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文藝書店線上自救突圍

南方都市報 發佈 2020-04-21T05:59:51+00:00

據深圳圖書情報學會和深圳圖書館繼續聯合發布的《2019年深圳「圖書館之城」閱讀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深圳共有公共圖書館650個,自助圖書館295個,這些圖書館共同形成了覆蓋全市所有街區的公共圖書館網絡體系,這一網絡體系還未包括實體書店。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據深圳圖書情報學會和深圳圖書館繼續聯合發布的《2019年深圳「圖書館之城」閱讀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深圳共有公共圖書館650個,自助圖書館295個,這些圖書館共同形成了覆蓋全市所有街區的公共圖書館網絡體系,這一網絡體系還未包括實體書店。據另一項官方的數據顯示,深圳有945家實體書店,目前深圳的文藝書店總數達34家。疫情之下,這些相對小眾的文藝書店還好嗎?

據南都記者了解,目前深圳的文藝書店大多已正常營業。通過在線上開展各種活動,堅守與自救。4月18日,在深圳已有20年歷史的物質生活書吧,在其公眾號上發文,公開向讀者徵集關於書店的「獨家回憶」,物質生活書吧是深圳文藝書店的一個代表,其20年的發展歷程,一定程度上也是深圳城市文化發展的一個影照,在特殊的日子,其創始人曉昱號召讀者「拿起筆來,續寫你和書吧的故事,加入到書吧20年慶的行列中來。」這無疑也是深圳文化人的「抗疫」實踐與行動,其文化動能來自公眾與這個城市息息相關的記憶。

目標受眾

文藝書店各具特色定位清晰

物質生活書吧是深圳創立最早並持續至今的文藝書店,在創立初期,便成為「深圳文化人的一個據點」,港澳台及深圳本土的眾多名家曾在此開講與舉辦活動,一度引領了深圳獨立書店的風潮。

2010年後,深圳興起了一批具有自身個性的文藝書店,如舊天堂書店、飛地書局、小津概念書房、荒野書店、時間行者書店、庫布里克書店、晴耕雨讀苑書吧、星圖書吧、尚書吧、我們書房、麥哲倫書吧等。這些書店都有自身的定位與受眾群,為有不同愛好的群體與年輕人提供了集聚場域,形成了深圳獨具特色的公共文化空間。

如舊天堂書店以前衛音樂與先鋒文化的推廣為己任;飛地書局以詩歌、文學、當代藝術為聚合力;小津概念書房以觀影及對影視文化的探討為側重點;時間行者書店則以旅行、文藝相關活動為主打;庫布里克書店相當於電影主題書店;尚書吧以閱讀文化、古舊書為看點;荒野書店以搖滾、學生群體喜愛的亞文化為賣點;晴耕雨讀苑書吧則側重於服飾與時尚主題……這些書店的「崛起」,一定程度上也搶了物質生活書吧的光芒。而在此期間,物質生活書吧有淡出深圳人視野的趨勢。2018年末,該店重新裝修後返場,2019年以一系列展覽及新書推廣活動重新回歸公眾視野,引發深圳文化界的關注。

一個書店,伴隨著深圳20年的成長。深圳資深媒體人金敏華是物質生活書吧發展的一位見證人,他認為,「作為城市的老牌文化地標,物質生活書吧重裝返場引起了不少企業和機構讀書會的關注,書吧也應邀為一些讀書會策劃讀書分享活動或籌備讀書會,不少文化機構、園區、場所也有意邀請書吧前往複製運營模式。這種種行動,似乎在印證這麼一種說法:好的文化空間是培育和承載城市文化生態多樣性的重要場域。」

線上自救

主要活動集中在線上

在籌備一些直播項目

然而疫情之下,像物質生活書吧這樣的文藝書店又經歷了怎樣的考驗呢?

