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中國哲學?上篇:哲學一詞的歧義性與範疇的詞源學解讀。

從哲學到思想 發佈 2020-04-20T20:11:15+00:00

「哲學」一詞即是「西洋貨」又是「東洋貨」。哲學,這兩個字的確是中文,而且古已有之。但就此名字來說,的確是一個舶來品。「哲學」二字翻譯自西文Philosophy,這是英語,源自拉丁語philosophia,最終源自古希臘語φιλοσοφα,可謂是地道的「西洋貨」。

「哲學」一詞即是「西洋貨」又是「東洋貨」。

哲學,這兩個字的確是中文,而且古已有之。但就此名字來說,的確是一個舶來品。「哲學」二字翻譯自西文Philosophy,這是英語,源自拉丁語philosophia,最終源自古希臘語φιλοσοφα,可謂是地道的「西洋貨」。但就是漢字「哲學」這個譯名,甚至也不是在我國土生土長的,雖然的確使用的是漢字。此譯名最初源自日本。在19世紀,當時有一位日本的啟蒙家,名叫西周(日語:西周/にし あまね Nishi Amane,1829年3月7日-1897年1月31日),首次在其著作中使用了「哲學」一詞,意在以此一詞指稱源自古希臘的西方哲學思想。所以,可以說就連「哲學」這個譯名也是個「東洋貨」。那麼「哲學」這個原型是西洋貨,又在東洋化身為漢字的詞語,又是何時被引入我國本土的呢?


將「哲學」一詞引入中國的晚清詩人。

事情發生在晚清,引介者是晚清的外交家、詩人黃遵憲(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黃遵憲,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歷任駐日本、英國參贊及舊金山、新加坡的總領事,可謂對西方文化頗有了解。尤其對日本了解甚深,著有《日本國志》,主張滿清要效法日本明治維新。所以,由他將這個日本人翻譯的「哲學」一詞引入中國也並不奇怪。此事發生的時間是在1896年左右,黃遵憲首次將「哲學」一詞介紹到中國。自此,中國學術中算是有了「哲學」一名。但問題是,在此「哲學」一詞傳入中國之前,我國是否已經就有了以此二字所指稱的學術思想呢?或者說,我國古代獨自發展出來的、那些豐富的學術思想是否也可以被冠以哲學之名呢?


兩派的紛爭。

這是一個敏感的問題,鬧不好是要起紛爭的!一派人可能會說:我國自古學術思想可謂源遠流長,上自伏羲仰觀俯察,始畫八卦,從堯舜禹心訣相傳,到孔子刪定六經,以仁一以貫之,直到後來的先秦諸子百家、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漢學,可謂一脈相承,從未間斷過,怎能如此自賤,罔誣先祖,竟說我國沒有哲學呢?但另一派深諳西哲的人可能會說:我國古代學術思想的確蔚為大觀,但這些與源自古希臘的西方哲學完全是兩回事,二者根本不同。稱之為學術思想可矣,幹嘛非得要將本來稱謂他們西方思想的名字冠到自家的頭上呢?


究竟誰是「不肖之徒」?

此種分歧並非出自杜撰,在學界或隱或顯地已經有所討論。孫周興先生寫過一篇文章,名字叫《超越之辯與中西哲學的差異——評安樂哲北大學術講演》,收錄在其著作集《後哲學的哲學問題》中。在此文中,作者主要討論了西方漢學家安樂哲(Roger T. Ames)對近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的批判,所依據的主要文本是安樂哲教授在北京大學的演講稿《和而不同:比較哲學與中西會通》。安樂哲不滿於牟宗三用西方的「超越」概念闡釋中國思想,認為這樣會產生誤解和曲解。我們這裡要關注的是,孫周興先生在此文中的一個注里提了這麼一件事:牟宗三曾把那些認為中國沒有哲學的人稱為「不肖之徒」、「敗類」。然後孫周興先生又以安樂哲的觀點「反唇相譏」道:像牟宗三這樣,把這個源自西方的「超越」概念強加於中國傳統文化之人反倒是「敗類」了。(參見《後哲學的哲學問題》,117頁,腳註①。)


「哲學」一詞的歧義性。

兩派之對立竟如此激烈!牟宗三先生對西方思想不可謂知之不深,而且是一位康德專家,曾經翻譯過康德的「三大批判」,雖然是從英文轉譯的。牟宗三先生在為了整理宋明理學所著的三大卷《心體與性體》和堪稱此書第四卷的《從陸象山到劉蕺山》中就以補救康德哲學的方式,提出了「道德的形上學」一說(此「的」字為形容詞,不同於康德的屬格用法)。而漢學家安樂哲則是一位深諳中國古代思想和語言的西方人,但卻堅決反對「歐洲中心主義」,主張以原本的意義來理解東方思想,而不是套用西方術語。那麼究竟誰對誰錯呢?我們在這裡無意於站隊,參加到這場激烈的辯論當中。也無意於並且也沒有能力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而只是嘗試著做一個「和事佬」,借著一個簡單的例子以使事情明朗些。其實,二者都沒錯,問題就在於「哲學」這個詞有點兒太含糊了。準確地說,就是「哲學」這個詞的歧義性,或說是「二義性」,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所謂「廣義的哲學」和「俠義的哲學」。「哲學」一詞即指一個範疇,又同時指稱著這個範疇的「填充物」。


「範疇」的詞源學。

這是什麼意思呢?讓我們先對「範疇」一詞做個詞源上的考察。範疇,此兩字取自《尚書•周書•洪範》中的「洪範九疇」一語。用以翻譯西方語言中的category一詞。category雖是英語,但像很多詞一樣,源自拉丁語categoria,最終源自古希臘語kategoria(此處用古希臘語的拉丁字母轉寫形式,以下涉及到古希臘語詞的皆仿此),有指控、控告等意思。其動詞形式為kategorein。這個動詞的原始意思是控告,引申為聲稱、斷言、命名等意思。此詞由兩部分組成,前綴kata,意思是向下,有時也有針對、通過、一起等意思。agoreuein的意思是當眾公開地演講、講話,源自agora,意思就是公眾的集會、集市。為了探明其中的意思,我們藉助哲學家海德格爾的解釋。海德格爾在其著作《尼采》「歐洲虛無主義」一章的第6節「作為範疇的最高價值」中對此詞有所闡釋。


海德格爾對「範疇」的解讀。

海德格爾認為,kata的意思是:自上而下地達到某物,也就是對某物的觀看。那麼kategorein的意思就是,在對某物的觀看中揭示某物、公開某物。而這種揭示與公開,是通過詞語進行的。而kategorein之所以有控告的意思,就是因為控告就是在公開的審判中,用稱呼、斷言、命名的方式,將被告者的某類過錯揭示、列舉出來。所以,海德格爾認為,kategoria前哲學的生活上的(也就是活生生的,尚未僵化的)意思就是「揭示性的稱呼」,或說是用言詞、命名的方式使某物公開出來。也就是說,能將某物外觀及其看起來如何的各個方面公開出來的詞語就是kategoria,即範疇。同一節的開始部分,海德格爾還提到了意思類同的兩個詞,Klasse和Sorte,它們都有等級、種類等意思。並且說,它們都用來標識一個區域,甚至更形象地說,一個抽屜。(參見商務印書館的《海德格爾文集》版《尼采》下卷,757頁,孫周興譯。)那麼「範疇填充物」又是什麼意思呢?這些又與「是否有中國哲學」有什麼關係呢?對於這些問題,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們將會藉助一個簡單的例子予以說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