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抗疫期間如何規避和治療便秘?高血壓患者應知曉四大措施

中國循環雜誌 發佈 2020-04-21T05:35:47+00:00

參考文獻[1]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學組,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功能性胃腸病協作組. 中國慢性便秘專家共識意見. 中華消化雜誌, 2019, 39. 中醫雜誌, 2017, 58: 1345-1350.[3]褚愛群, 鄭琳, 岑惠忠, 等. 上海金山區某社區高血壓患者便秘

眼下仍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國內局勢雖已扭轉,但不麻痹、不厭戰、不鬆勁仍是對每個人的基本要求。

高血壓患者作為新冠肺炎的高風險人群,更應該做好自我防護和隔離,堅持少出門,直至最後的勝利。

但長時間居家,很多高血壓患者出現了便秘或便秘加重。醫生應該對高血壓患者的便秘問題予以重視,指導患者預防和合理治療便秘。

什麼是便秘?

便秘是一種(組)症狀,表現為排便困難和(或)排便次數減少、糞便干硬。

排便困難包括排便費力、排出困難、排便不盡感、肛門直腸堵塞感、排便費時和需輔助排便。排便次數減少指每周排便少於3次[1]

正常理想的排便應該是一天1~2次,或者兩天1次,但不能單純以次數來給便秘下定義,排便時或之後無任何不適也是關鍵。

便秘發生與年齡和基礎疾病相關。我國老年人便秘患病率為18.1%[2];70歲以上人群慢性便秘的患病率達23%,80歲以上可達38%[1];一項調查顯示高血壓患者中便秘的患病率是16.1%[3],均顯著高於一般人群的8.2%[2]。同時,女性便秘率顯著高於男性。

疫情期間導致便秘的因素

1器質性便秘因素

首先,應該排除器質性便秘的各種因素,如腸道內腫瘤、炎症、既往腸道手術疤痕以及全身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系統疾病等。

雖然這類便秘占少數,但因某些疾病可能致命,醫生要提醒患者更為重視。

是否器質性便秘,可以根據一些「報警症狀」判斷:如便秘伴有血便或黑便、伴消瘦、貧血、發燒或實驗室輔助檢查結果等。如果有以上症狀出現,需要到醫院進行全面檢查,確診相關疾病[4]

2功能性便秘因素

疫情期間,引起或加重功能性便秘的因素很多。凡是能引起結直腸肛門的神經平滑肌功能失調,導致腸腔狹窄、腸蠕動紊亂、粘液分泌減少的因素均可導致便秘。

(1)生活環境改變

疫情期間,由於長時間居家隔離,與平時生活節奏不同,導致作息時間改變、缺少戶外活動等可導致便秘[5]

(2)情緒緊張

心理因素尤其抑鬱和焦慮是影響胃腸功能的重要因素。疫情期間,很多人都變得焦慮,一方面關注疫情的發展動態,一方面擔心自己可能防護不夠。抑鬱與緊張影響排便反射, 從而促使便秘發生。

高血壓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國內一項大型調查結果顯示, 焦慮和老年人便秘密切相關, 老年焦慮患者的便秘發生率達50.82%[6]。長期便秘則又促使老年人注意力不集中、坐立不安, 甚至出現失眠、焦慮、抑鬱等, 形成惡性循環[7]

(3)飲食習慣改變或不健康飲食

由於疫情導致居家隔離和外出購菜、運動受限,不少高血壓患者飲食不規律或進食缺少膳食纖維等。部分患者還擔心缺乏運動,而選擇節食。飽食或飢餓,或食物內容改變,均會導致胃腸功能紊亂以及腸道的菌群在短期內無法適應,導致便秘。水攝入不足時, 可因腸道內水分過少, 引起大便量減少及大便乾結, 導致便秘。

(4)缺乏運動

運動減少致腸蠕動降低, 腸道內糞便停留時間過長, 水分被過度吸收, 大便乾結, 加重便秘。運動減少還可使腹肌、盆底肌肌力降低, 排便時乏力, 不利於排便[3]

(5)高血壓合併症和相應藥物的影響

數據顯示,我國門診高血壓患者中24.3%合併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心力衰竭發生率為 28.9% ,腦卒中發生率為30.0%[8]

