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執政聯盟在國會選舉中獲五分之三議席,文在寅未來施政將更加順暢

文匯網 發佈 2020-04-18T15:27:08+00:00

|新華社韓國第21屆國會選舉結果於4月16日清晨揭曉,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在全體國會議席300席中斬獲163個席次,贏得大勝,這也是共同民主黨時隔16年來再次獲取國會過半席次。與之相反,最大在野黨未來統合黨僅占84席,黨首黃教安即日宣告引咎辭職。此外,屬於執政黨陣營即進步陣營的共同市

4月15日,在韓國首爾一處計票站,工作人員整理選票。|新華社

韓國第21屆國會選舉結果於4月16日清晨揭曉,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在全體國會議席300席中斬獲163個席次,贏得大勝,這也是共同民主黨時隔16年來再次獲取國會過半席次。

與之相反,最大在野黨未來統合黨僅占84席,黨首黃教安即日宣告引咎辭職。此外,屬於執政黨陣營即進步陣營的共同市民黨斬獲17席,屬於在野黨陣營即保守陣營的未來韓國黨獲得19席。由此,韓國執政黨與共同市民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占有國會180席,高占國會全部席次的五分之三,今後能夠在除修憲外的其他立法活動方面具有較大權力。

實際上,此次韓國國會大選一直備受外界關注,因為文在寅政府與執政黨在大選前一直面臨著國內外雙重壓力,內有經濟改革不順、就業日趨嚴峻、產業升級艱難等問題,外有朝韓商談停擺、日韓貿易摩擦等困境,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巨大變數,選情並不十分樂觀。

但結果卻是,共同民主黨迎難而上穩住了局面,繼贏得上屆國會選舉、2017年總統選舉和2018年地方選舉之後,再次取得全國範圍選舉的四連勝。可以說,此次選舉結果乃是「變中不變」,即疫情變數未對選情造成根本性影響。

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自韓國前總統朴槿惠因閨蜜干政、貪污受賄、「世越」號事件應對不力等多項問題下台之後,保守陣營遭受巨大打擊,最大在野黨未來統合黨也一直未能重整旗鼓、東山再起,而韓國民眾對於未來統合黨的糟糕印象也沒有得以根本改觀。

其次,韓國世代鴻溝繼續撕裂,年輕及部分中間選民普遍偏向於以共同民主黨為首的進步陣營,對於傳統政治、財閥經濟、保守文化十分反感,期望以選票改變韓國政治、社會生態,從而改善自身生活現狀。從選舉結果來看,以未來統合黨為首的保守勢力基本丟失了新興年輕選民與中間選民的支持,只與其支持者抱團取暖。

4月15日,在韓國首爾一個投票站外,選民排隊進入投票點。| 新華社

第三,「疫情」變數下,執政黨呼籲「共克國難」,獲得了大多數民眾的贊同。隨後文在寅政府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抗疫成果,其抗疫經驗贏得了國內外好評。

與此相反,在野勢力只顧抨擊執政黨,卻並未找到有效的攻擊點,在韓國抗疫大局中表現欠佳。許多保守勢力的支持者常常不顧疫情傳播風險與政府善意勸告,輪番多次上街聚集舉行示威與拉票等政治活動,大大傷害了保守陣營在民眾心目中的觀感。

第四,以往保守陣營主打「經濟牌」與「朝鮮牌」,而在此次選舉中,這兩張主牌並未發揮明顯作用。

年輕選民與中間選民已不再相信保守陣營的「經濟」牌,過去朴正熙時代乃至漢江奇蹟下的韓國經濟發展模式,不僅很難吸引韓國新生代選民,其發展模式所暴露出來的貧富懸殊、財閥壟斷、政治貪腐等問題更是為大部分民眾所深惡痛絕。

而疫情期間朝韓雙方各自都集中關注本國防疫事務,朝鮮方面並未有針對韓國的強烈動作,保守陣營打出的「朝鮮牌」難以說服中間選民。由於「朝鮮牌」的使用沒有可靠著力點,保守陣營要靠煽動保守主義與民族情緒,就不得不劍走偏鋒,不惜在選前大肆抨擊中國。結果事與願違,保守陣營遭到了中韓兩國政府與大多數民眾的反對,中韓雙方頂住壓力,多次進行抗疫合作、分享醫療經驗、互捐互助,以實際行動證明了兩國「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誼。

可以明確的是,在國會絕對多數的執政黨護航下,文在寅政府的施政將更加順暢,包括新的抗疫預算、經濟刺激計劃等都極有可能在國會審議下順利通過,為舒緩當前疫情對韓國經濟、社會所造成的衝擊提供助力。

更重要的是,此次大選結果預示著2022年韓國總統極有可能繼續出自共同民主黨,文在寅政府所秉持的相關戰略路線將長期得以延續,而對於中國來講,這也是朝鮮半島和平進程在未來能夠得以積極推動的重要信號。

同時,文在寅政府規劃的新南方政策與新北方政策極有可能需要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進行長期協作,這將對於兩國深化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起到積極作用。

作者:喻顯龍(作者系上海外國語大學全球文明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