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送文成公主吐蕃和親,兩國和平,為何之後公主卻成為犧牲品

資深人士說文史 發佈 2020-04-18T10:50:57+00:00

文物就是會說話的歷史,也是歷史的見證,隱藏著塵封已久的歷史故事,歷史上的人物,誰留下的文物最多,或者與其有關的文物多,說明他(她)的貢獻和影響力最大;拉薩的大昭寺,小昭寺,贊布林卡,布達拉宮,都與一個共同的名字聯繫在一起,那就是大唐帝國的文成公主;她為唐朝和吐蕃的和平做出重大貢獻

文物就是會說話的歷史,也是歷史的見證,隱藏著塵封已久的歷史故事,歷史上的人物,誰留下的文物最多,或者與其有關的文物多,說明他(她)的貢獻和影響力最大;拉薩的大昭寺,小昭寺,贊布林卡,布達拉宮,都與一個共同的名字聯繫在一起,那就是大唐帝國的文成公主;她為唐朝和吐蕃的和平做出重大貢獻。

談到吐蕃,起源於7世紀青藏高原,也就是貞觀七年開始統一西藏,但這個時候的吐蕃王國國家實力並不強悍,根本沒辦法和東邊的巨無霸唐朝比較,直到後來因為唐朝與蒙古十八部的僵持戰爭中,吐蕃抓住時機不斷的發展並且強大起來,於是繼蒙古威脅之後,唐王朝的西方出現了一個重大威脅——吐蕃。

唐王朝,這時候是偉大的君主李世民在掌握江山,李世民也想征服吐蕃,可是唐軍一到吐蕃境內各種水土不服、高原反應就出現了,軍隊無法打到他們本土,再加上吐蕃地勢非常的高,唐軍根本打不進去,而吐蕃呢?反正打不過就逃回來,打得過就去打,於是吐蕃不斷地騷擾唐朝,逼得唐朝沒一點辦法。

唐朝、吐蕃和親公主,文成公主

到了後來呢?唐王朝為了解決這個西邊不穩定因素,就開始和吐蕃交好,並且每一任吐蕃領導人新上任,就可以得到唐朝王室的公主,這就是和親政策;和親這種外交手段早在漢朝就流行,通過送漢族美女來穩住異族首領,達到和平安穩的目的,所以,唐王朝也不惜下嫁公主給當時的吐蕃統治者。

貞觀八年的時候,唐太宗成功地和吐蕃達成聯合協議,唐王室派出公主去和親,而第一個和親公主,就是著名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是李道宗的閨女,而當時的吐蕃松贊干布看到文成公主是非常地喜歡的,直接給文成公主建造一個宮殿供她居住。

文成公主在後宮爭鬥中,脫穎而出

雖然歷史上講,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關係特別的好;但真正歷史上,文成公主一到吐蕃就受到了吐蕃貴族和王宮妃子們集體歧視和冷落,更是多的是排擠她;而文成公主是什麼人?皇家教育出來的人精,吐蕃這些蠻夷的心機,怎麼可能斗得過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使出渾身解數把松贊干布治的服服帖帖,松贊干布甚至多年來一直獨寵她。(其實這也可能和松贊干布的審美有關係,畢竟天天看到的都是西藏灰土的美女,早看膩了。)文成公主水嫩嫩的臉蛋,甚至讓松贊干布很久不上朝。

搞定了統治者這個目標後,文成公主開始玩起了宮斗,並且成功的扳倒了一些強硬派貴族和妃子,而一些比較權勢、並且開明的貴族和妃子,文成公主就主動討好他們,花了很多金銀珠寶,才將他們綁到自己這隻船上。

一系列操作後,文成公主在吐蕃管理階層有了話語權,文成公主在世這段時期,吐蕃和唐朝幾乎沒有戰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文成公主的功勞;那麼解決了上層階級的問題,文成公主作為一個大唐公主手腕不僅如此,接下來就是對待下層百姓。

文成公主帶了很多先進的技術,大批工匠,農業用的種子和種植技巧,自己手把手地教百姓們如何種植,這一下子百姓也給搞定了,也因此文成公主獲得上下一致的擁護;所以,大家千萬別覺得文成公主去吐蕃就是去享福的,並不是!而是利用自己的智慧來幫助大唐的。 文成公主對吐蕃和大唐的關係影響很大。

吐蕃與唐朝的關係

總的來說,吐蕃和唐朝和平時期、作戰時期,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與文成公主有關,也與唐朝的解決邊境衝突所採用的策略和具體方法有關,這三種方法分別是和親、會盟和戰爭;其中和親也是唐朝廷處理吐蕃問題的重要手段,可以維護社會安定,減少戰亂,節省軍費開支,和親最成功的典型案例當數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我們繼續往下了解。

第一階段,松贊干布時期,因為唐朝公主和親,文成公主利用自己高超的智慧為唐朝帶來了幾十年的和平,並且那時候的吐蕃還成了唐王朝的堅實盟友,唐朝的商隊在河西走廊被劫掠也是吐蕃幫助搞定叛賊,並且還大力和唐朝通商,使得許多吐蕃東西都流通到唐朝,使得貞觀年間的長安非常繁華。

