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狩獵》:我大美利堅自有國情在此

銀幕篩查機 發佈 2020-04-17T18:07:20+00:00

而從政治傾向上看,Indiewire、美國好萊塢新聞前線是左派,《時代周刊》、《華爾街日報》是中間派,《每日郵報》是中右派,福克斯新聞是極右派——能把它們全得罪,也是一件怪不容易的事情。

引言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注意到《狩獵》這部電影,它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著實火了一陣子。

它講述的是,幾個美國社會精英把一群底層普通人綁架到一處「獵場」,發給他們槍枝彈藥,並手持各種武器對他們展開獵殺。

本片的主創陣容相當強大,導演克雷格·卓貝(Craig Zobel)參與執導了《西部世界》《美國眾神》《守望塵世》等一票經典美劇。

這部電影原定在2019年9月27日北美上映,但在8月10日,就被川普一頓罵:「自由派好萊塢是最高級別的種族主義者,充滿憤怒與仇恨!他們喜歡稱自己為『精英』,但他們不是精英。事實上,經常是他們強烈反對的人才是精英。這部即將上映的電影是用來煽動和引發混亂的。他們製造了他們自己的暴力,然後試圖甩鍋別人。他們是真正的種族主義者,對我們的國家非常有害!」

還有多路媒體,也火力全開一通罵。

電影媒體Indiewire說它「危險」(dangerous);

美國好萊塢新聞前線(Deadline)說它是「我們國家的不安定因素」(a disturbance to our country)

《時代周刊》(Time)說它「不合時宜」(not appropriate);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說它「有意在全國煽動分裂」(designed to stoke division in the country);

《每日郵報》(Daily Mail)說它「別有用心而非固執己見」(exploitative rather than opinionated);

福克斯新聞(Fox News)更狠,說它「展現了好萊塢本質就是精神錯亂和邪惡」(shows Hollywood for what it really is demented and evil)。

可以說,這些評論,已經從「論事」,轉向了「誅心」。特別是福克斯新聞,一如既往地罵出了風格,罵出了水平。

而從政治傾向上看,Indiewire、美國好萊塢新聞前線是左派,《時代周刊》、《華爾街日報》是中間派,《每日郵報》是中右派,福克斯新聞是極右派——能把它們全得罪,也是一件怪不容易的事情。

隨後這部電影就宣布撤檔,但不是被罵走的,分析稱應該是與當時美國發生的兩次大型槍擊案有關。

今年3月13日,本片終於上映,它甚至換了新海報,把各家花式辱罵都印在了新海報上。不得不說,這波造勢,實在不是花錢能買來的。

但結局你們應該也能猜到,本片上映一周美國就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影院關閉,本片在全球剛拿了650萬美元票房就不得不趕快轉戰流媒體。

如此命運多舛的一部電影,戲裡戲外都充滿了美利堅特色的魔幻現實主義。它講了什麼,又為什麼挨罵呢?

我們從頭說起。

一、它講了什麼:當「白左」遇上「紅脖」

電影在一開始,只為觀眾呈現了一種「獵人」與「獵物」的對立,而沒有做過多的背景交代。這就在血腥之餘帶來了一絲懸疑:「獵人」和「獵物」都是怎麼來的,又為何會針鋒相對呢?

電影沒有給觀眾時間去做更多思考,因為當務之急是獵物的生存。一個看上去是女主的角色出現了——恰好,她是由艾瑪·羅伯茨(Emma Roberts)扮演的,而她的姑姑就是大名鼎鼎的「大嘴美女」朱莉婭·羅伯茨(Julia Roberts)。

哪料到她剛跟一個看上去是男主的傢伙來了點兒電,就被一槍爆頭,退出了遊戲。本片的非主流氣質在這裡就顯露出來了。

剩下的獵物的表現也都非常蠢,直到真正的女主克里斯蒂(Crystal)出現。

順便一說,她由大器晚成的貝蒂·吉爾平(Betty Gilpin)扮演。這位女神是典型的氣質白人美女長相,類似烏瑪·瑟曼(Uma Thurman)、傑西卡·查斯坦(Jessica Chastain)、麗貝卡·弗格森(Rebecca Ferguson)、朱迪·科默(Jodie Comer)等等。

隨著這位被獵人們稱為「雪球」(Snowball)的眼神凌厲、身手敏捷的大女主的歷險深入,獵人與獵物背後的故事逐漸呈現在觀眾眼前。

原來,「獵人」是一夥自命不凡的社會精英,一次在私人社交群里開玩笑說想虐殺「下等人」(deplorables),結果被黑客捅了出去,引發了下等人中最具攻擊力的一幫人——鍵盤俠——的圍攻。鍵盤俠們捕風捉影地編織了一套精英虐殺窮人的陰謀論,廣大「下等人」信以為真,一時輿情洶洶。迫於政治正確壓力,這幾個惹事的精英所在公司把他們開除了各自的職務。於是身敗名裂的他們遷怒於這些捕風捉影什麼亂七八糟都信的下等人,選了最突出的一批鍵盤俠作為「獵物」展開虐殺。

說我們殺人?便成全你們!

