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病例超20萬惡性腫瘤生存報告出爐: 20萬例患者5年總生存率71%

健康時報 發佈 2020-04-16T03:05:55+00:00

4月16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發布的一份腫瘤患者生存報告顯示,2008年至2017年在該院確診為惡性腫瘤並接受住院治療的20餘萬例腫瘤患者,經過長期密切隨訪,3年和5年的總生存率分別達到了77.4%、71%,整體生存情況可以與歐美頂級腫瘤中心媲美。

(健康時報網端記者 尹薇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王廣兆 周昌明)20餘萬例腫瘤病例,10年隨訪數據,患者5年總生存率達71%……4月16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發布的一份腫瘤患者生存報告顯示,2008年至2017年在該院確診為惡性腫瘤並接受住院治療的20餘萬例腫瘤患者,經過長期密切隨訪, 3年和5年的總生存率分別達到了77.4%、71%,整體生存情況可以與歐美頂級腫瘤中心媲美。

「這份單中心的惡性腫瘤患者生存報告涵蓋了乳腺癌、胰腺癌、攝護腺癌、肺癌等十餘種腫瘤的生存情況。」腫瘤醫院院長郭小毛教授表示,「該生存報告提示,無論是『紅顏殺手』乳腺癌,還是『癌中之王』胰腺癌,亦或是其他的惡性腫瘤,早預防、早發現及規範診治仍然是患者獲得長期生存的基石,絕大部分惡性腫瘤患者經過規範的診治均可以獲得較為理想的預後。」



治療手段「組合拳」:填寫抗癌「答卷」

「作為國內首個病例超過20萬的單中心、大規模、多病種的惡性腫瘤長期隨訪生存報告,從中看到,十年來,不少腫瘤的5年總生存率有明顯的提升,」郭小毛教授介紹說,「這些生存情況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規範化治療理念和診療技術的發展。」

以腫瘤醫院首診乳腺癌診療數據為例,自2013年-2017年首診乳腺癌患者5年總生存率達到90%以上,顯著高於2008-2012年的5年總生存率88.2%。在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主任兼大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看來,乳腺癌患者5年總生存率數據的顯著提高,除了「早防早治」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外,乳腺癌「分類而治」的分子分型精準診療時代的諸多策略帶來了良好療效。例如,在乳腺癌治療領域,因靶向藥物和內分泌藥物的發展,而獲得了較好的預後;有效分類三陰性乳腺癌,讓「最毒」乳癌有了靶向治療可能;化療藥物吉西他濱聯合順鉑的治療方案,有效延長了復發轉移性乳腺癌的生命……

在其他瘤種方面,胰腺外科團隊創新「乳頭狀殘端封閉型」胰腸吻合新方法,將胰腺癌術後胰瘺率從國際平均水平的15%降至9.6%,顯著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預後;食管癌團隊首次證實「右胸入路」是更徹底清掃淋巴結的術式,並在國際首次明確早期食管鱗癌淋巴結的轉移規律及食管癌手術吻合的「最短路徑」,食管癌手術患者術後5年生存率高達63%,其中無淋巴結轉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更是達到73%,遠高於國內外前沿水平;攝護腺癌手術方法將國外先進治療理念與國人解剖特徵融合,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5年生存率達82.6%;大腸癌腹膜轉移患者通過積極的高質量的減瘤手術聯合腹腔熱灌注化療及全身化療可以達到30%以上的5年生存率,突破了過去五年生存率幾乎為「零」的治療「瓶頸」;甲狀腺癌超聲診斷符合率達到85%以上,其中結合細胞病理和分子病理診斷符合率可達90%以上,奠定了甲狀腺癌精準治療的基礎;腔鏡平台的搭建推動腔鏡技術在胸部、胃腸、婦科等瘤種的有效實施,在根治腫瘤的同時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



多學科規範治療: 「成績單」背後的基石

多學科綜合診療模式「量體裁衣」精準、規範施治,已經成為當前惡性腫瘤治療最為規範的模式。

在大腸癌的治療中,有20%的結直腸癌患者在初診時已經發生了轉移,這在既往的觀點看來,腫瘤一旦發生轉移就意味著進入了「晚期」,失去了手術機會。但是在多學科綜合診治平台上各科專家的共同協作下,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如果腫塊體積適中且肝臟外無其他轉移灶,也有可能獲得手術根治的機會。根據腫瘤醫院發布的數據顯示,結直腸癌同時伴有肝轉移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別為36.11%和21.18%,但腸癌肝轉移患者經過肝切除的患者,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別達到54.96%和33.87%。

近年,腫瘤醫院還對多學科綜合診療模式進行了「再升級」。郭小毛教授介紹,在新運行的腫瘤醫院(浦東院區),新開設了多學科綜合治療病房,實體化運行以疾病為中心的腫瘤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打破了以往以單科「轄區式」病床管理,在同一病區容納了外科、內科、放療等多個學科,實現多學科模式在物理空間裡的高度整合。基於綜合治療病房,醫院還將開展多項臨床試驗,多聚焦於難治性腫瘤治療方案和創新藥物研發等前沿研究。


防癌「關口前移」:讓惡性腫瘤成為「慢性病」

「一直以來,早防、早診、早治理念在腫瘤預防中被廣泛普及,讓更多早期患者獲得良好生存。在本次發布的腫瘤患者生存情況數據也顯著體現了『三早』理念的價值,」郭小毛教授介紹說,「在乳腺癌治療中,鉬靶和超聲診斷技術在乳腺癌篩查中的普及,使得更多早期的乳腺癌患者被發現。在腫瘤醫院初診早期乳腺癌的比例近年來顯著提升,且這部分患者的5年總生存率可達97.8%,基本實現治癒效果,患者生存質量也遠高於晚期乳腺癌。」

再比如,低劑量螺旋CT篩查可以發現直徑0.5厘米的肺癌病灶,該項技術在日常體檢中的廣泛應用使得早期肺癌患者的比例大幅提升,更多早期的肺癌得以及時手術根治,從而獲得良好療效。

郭小毛教授表示,「該生存報告也再次證實,將防癌抗癌的關口前移可有效減少因病情貽誤導致的死亡。在此,我們倡議健康的生活方式、早期進行預防篩查,40歲以後每年定期防癌體檢,這些都是腫瘤得以積極防控、提高早診率的有效途徑。我們希望社會各界能夠共同參與,科學抗癌,讓惡性腫瘤成為一種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