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健:英俊是累

中國家永遠愛你 發佈 2020-04-17T09:07:58+00:00

「BurdendWith Good Looks」——這是美國《時代》雜誌給他定的標題美國《時代》雜誌在2001年9月10日曾為韓國電影作專題報導,特地採訪了張東健。



「夠了,你砍夠了沒有?」張東健在《朋友》中的最後一句台詞竟成為韓國時下流行語。而那場戲的拍攝地點釜山市東區凡一棟國際飯店旁的電線桿,已是觀光勝地,上面標明「電影《朋友》張東健橫死之處」。

詮釋少年時期,理了個小平頭的他沉默地窩在角落,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閃動著光芒,冷酷地窺視周遭。影片後半段,見他以俗艷亮皮褲造型出現,暴戾兇狠的黑幫老大架勢,讓人很難和電視劇里《愛上女主播》中溫柔細緻的他聯繫起來。

為了演出《朋友》,他花了4個月學習非常難學的釜山方言,每次拍攝前,他都拚命吸菸,甚至多於平常一天2到3包的煙量,而且不肯喝水,以使聲音變得刺耳之極。

「我演繹的角色一向光鮮有型,不修邊幅的黑社會角色對我來說很新鮮。其實像亞倫狄龍一樣當反派一直是我的願望。我起初還考慮過不如留鬍子,讓樣子看起來衰一點,不過我留鬍子的樣子實在太滑稽,所以最後打消念頭。」

努力的成果是第一座亞太影展最佳男配角獎座。同戲對手劉五成榮登影帝,在亞洲知名度較高的張東健相形之下有些失色。

「很多人問我拿了配角獎會不會不開心,其實我在戲中根本不是男主角,拿配角獎順理成章,只是我比較出名,大家誤會我是男主角。」

因為母親遞來的一張MBC演員申請表,92年參加演員訓練班,開始了水銀燈下的生活。

「我演了那麼多年的戲,突然有一天好討厭演戲,覺得自己好像演戲的機器,面對鏡頭就習慣那幾個表情……」

為了尋求突破,自認陷入瓶頸的他決定重新調整步伐。但完成韓日合作的電影「2009lostMemories」之後,而遭受家人的強烈反對。

大家以為他到美國學英文是為了日後進軍好萊塢而鋪路,沒想到他一口否認。「好萊塢不一定好,也不代表一定好過韓國電影。舉例若投資100億韓幣,在韓國已拍得到一套非常出色的作品;相反地,如果這筆錢在好萊塢投資,只能拍出B級製作,所以我沒有特別想到好萊塢發展,有機會才儘管試一試。」



「Burdend With Good Looks」

——這是美國《時代》雜誌給他定的標題

美國《時代》雜誌在2001年9月10日曾為韓國電影作專題報導,特地採訪了張東健。

成群的女人擠在飯館外興奮尖叫,他出現時所引起的騷動,讓老外大感震驚,文章中寫道:韓國最讓人心動的偶像不約會,並不是沒有和女性接觸的機會,只是良心過意不去。

「我很想和一個平凡的女孩一起外出,要是她和我一起外出,整個國家都會知道了。萬一分手了怎麼辦?人們都會記住她是張東健的什麼什麼,她會成為一個『有過去的女人』。」

偶像有自己的苦惱,就算在事業上俊朗的外形也可能是絆腳石。求學時便常在街上遇到經紀人,沒完沒了地塞給他名片。雖然父母要他專心學業,卻還是當了廣告模特兒。第一支拍的肥皂廣告「只拍了身體」,此後一步步成為明星,演的角色卻常是缺少靈魂的青春帥哥。97年的《醫家兄弟》算是轉折點,戴著副眼鏡,穿著醫生白袍,狂傲自負輕浮霸道,就是這個反派角色讓他獲得當年的MBC最佳演員獎,也讓他放棄了學業。

先後觀看《夏娃的誘惑》和《醫家兄弟》,發現在兩劇中性格南轅北轍的他,偶然以不同的方式呈現相似的表情神態,竟然都能強化人物物質,可見確實在演技方面下過一番苦功。

「漂亮的臉可能會成為障礙,至少在表演方面是這樣。我演好人壞人都可以,不過我並不喜歡人家因為我的長相討好,占便宜,而忽略了我的演技。」

「我想過安靜的生活。」他說。

韓國演藝圈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張東健只有朋友沒有敵人。」據說,張先生無論對影迷或是記者皆有求必應。

只是,真實生活中的他其實性格十分內向,除了常與死黨車仁彪和韓宰錫自助旅行之外,多數時候總喜歡一個人獨處。

「我家中很少會有電話響,我也不會打電話找人,有時我是個節奏很慢,喜歡悠閒生活的人,大部分的時間,我渴望的是完整的安靜。就連早上鬧鐘響,我都會感到莫名的煩躁,如果身邊有個鐵錘,我定會把鬧鐘砸爛。」

在璀璨絢麗的圈子裡討生活,卻在周遭的喧譁聲中感受到沉重的寂寞。人生無奈,莫過於此。

「隨著年紀的增長,走過不同的階段,其實調適自己的方式一直在改變。由於自小屬於內向的性格,所以習慣不外露的自我心靈對話,很糟糕的自閉!哈!我曾經希望別人可以看到我心中寂寞的表情,聽見我內心寂寞的聲音,但是想歸想,我還是不希望讓潛意識的想法表現於行為、表情上,所以就算有人發現了,我也不一定會承認。」

也許在英俊儀表的重壓下,真的藏匿了許多銀幕上看不到的心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