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患病人數高達13萬/年,死亡率上升!是時候糾正5個誤解了

家庭醫生名醫在線 發佈 2020-04-17T07:44:10+00:00

21歲的小妍是一名在校大學生,有段時間她發現陰道有異常出血,並且還會出現異常排液,持續了一段時間後,就在媽媽的陪同下一起去醫院檢查,結果出來後居然確診為宮頸癌!

21歲的小妍是一名在校大學生,有段時間她發現陰道有異常出血,並且還會出現異常排液,持續了一段時間後,就在媽媽的陪同下一起去醫院檢查,結果出來後居然確診為宮頸癌!本該是花一樣的年紀,卻不幸罹患宮頸癌,對整個家庭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宮頸癌是最為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我國每年新發人數大概有13萬,死亡人數約3-5萬,且發病率仍在不斷上升。」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腫瘤中心外四科(婦科)副主任曾朝陽表示,宮頸癌除了發病率高,年輕化也是目前的一個趨勢。上述的21歲患者,就是曾朝陽主任接診的患者中,年齡最小的一位,雖然只是少數,但也為不少年輕女性敲響警鐘。

關於宮頸癌,很多女性對它還是存在不少的誤區,認為年輕就不會得宮頸癌、沒有婦科疾病也不會得宮頸癌、得了宮頸癌就不能生小孩等等。恰逢全國第26個腫瘤防治宣傳周,家庭醫生在線特邀曾朝陽主任來為女性朋友解答關於宮頸癌的相關問題,帶大家一起走出關於宮頸癌的誤區。

誤區一、年紀輕、沒有婦科疾病就不會得宮頸癌

專家解答:年紀的大小或是否有婦科疾病等因素 無法直接判定是否會得宮頸癌

很多人認為宮頸癌是四五十歲以後才會得的癌症,年紀小的女性沒有患宮頸癌的風險。其實不然,曾朝陽主任指出,宮頸癌雖然是在中老年會比較高發,但並不是說年輕就與宮頸癌無緣。如今性意識較為開放,女性過性生活的時間較早,感染高危型HPV幾率升高,患宮頸癌的機率也會增大。與其它行為因素影響也有一定關係,如熬夜、缺少運動,免疫功能下降,令癌細胞有機可乘。

此外,婦科疾病也不是衡量是否會患宮頸癌的標準。從HPV感染上來說,病毒感染一般都是在體內悄悄進行,並不會有什麼症狀,可能在早期已經出現組織細胞上的改變,但身體感覺沒有異常,所以是否有婦科疾病,與患宮頸癌不是畫等號的。

誤區二、HPV感染後就一定會得宮頸癌

專家解答:HPV感染後演變成宮頸癌機率很低

HPV感染在目前被認為是宮頸癌的主要病因,在臨床上,99%宮頸癌的組織內被檢測到HPV病毒感染,HPV感染在性活躍期女性感染比較普遍,但只有非常少數會患癌。

「總體來說,HPV的感染率很高,但90%的女性在感染之後,都會在1-2年內通過自身的免疫功能清除掉,剩下5%-10%左右的女性,就成為HPV持續感染。」 曾朝陽主任告訴家庭醫生在線編輯,即使是HPV持續感染,也不代表在感染之後,馬上就會轉變或進展成宮頸癌,也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並且也需要在其他一些綜合因素的作用下,才有可能進展成為宮頸癌。若是及早注意到了,及時調整行為習慣,消除不良因素的影響,也可能不會患宮頸癌。因此,被感染HPV後演變成宮頸癌的人數還是比較少的,幾率相對較低,即HPV感染後,或是持續感染,也不等於一定會得宮頸癌。

誤區三、婦科檢查很麻煩 用超聲波代替婦檢就行

專家解答:超聲波不能替代婦檢 定期婦檢很重要

對於婦檢,有不少女性是比較排斥的,害羞同時也怕尷尬,往往會選擇不做婦檢,僅僅做個普通超聲波而已,其實這對於女性的宮頸癌篩查是非常不利的。

「超聲波這類影像學檢查,通常只能看到宮頸大小形態的改變,要形成一定大小的腫塊才能看到。但是很多宮頸癌早期的病灶是非常小的,僅僅通過超聲波很難分辨出來。」曾朝陽主任介紹,體檢時,婦檢對於女性朋友來說還是很重要的,尤其是21歲以後,有性生活的女性,要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同時,對於宮頸癌的篩查,則建議在21歲有性生活以後可做細胞學檢查,而在30歲以後,則可以細胞學檢查結合HPV檢測,能更好地篩查宮頸癌。

誤區四、患宮頸癌的女性治療後不宜過性生活

專家解答:宮頸癌治療恢復後適度性生活有益

目前針對宮頸癌的治療,主要是採用手術治療和放療的方式,不可否認這些治療會對患者性功能帶來一定的影響,但並不代表宮頸癌患者在治療後不宜過性生活。曾朝陽主任告訴家庭醫生在線編輯,在臨床上有不少的患者在治療完之後,因為害怕或是擔心被再次感染,往往都不再進行性生活。其實,在放療完成的半年以後,保持適度的性生活是有益的。首先,適度性生活可以穩定夫妻感情;其次,可以保持陰道通暢及功能;再者,若是陰道有病灶復發,也可以早期發現,及時進行治療。

誤區五、宮頸癌治療後就不能懷孕了

專家解答:治療後是否能懷孕需視治療方式綜合評定

隨著宮頸癌年輕化趨勢的發展,較年輕的患者都會擔心,自己在接受治療之後就喪失了生育能力。對於這點,曾朝陽主任指出,宮頸癌患者在治療之後是否可以懷孕,需要根據患者的宮頸癌分期、治療方式,以及是否存在其它不孕因素等。

年輕宮頸癌保留生育功能手術有宮頸錐切、宮頸切除及廣泛宮頸切除等,經過嚴格的篩選和評估,個體化選擇合適的保留生育功能手術,保留子宮及部分宮頸及卵巢。選擇保育治療既要考慮腫瘤的結局又要考慮妊娠的機會和妊娠的結局。但若是採用宮頸癌的基本術式,將子宮切除,患者就會永久喪失生育能力;還有以放療為主的治療方式,放療會導致卵巢功能衰竭,在放療後,患者也會基本喪失生育能力。

日常預防宮頸癌 做好「三級預防」至關重要

癌症雖然可怕,但也是屬於可防可控的。日常應該如何預防宮頸癌?曾朝陽主任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注意性生活衛生,規避危險因素。還有就是做好宮頸癌的「三級預防」,一級預防從阻斷病因入手,可以接種HPV疫苗;二級預防則是要規範篩查,按照篩查指南來規範篩查,定時、精準篩查;三級預防即發現有宮頸病變或早期癌症時,及早治療並預防復發,通過這些方式來預防宮頸癌,降低患宮頸癌的風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