物質生活書吧創始人曉昱介紹,「這一場席捲全球的疫情,引發書業『海嘯』,各地書展紛紛取消、不少實體書店不得不或暫時或永久歇業,當然也完全打亂了物質生活書吧原本準備在今年為創立20周年慶生的計劃。過去的20年,物質生活書吧挺過了2003年的SARS、2008年的金融危機,以及近年電商衝擊、房租猛漲等挑戰。這次我們不願也不會就此放棄,我們已經著手重啟20周年慶的籌備工作。」

曉昱表示,「此次徵集記憶的過程,其實也是徵集友情,徵集個人生命軌跡、書吧發展歷史,和城市滄海桑田的過程。我們將選擇富感染力、有代表性的文本或影像入選物質生活書吧20周年紀念出版物,以此作為獻給深圳特區創辦40周年的特殊禮物。」

2019年從福田中心區遷往寶安區大悅創邑031創意園的時間行者書店在疫情下也沒有閒著。其創始人之一Lora介紹,「我們書店是從過年到2月17日,休了將近快一個月,然後開始恢復了網上的外賣,在園區解封之後,開始店面的正常營業。但實體店開放之後,情況也是不容樂觀的。因為來實體店的人不多,而且進出書店也要求比較嚴格。來書店的人是以前正常情況下的10%-20%,人流量特別少,一天可能十個客人都不到。從三月底到四月期間,稍稍有些恢復,但也沒有特別明顯的轉機。」

Lora表示,疫情也改變了書店的運作方式,他們採取了一些自救措施:一是書店高層的工資當月不發,自覺的調到下半年去補發;二是拓展在線上的業務,如在餓了嗎開通線上銷售,在一些社群做「秒殺」活動,再者就是準備做直播;三是利用疫情空閒期做一些產品的研發,如針對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設計推出了「讀城」系列深圳款掛耳咖啡。所以他們有信心渡過難關。

飛地書局創始人張爾介紹,飛地書局雖已正常營業,但主要活動集中在線上,也有在籌備一些直播項目和展覽項目,五月份將在實體空間做藝術家陳侗的個展,以及藝術家翁雲鵬的一個影像項目。

共渡難關

打造有歸屬感的城市文化空間

文藝書店期待政策扶持

疫情下,整個書店行業將面臨嚴峻的考驗與挑戰。Lora就呼籲政府能儘快出台一些政策來扶持小書店,讓書店度過危機。

深圳市特區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劉洪霞曾做過深圳文藝書店的研究,她認為,文藝書店不僅是城市的公共空間,還承載著城市的文化記憶,也為市民交往提供了載體。深圳的全民閱讀取得了很大成績,而其中文藝書店功不可沒,同時在建構城市新文化空間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劉洪霞認為,深圳文藝書店建構起城市新文化空間,對於深圳的城市發展極具文化意義。一能引領高質量的閱讀生活,二能打造有歸屬感的城市文化空間,三催生城市的發展與再生。而深圳文藝書店的生存發展也存在很多問題。

劉洪霞表示,「深圳是一座非常注重文化建設的城市,但政府在政策資金方面的投入主要投向了國有的書城等大型書店,民營的實體書店得到的扶持較少。雖然一部分文藝書店通過經營模式創新能夠獲得經濟與社會的雙效益,但是還有一些書店不能自我生存下去,甚至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倒閉。因此政府對民營實體(文藝)書店的政策資金支持,在力度上還有待提高。」

采寫/攝影:南都記者 謝湘南

聲音

來書店的人是以前正常情況下的10%-20%,人流量特別少,一天可能十個客人都不到。從三月底到四月期間,稍稍有些恢復,但也沒有特別明顯的轉機。

——時間行者書店創始人之一Lora說,書店因此拓展在線上業務應對危機。

雖然一部分文藝書店通過經營模式創新能夠獲得經濟與社會的雙效益,但是還有一些書店不能自我生存下去,甚至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倒閉。因此政府對民營實體(文藝)書店的政策資金支持,在力度上還有待提高。

——深圳市特區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劉洪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