然而這些精英平日裡養尊處優,動手能力屬實不行,在抓人時搞錯了一個,誤把我們的女主克里斯蒂抓進來了——她是一位阿富汗戰爭老兵,也是本片中唯一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這也就註定了精英的滅亡。

這樣「獵人」和「獵物」的身份就很清晰了,對立的原因也很明確:階級矛盾。

但這個矛盾已經不是過去那種赤裸裸的勞資矛盾了,它變得更隱秘、更現代,甚至可以說更文明。

獵手精英們所代表的政治傾向,就是中國網絡上流行的所謂「白左」。當然這麼叫不太好,如果更政治正確一些,應該叫他們「退步左派」(regressive left)。他們政治上追求平等,但認為自己高人一等;文化上堅持多元化,但仇視堅持一元化的文化。雙重標準、又當又立,說的就是他們。

而獵物鍵盤俠們都是按照「紅脖」來刻畫的,其政治傾向都是地地道道的極右(所以也被叫「白右」),政治上堅持極端民族主義;文化上堅持單一基督教信仰,所以特別特別反科反智。

前者覺得後者蠢,後者覺得前者壞,話不投機半句多,有打字噴人那閒工夫不如真刀真槍拼個你死我活。

所以這個血腥的狩獵場,本質上就是當下美國的輿論場。而電影還借著克里斯蒂這個旁觀者的視角,興致勃勃地親自下場當裁判:你道他蠢,他講你壞,現在我宣布——你們說得都對。

你們這些滿嘴仁義道德的精英就是一群偽君子;你們這些學都沒上過的大老粗就是一群白痴。都死吧。

本片毫不留情地向所有勢力開火,那自然不為各方勢力所容。

二、它為什麼挨罵:扒下了皇帝的新衣

《狩獵》把在美國不能明說的政治大實話說了出來,就像《皇帝的新衣》中的小孩大聲聲稱皇帝光著腚根子。我大美利堅不要面子的?

所以川普率先開火,畢竟他的選民在電影中可是像豬一樣被獵殺,又蠢得像豬一樣啊,是可忍孰不可忍?其他左右各派媒體也紛紛自行對號入座,惱怒地捍衛自己最後的尊嚴。即使是那些並不在本片攻擊範圍內的人,也會覺得本片「煽動了分裂」。

只不過,也許,在「煽動」以前,那些分裂就已經在那裡了。本片除了展現這兩撥人在一般政治意義上的左右分裂,還展現了他們在一系列美利堅特色政治話題上的分裂:槍枝管控、全球變暖、政治正確(包括但不限於移民、性取向、墮胎)等等。有批評說,這些都是泛泛而談,不夠深入。但實際上,本片只是拿這些話題來諷刺挖苦做笑料,並不打算深入探討。比如其中一個精英一定要糾正自己的同伴不能說「黑人」(black people)而要說「非裔美國人」(African Americans),其對政治正確的執念可見一斑。

在本片看來,這些亂鬨鬨的討論都是細枝末節;如果像有些評論說的那樣挨個深入探討,那才是捨本逐末。那什麼是「本」呢?電影中後段借旁觀者克里斯蒂之口講了一個「龜兔賽跑」新編:龜兔賽跑,兔子驕縱,烏龜堅持,最終烏龜贏了兔子——結果晚上兔子扛著大錘把烏龜一家老小殺了個精光。

因為兔子總是贏。

這才是分裂美國的罪魁禍首:兔子總是贏。其他問題都是由此衍生出來的。例如移民問題:精英的公司需要廉價勞動力,當然不在意國家湧入多少移民,自然以一種「多元化」的姿態來迎接便宜的移民;而「下等人」被搶走了工作,又沒有救濟,自然要高舉種族主義大旗。

所以這個「移民問題」歸根到底是,精英總是精英,下等人總是下等人,而且精英拿得總比下等人多。

這就是所謂的「兔子總是贏」。

到這裡,《狩獵》已經變成了一部典型的「定體問」式作品,這是公然質疑美利堅制度優越性,喪失了制度自信啊,也怨不得從左到右人人得而誅之。

三、路在何方

電影已經把問題提出來了,那麼就沒有什麼出路嗎?

