不想辦法在別的方向上去突破,寫稿時,她花了一大半的時間在收集整理資料上,以此充實內容。" 雖然畢設質量受到了一定影響,但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按時完成,並且把主要內容交代清楚,也足夠了,而且我們真的盡力了。" 她說。

除了完成學校的學業,潘晨還要面對找工作的挑戰。今年春招,許多企業都採用 " 雲招聘 " 的方式選擇合適的求職者,潘晨也參加了好幾場線上視頻面試。

▲潘晨收到的面試通知

在某一次面試前,用人企業提前用微信小程序自動設置好時間,應聘者只需按照規定的時間進入小程序進行面試即可。然而,潘晨進入程序之後,頁面卻一直顯示面試官未到場,過了一會兒,程序自動顯示面試結束。" 我當時挺慌的,還和我同學開玩笑說這是委婉的拒絕。" 潘晨說,所幸對方發現了這個問題,又重新給她安排了一次面試。

儘管如此,相比線上面試,潘晨還是更喜歡線下面對面的交流," 隔著螢幕再加上有時候網絡延遲,會有放不開的感覺。"

對於未來的就職方向,潘晨希望能夠找到和專業相關的工作。如今,她已經向房地產、媒體、還有網際網路公司投遞了簡歷。自稱 " 比較佛系 " 的她並沒有瘋狂海投," 看到合適的就去投一個簡歷試試看。"

出國留學變成遙遙無期的等待

2019 年的冬天,深圳大學微電子工程專業大四學生林子昊收到了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一年的準備終於等來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他充滿了喜悅。

▲林子昊收到來自南安普頓大學的 offer

然而,誰也沒想到,春節過後,這個圓滿的句號變成了沒有期限的省略號。

從大三開始,林子昊便計劃到國外讀研究生,經過一年的努力準備,在去年 11 月,他成功收到來自心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

今年 1 月份,國內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因擔憂出國計劃受影響,林子昊提早進行出國準備,通過當地房屋中介在英國租好了房子。就在他感覺一切塵埃落定之時,英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開始愈演愈烈。

為應對疫情,南安普頓大學將語言班改成網課形式,在國內的同學可以通過網課完成語言班學習。學校原定於 9 月開學,如今也處於觀望狀態,尚未發布正式學習課程的相關通知。

▲南安普頓大學關於語言課改為線上課程的通知

林子昊希望學校能在學生交學費押金期限之前出台正課政策,如果學校將課程改為網課,學費應當相應減少,彌補學生無法接受實地教學的損失。他表示,如果學校不允許延遲入學,英國疫情到 9 月也還沒能控制住的話,他也許會放棄出國讀書的念頭。如果學校允許推遲入學,林子昊會先在國內找實習,並重新制定今年的計劃。

除了應屆畢業生,許多想出國的大三學生也受到了影響。由於申請英國學校需要提供雅思成績,不少學生提前一年開始考雅思。原定於今年 3 月的雅思考試受疫情影響而取消,官方也沒有通知重新舉辦的時間,不少想考雅思的同學只能等待,一有通知就馬上搶考位。

林子昊最近一直在家忙著修改論文,論文是研究 RFID(射頻識別)技術在智能交通上的應用,分析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深圳大學的畢業生一般是 4 月底進行畢業論文答辯,6 月份畢業。今年受疫情影響,畢業生們暫時無法進行線下答辯,林子昊和同學們也還在等學校通知,看畢業論文答辯以何種方式進行。

" 希望疫情能控制住,我能如期踏上英國求學之路。但如果無法出國,我也會做好另外的規劃。" 對於未來,林子昊一邊抱有希望的等待,一邊開始找工作。

疫情中的年輕創業者:研發免洗洗手液

和大多數同學不同,從香港科技大學碩士畢業的郭恬子沒有選擇較為安定的上班族生活,而是走上了一條更加具有挑戰性的創業之路。

去年 5 月,結束了碩士論文答辯,郭恬子飛去國外畢業旅行。在旅行的第二天,她接到本科南方科技大學導師孫大陟的電話," 他說手上有一個項目,剛好缺一個人來運營管理,便邀請我加入。當時我挺驚訝的,沒想到時隔一年,孫老師還記得我。" 掛下電話後,郭恬子仔細調研了一番,深思熟慮後,她決定回到深圳,加入這個項目。

