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備以下七個特點,少一個都不行!

心電圖劉醫生 發佈 2020-04-16T00:36:31+00:00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動過程完整、協調、一致,即一個人的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協調能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並與社會發展保持同步。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動過程完整、協調、一致,即一個人的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協調能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並與社會發展保持同步。心理健康包括七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充分地了解自己。

有自知之明,在集體中自信、自尊、自重,很少有自卑之心,也不傲視他人。對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緒和優缺點能恰當、客觀地做出適度評判。接納自我,生活目標和理想切合實際,不會對自己提出苛刻的要求,不會和自己過不去。在社會中,能不斷開發自己的潛力,以實現自己的理想與人生價值。對自己無法補救的缺陷,能安然處之。

第二,適應社會環境。

能處理生活和工作事務,有著積極而和諧的人際關係。與人相處時態度積極,如熱情、真誠、尊重信任、友善、寬容。能很快地適應新環境,生活、工作在小集體中能融為一體,無孤獨之感。

第三,能控制與協調情緒。

樂觀並且心態穩定,能保持平常心,以愉悅的情緒去感染人。既不因瑣事耿耿於懷,也不輕易衝動莽撞。同時,遇到悲、憂、愁、怒等消極的情緒體驗,能夠適當地表達,不會在心理留下陰影或延續較長的時間。

第四,人格和諧完整。

這裡所說的人格即個性,即一個人的個性能夠完整、協調、和諧地體現出來。思考問題的方式是合理的,待人接物能採取恰當、靈活的態度,對外界刺激不會有偏激的情緒反應和行為,能夠與社會步調保持一致,也能與集體融為一體。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發揮自己獨特的個性特徵,並獲得定的回報。


第五,意志健全。

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有一定的自覺力獨立性和自制力。行為獨立、自主,既不自負,也不盲從或優柔寡斷,或以他人的好惡作為個人行為的依據。不受誘惑,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行為得體較為理智地做出決定、解決問題,有定的果斷力和批判性思維。

第六,面對、接受現實。

樂於工作和學習能夠積極、主動地去適應現實,而不是逃避。有自己的理想,有充分的信心,在工作中可以發揮自己的個性和聰明才智。珍惜生命,熱愛生活,享受人生和工作的樂趣。珍惜一切學習與工作的機會,不斷地學習、積累各種知識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效率,進而成就一番事業。對生活學習、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挑戰都能妥善處理。經得起一定的挫折,不會有悲觀消極的心態。

第七,智力正常。

行為符合年齡特徵。智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思維與想像力以及各種協調能力。智力正常是指能正確、客觀、全面地認識社會,頭腦清醒,日常的行為與自己的年齡特徵相符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