從個人的角度說,是有的。畢竟在電影結尾,女主克里斯蒂擊殺了所有精英,而鍵盤俠們也死了個精光,所以她堂而皇之地成為新的精英。

但大前提是,這些精英要足夠愚蠢:他們抓錯了人,這是第一個錯誤;還有一個錯誤相對隱晦一些:還記得他們稱克里斯蒂為「雪球」嗎?在電影後期,克里斯蒂問他們的女老大:「為什麼叫我雪球?」

女老大得意洋洋地說:「這是喬治·歐威爾的《動物莊園》里的,是一隻豬。」

克里斯蒂糾正道:「但是雪球是一個理想主義者,遭其他豬嫉恨,被其他豬造謠。(以你的角度看)你才應該是雪球。」

女老大瞠目結舌,呆問道:「你也讀《動物莊園》嗎?」

這就是精英們犯下的最大錯誤:他們不了解其他階級,甚至更不了解自己。他們沾沾自喜地舞文弄墨,結果稀里糊塗地把政權合法性(也就是「雪球」的名號)都交了出去,這就預示了他們的滅亡。

而在個人這邊,首先,你要像克里斯蒂那樣智勇雙全,最好是一位戰爭老兵;其次,你要像克里斯蒂那樣善於把握機會,抓住對手失誤;最後,你要像克里斯蒂那樣,是主角。

但從制度的角度說呢?這個很難說。在電影結尾,那些本來為精英服務的人,又開始殷勤地為克里斯蒂鞍前馬後了。克里斯蒂享受了他們的服務,但也把精英剩下的好東西(比如魚子醬)與他們分享。

所以這是改變嗎?嗯……至少是個開始。

四、當非主流娛樂遇上非主流政治

最後我們來說說《狩獵》所代表的一種趨勢:非主流娛樂與非主流政治的結合。

《狩獵》屬於「大逃殺」題材,同類題材電影包括日本的《大逃殺》、青少年浪漫革命系列《飢餓遊戲》、美劇《殺無赦》、「哈利·波特」的第N次自毀式轉型作品《腰間持槍》,還有不管怎麼被罵都能一直出續集甚至變成宇宙的《人類清除計劃》。

這類題材的核心是血腥、暴力,根本目的就是讓觀眾爽。這其實是非常非主流、也有點上不了台面的。而且這對情節設計也提出了挑戰,因為從邏輯上講現代人不會隨便就大開殺戒。

所以這些電影無一例外地都或多或少從政治上做文章,有時會設計一些非主流的政治背景,以便創造出一個使這樣的殺戮成為可能的故事環境。

這樣,本來是依賴血腥的非主流娛樂,就既偶然又必然地與非主流政治結合在了一起。這種結合在「大逃殺」故事中非常常見。這麼做在本片中還有額外一個優勢:由於獵人獵物都不是什麼好東西,你很難對他們共情,所以享受起殺戮來就毫無心理負擔。

而美國主流娛樂電影當然碰都不會碰這些政治觀點,得罪了所有人對生意可不好。

儘管美國主流娛樂電影的政治觀點不會這麼非主流,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年來它們也在肉眼可見地飛速政治化。看看奧斯卡獎就知道了:2014年《為奴十二年》、2017年《月光男孩》、2018年《水形物語》、2019年《綠皮書》、2020年《寄生蟲》。再舉幾個例子:恐怖片《逃出絕命鎮》《我們》《隱形人》;推理片《利刃出鞘》,等等。所有上面提到的這些電影,都在討論或影射種族、階級、性取向、女權等政治話題。

只能說,這是一種美國內部裂痕加深趨勢下的一種文化上的反映;而《狩獵》,只不過是其中批評最為激烈的那麼一份子罷了。

結語

《狩獵》煽動了美國分裂嗎?套用電影中的一句被反覆使用的台詞:「也許是,也許沒。」

也許它的言語確實激烈,甚至帶有一定的冒犯性。

也許它第一次因槍擊案撤檔、第二次因新冠肺炎疫情下線,都在冥冥中印證,這是一部「不合時宜」的電影——亦或這本身就構成了一種諷刺?

也許,所有這些問題,都應該隱藏在政治正確的大旗下,永遠不被提起。

畢竟,我大美利堅自有國情在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