合併糖尿病患者由於長期高血糖體內缺水致使大便乾結,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和胃腸激素紊亂導致胃腸動力下降,盆底與排便肌肉不協調,直腸肛門肌肉障礙等,出現便秘[9]

高血壓患者若合併腦出血等併發症,飲食、活動受限,甚至排便活動也要在床上進行,易出現便秘[10]

藥物也是引起便秘的常見因素。許多治療藥物可誘發或加重便秘,包括止痛藥、含有鈣或鋁的抗酸胃黏膜保護劑劑、鈣拮抗劑(維拉帕米)、利尿劑(呋塞米)和鐵製劑等[1]

便秘對高血壓患者影響大

高血壓患者,特別是心腦血管病高風險的患者應警惕便秘帶來的風險[11]

1引起便秘的原因可導致血壓不穩定

引起便秘的多種原因,如情緒不穩、生活和晝夜節律改變、飲食改變導致的肥胖或消瘦、運動不足等同樣可導致血壓控制不佳[8]。因此,醫生應向患者強調疫情期間,保持規律生活習慣、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性[12]

2便秘增加心腦血管意外風險

便秘不僅影響生活質量,在急性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等疾病的發生過程中也起重要作用,過度用力排便可能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1]

Salmoirago等[13]對93 676名老年女性平均進行6.9年觀察後發現:中度、重度便秘人群中發生心腦血管事件的機率分別為14.2次/千人年、19.1次/千人年,而無便秘者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僅為9.6次/千人年;重度便秘增加23%的心腦血管事件風險。

便秘患者過度用力排便時,血壓劇烈升高,加重心臟的後負荷,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導致心肌供血不足以及腦血管壓力升高;同時下蹲位後腹壓增高,增加回心血量以及減少肺活量,增加心臟的前負荷,減少氧的攝入,從而誘發嚴重的心肌缺血缺氧和腦血管意外[14]

高血壓患者規避和治療便秘的四大措施

1保持規律、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飲食、改變生活方式和運動等非藥物干預是功能性便秘的一線治療方法[1]

增加膳食纖維可改善便秘症狀譜,包括排便頻率、糞便性狀、排便疼痛和結腸轉運時間等。膳食纖維的攝入推薦量為20~35 g/d,並推薦使用可溶性膳食纖維。增加纖維素攝入的同時,需要補充一定的水分,推薦水的攝入量為1.5~2.0 L/d[1]。 研究表明,除非患者脫水,否則增加飲水量不會影響結直腸功能和緩解便秘;然而,每天攝入2 L水會增強膳食纖維的通便作用[1]。高血壓患者應該注意水鈉平衡,以更好控制血壓。

規律的運動可縮短腸道運輸時間、利於通便。疫情期間,高血壓患者可因地制宜,選擇跑步機慢跑或快走、踏步機、橢圓機、划船機等器械運動形式,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傳統養生功法,或洗衣、保潔、園藝等家務活動,進行適當鍛鍊。一般推薦運動量為30~60 min/d,至少2次/周[1]

保持心理平衡,正視現實生活,保持樂觀和積極向上的態度,必要時可進行心理諮詢干預。保持正常的晝夜節律和良好的睡眠[12]

2建立和保持良好的排便習慣

建議便秘患者在晨起和餐後2小時內嘗試排便。這一時間段結腸推進動作較為活躍,易於排便[1]。無論有無便意,都應堅持如廁,形成排便生物鐘;平時有便意就要及時如廁。

排便時應集中注意力,不要看書報或做其他的事情。精力不集中會延長排便時間,也可能出現便秘。

高血壓患者應特別注意排便時不能過度用力,以免出現心腦血管意外。蹲位排便可縮短排便時間,改善排便費力,提高患者排便滿意度[1]。便秘患者,特別是高血壓患者推薦採取蹲位排便姿勢。

3適當補充腸道微生態製劑

微生態製劑有維護腸道屏障、調整腸道菌群構成、維持微生態平衡、調節腸道功能作用,雖不是治療慢性便秘的一線藥物,但可作為慢性便秘的長期輔助用藥[1],目前主要使用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作為改善便秘症狀的益生菌製劑[9]