事實上,這個項目是南方科技大學和浙江省台州市政府戰略合作的首批項目之一," 戰略合作的目的就是想孵化出幾個不錯的科創公司。" 她說。去年 10 月,這個項目便孵化成為一家公司——水灣科技有限公司,郭恬子成為公司的法人。公司的主線產品 " 凈水組垢材料 " 也因此獲得了兩百萬的課題專項研發經費。

▲郭恬子和她的創業團隊合影

郭恬子介紹,公司專注於健康阻垢新材料、凈水濾芯、複合過濾技術、集研發、生產、銷售一體化的新一代科技創新企業,依託南科大國際化高水平的研發平台與創新型科技成果轉化平台,採用科研與產業深度融合、並行發展的創新合作模式,將實驗室的科研成果進行產品化、商品化、再產業化。

最近郭恬子的公司研製了一款免洗洗手液,目前已經投入市場。郭恬子公司的資金收納主要來自政府和一些高校的科創基金投資會,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公司的資金鍊受到一定影響,因此她們推出了 " 助灣計劃 ",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做一些洗手液這樣的小產品發展 " 支流 ",並將支路產品所獲利潤投入到 " 幹流 " ——阻垢材料的研發當中。

▲水灣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師在做實驗

郭恬子表示,除了解決一部分公司資金困境這個原因,想要研發洗手液其實也是因為受到老師、學校以及自身經歷的影響。郭恬子的本科就讀於南科大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在這次疫情中,學校積極採取抗疫行動,她的本科導師孫大陟老師為了研發一個抗疫的產品將近有十多天沒怎麼睡覺,這些事讓她深受鼓舞。" 所以當時我在想,我作為南科大的學生,作為孫老師的學生,我覺得我也應該做點什麼。"

事實上,郭恬子在香港科技大學讀碩士的時候就萌生了做洗手液產品的想法。在香港讀書時,她發現不管是走在大街小巷,許多人的背包上都會掛一個可攜式免洗洗手液。於是在今年三月初,她便和孫大陟以及另一位工程師一起組建了產品研發團隊," 打算自己做一個洗手液產品試試看,也是想呼籲大家平時多多注意個人的健康衛生,然後避免一些細菌的交叉感染。"

在郭恬子創業的過程中,也獲得了許多幫助。洗手液前期研發時,孫大陟向她引薦了王兆凱院士,他是硅藻殼技術領域的專家。郭恬子和王兆凱合作,為洗手液添加了能夠有效滅菌的硅藻提取物,提升科技含量的同時也形成自己的產品特色。為了能夠完成部分檢測涉及到的細菌實驗,郭恬子還曾向母校南方科技大學申請使用細胞房以及教學實驗室,學校很支持她的項目,特批給她實驗室權限。

目前郭恬子的公司主要負責產品研發和檢測,生產交由其他工廠代做。關於市場銷售,她計劃走定製化路線," 雖然我們現在有產品銷售連結,但其實零售並不是我們的一個主攻方向。我們的市場主要還是在這個定製化這一塊,就是根據不同公司的需求在瓶身、標籤上面做一些設計,來體現他們公司的特點。"

創業就如同在未知的海域航行,並非一直一帆風順。

在創建水灣科技有限公司之前,她還建立過一個公司,不過後來沒能保留下來," 我總結做不下去的一個原因就在於我太過自信,反而忽視了生產這個環節。" 在此基礎上,她吸取失敗的經驗教訓,在商業模式上面不斷的去摸索、學習。

新冠肺炎疫情讓 2020 年變成更為嚴峻的資本寒冬,作為剛成立不久的科創企業,水灣科技有限公司亦面臨著現金流的挑戰,但郭恬子依然在努力尋找希望," 我始終相信危與機並存,這次危機讓我們發現新的商機——免洗洗手液,這或許能成為公司本年度快速實現營收並自我造血的最大功臣,但同時,我們還是會堅持不懈延續凈水阻垢項目。"

(應受訪者要求,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深圳晚報記者唐文雋 實習生 左丹卉 羅嘉慧 責編 成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