唐蕃和親對雙發都帶來了巨大的好處,唐王朝西部邊境穩定,贏得了發展的好時機,還能騰出手來對付其他遊牧民族;而吐蕃獲得的利益更大,在經濟、文化、政治上都獲利頗豐,文成公主帶去了大量的農作物種子,促進吐蕃農業發展;帶去的大量工匠等技術人才,促進吐蕃手工業發展,同時將唐朝的耕作方法,紡織刺繡,建築技術等科學技術進行推廣;文化上,雙方進行典章制度,精神文化,文學著作等交流,使得吐蕃在各個領域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其實,唐王朝之所以同意和親,是以和親為手段,在建立和好同盟的基礎上,達到停息戰亂的目的;文成公主之前,吐蕃向唐朝廷請婚未果,那是唐王朝對吐蕃缺乏了解,認為不會對邊境造成太大的威脅,當松贊干布展示出強大的軍事力量後,唐太宗為了西部邊陲的穩定,同意與吐蕃和親修好;而對於吐蕃來說,和親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唐王朝的支持,緩解吐蕃內部爭權鬥爭。

第二階段,松贊干布、文成公主相繼去世後

因為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去世,新上任的吐蕃統治者開始掀起唐吐戰爭,在這段時期唐王朝和吐蕃一直是戰戰和和,無休無止。雖說也陸續有公主和親下嫁(例如金城公主),但後來的公主沒有一個有文成公主那樣的智慧,並且後來的統治者也不是松贊干布,這導致唐朝公主到了吐蕃並沒有得到尊重和社會地位,反而成為了犧牲品。

從亨元年開始,一直到開元元年,這段時期處於唐朝和吐蕃邊打邊和的時期,彼此誰都占不到多少便宜,就處於一種戰爭和和平互相僵持的階段;吐蕃王國為了讓國家走出來,不斷的對外擴張,而唐王朝為了守護土地,不斷地和侵略者作戰,這期間軍隊互有傷亡,不過導致唐軍犧牲最多的因素是水土不服、高原反應而病死的。

文成公主去世後,唐朝與吐蕃關係發生巨大變化,唐朝對吐蕃政策從和親到合盟,其原因如下,文成公主去世時正好趕上唐朝朝廷內部不穩,周邊的少數民族政權都趁機發難,與此相反,吐蕃正處於實力上升期,垂涎唐朝豐富的資源,對戰爭起到激化作用;吐蕃與唐朝多次戰爭中,互有勝負,誰也占不到便宜,既要和平,又要解決劃定邊界問題,雙方都能接受的合盟策略應運而生。

第三階段 吐蕃瓦解,唐朝獲勝

隨著時代不斷的變化,吐蕃和唐朝,你和我都占不到便宜,這下可好了,活活把吐蕃給耗分裂了,吐蕃占據的河隴地區被唐軍給收復了,隨著吐蕃內亂、沙洲起義、吐蕃奴隸起義等內亂開始,吐蕃就不斷的開始分裂、內戰。

當吐蕃處於衰落時期,而唐軍就撿便宜不斷收復了大片土地,把吐蕃好土地都給占了,剩下的高原地區,唐王朝也撿著幾個環境好點的地區給占了,到了後來吐蕃就分裂瓦解了,再也沒有吐蕃這個國家,只留下一大堆西藏地區的民族和部落。不過這時期的唐王朝遭遇也好不到哪裡去,各種起義和分裂,最終唐王朝被分裂成為了五代十國,也宣告了唐王朝徹底落幕,而五代十國的歷史開始揭開;後來的唐軍占據的吐蕃地區被五代十國的一些國家給繼承了。

小結

總之,松贊干布期間,唐朝與吐蕃建立舅甥關係,雙方和平相處,互不侵犯,當松贊干布死後,兩方時戰時和,邊境衝突不斷,唐王朝對吐蕃交替採用採取和親、會盟以及軍事等手段,雙方時戰時和,當吐蕃瓦解後,唐王朝乘機占領吐蕃土地,臣服其部落,此後,唐王朝崩潰被五代十國取代。


不得不說,吐蕃和唐王朝的戰和歷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歷史,唐王朝一直努力在外交和軍事上雙重加壓給吐蕃,而吐蕃也不斷為生存接受和反抗,彼此之間無法真正達到真正的團結和融合。

只能說雙方利益關係,而吐蕃和唐王朝的歷史也是息息相關,兩個國家存在時間差不多長,也差不多是一個時期被分裂瓦解,本以為撿便宜的唐朝殊不知,一場分裂風波也在內部醞釀,安史之亂後,唐王朝盛極而衰,最終被節度使所分割,所以唐王朝的命運其實和吐蕃差不多,只不過兩個國家領土不同、民族不同、制度不同而已。

講完了歷史,我們再回到文物的本身,它不僅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還是文明傳承的載體;《國家寶藏:100件文物講述中華文明史》這本書,精選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重量級博物院,精品文物100件;是集趣味性,知識性,歷史性於一體的普讀物叢書,社會各個年齡段的讀者閱讀。#我是鑒書官#

市場價格128元,折扣後98元,現在頭條讀者只要49元,可以說很超值了,注意是精裝版的,值得珍藏;之前的1.6萬冊都賣沒了,現在又新進一批,數量不多,庫存快沒了。請點擊下面的連結購買:


參考文獻:《資治通鑑》、《新唐書》、《舊唐書》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