4選擇合適的藥物治

潤滑性瀉藥比較適用於有高血壓病史及長期臥床的患者。代表藥物有開塞露、石蠟油等。該類藥具有濕潤、軟化大便的功效[11],同時避免利尿劑類降壓藥和瀉劑的脫水協同效應。

容積性瀉劑和滲透性瀉藥通過滯留糞便中的水分,增加糞便含水量和糞便體積、使腸道內容物體積增加來引起排便反射,起到通便作用。高血壓合併慢性便秘患者在服用容積性瀉劑的同時,應注意攝入足夠水分。

刺激性瀉劑包括:大黃、番瀉葉、比沙可啶、蓖麻油等。它們作用迅速、效力強,但易導致藥物依賴、吸收不良和電解質紊亂,不建議高血壓便秘患者使用[1]

其他藥物如腸動力藥普蘆卡必利、促分泌藥包括魯比前列酮、利那洛肽等,建議諮詢相關專科醫生選用[1]

值得注意的是,常用治療便秘藥物大多為導瀉作用,有導致水電解質失衡的風險;鈣拮抗劑類降壓藥物如維拉帕米等可通過抑制平滑肌運動,增加便秘的風險[14];服用相關藥物的高血壓患者應注意相關風險,必要時更換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等其他作用靶點的藥物。

ACEI對高血壓患者具有良好的靶器官保護和心血管終點事件預防作用,並對糖脂代謝無不良影響,尤其適用於伴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後心功能不全、心房顫動預防、糖尿病腎病、非糖尿病腎病、代謝綜合徵、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患者[8]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學組,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功能性胃腸病協作組. 中國慢性便秘專家共識意見(2019,廣州). 中華消化雜誌, 2019, 39(9): 577-598.

[2]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 便秘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 中醫雜誌, 2017, 58(15): 1345-1350.

[3]褚愛群, 鄭琳, 岑惠忠, 等. 上海金山區某社區高血壓患者便秘患病情況及其相關危險因素. 上海預防醫學, 2019, 31(9): 754-758.

[4]Black CJ, Ford AC. Chronic idiopathic constipation in adults: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Med J Aust, 2018, 209(2): 86-91.

[5]Rao SS, Rattanakovit K, Patcharatrakul T.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constipation in adults.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6, 13(5): 295-305.

[6]張蕾, 陳長香, 曹克勇. 焦慮與老年人便秘相關性研究.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 2008, 16(1): 46-47.

[7]張啟迪, 陸倫根. 老年人便秘的常見因素及處理. 現代醫藥衛生, 2018, 34(3): 338-340.

[8]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高血壓聯盟(中國),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 等.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 心腦血管病防治, 2019, 19(1): 1-44.

[9]謝月萍, 羅祖純, 戴霞. 腸道菌群紊亂與糖尿病性便秘關係的研究進展.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 2019, 36(3): 471-474.

[10]魏恩榮, 王霞. 便秘多元素防護護理在高血壓性腦出血微創術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9, 4(18): 176-178.

[11]代澤陽, 文學蘭, 楊蘭英, 等. 老年高血壓患者伴便秘的中西醫治療.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 18(6): 118-119.

[12]吳兆蘇, 霍勇, 王文, 等. 中國高血壓患者教育指南. 中國醫學前沿雜誌(電子版), 2014, 6(3): 78-110.

[13]Salmoirago-Blotcher E, Crawford S, Jackson E, et al. Constipation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ong postmenopausal women. Am J Med, 2011, 124(8): 714-723.

[14]Ishiyama Y, Hoshide S, Mizuno H, et al. Constipation‐induced pressor effects as triggers for cardiovascular events. J Clin Hypertens, 2019, 21(3): 421-425.

轉載:請標明「中國循環雜誌」

歡迎購買《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薈萃2019》!

《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專刊,邀請來自國內各相關領域的資深專家,對過去一年近 30 個重要指南進行了詳盡解讀,願能為廣大心血管醫生帶來新知識、新理念、新思維。點擊查看內容

長按圖片,顯示識別二維碼,或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購買流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