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如何將「短板」轉化為「優勢」?

何捷老師的生動語文課 發佈 2020-04-16T08:35:17+00:00

他的最初目的是發明新型的強力膠水,但西佛博士最後卻沒有成功,他搗騰出一種膠水,黏性不僅沒有比原來的更強,反而更弱了。

什麼是「短板」?什麼是「優勢」?讓我們通過一個故事來了解——

1968年,美國3M公司的西佛博士在一個研究膠水。他的最初目的是發明新型的強力膠水,但西佛博士最後卻沒有成功,他搗騰出一種膠水,黏性不僅沒有比原來的更強,反而更弱了。公司決定不投資生產這種膠水,這項發明就被閒置了。

但西佛博士很執著,他堅信自己的發明必有用武之地。

在唱詩班中唱歌時,人們用些小紙片做書籤,把歌詞加以標示。但是紙片很容易從書上掉下來,而西佛博士則使用了自己發明的膠水,黏性雖然不夠,但粘紙片是足夠了。最讓人喜愛的是,黏貼之後,很容易把紙片再取下來,反覆貼。這正好符合了不斷變化標示的需要。

「便利貼」就這樣誕生了。現在大家都在用,這個小玩意改變了世界,也成了3M公司的代表性發明之一,為公司賺取了不菲的經濟回報。

故事中的西佛博士的發明,看似為次品,有短板——黏性不強,什麼東西都粘不住。但是,在不同的場合中,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果你有明確的短板,你可以這樣思考:

第一:承認短板,明確受到的限制;第二:構想滿足限制而同時能發揮作用的方案。


說到青年教師,短板都是有的。短板確實是一種限制。以我為例,嗓音質量比較差,這點在一個語文教師身上,對教學質量構成三種限制:

第一限制:不能達到張口即技驚全場的效果。很多老師都覺得,朗誦好真的好。一張口,就能讓學生覺得「很語文」,就有技驚全場的效果,同時也有助於順利開展教學。

第二限制:不能以老師的范讀為教學主流。當教師的教學解讀比較平常,教學設計比較平庸的時候,倘若范讀功夫很好,可以通過不停示範,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范讀,就成了教學的主流。可是我,不行,做不到。

第三限制:不能在師生互動中起到激活的作用。如果我朗讀時嗓音足夠好,一示範,就能激活學生,就能引領學生參與,還能在范讀中埋藏許多語言文字訓練點。但嗓音不好,就不能做到這些。

認清楚自己的短板,認識短板中的限制,接下來就要構想「滿足限制而同時能發揮作用」的方案。

改變的第一步:既然不能夠張口即技驚全場,不如就慢慢暖場。

嗓音不好,就慢慢讀,漸入佳境佳境。可以選擇朗讀較長的一個片段。如果朗讀短句,很快就結束,短板就暴露。朗讀長段落,再配合背景音樂,慢慢地介入。也許,起初學生覺得老師讀得不怎麼樣,但只要老師越讀越投入,就能越讀越精彩,最後讀出震撼效果,也是有可能的。這就是針對第一個限制做出的改變。

改變的第二步:既然教師的示範不能成為主流,不如讓學生的朗讀成為主流。

老師讀得不大好,就不要強求自己讀,可以轉變思路,讓學生多讀。老師就指導學生讀,讓學生讀好了,教師的指導到位了,依然能因為「朗讀」而營造美好的教學氛圍。短板也就成為了特長。

改變的第三步:既然不能在互動中起到激活作用,不如讓學生之間相互激活同伴。

課堂的靈動性,就仰仗於師生的互動,教師的朗讀效果不佳,很可能無法在師生互動中找到共同的關注焦點,無法朝著共同的方向發展。但反過來想,老師的能力弱,可以點燃學生的能力,讓學生的能力變得強大起來。這樣的「互補」符合陰陽互動的文化,剛剛好。

青年教師在轉化短板中,要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的提升空間。既然嗓音不好,就不要一味苛求,音質不優美,但你可以在情感投入上更多用心。例如,朗讀短篇小說《橋》,你可以更加用心的去模仿老漢「沙啞地喊話」,「冷冷地說」,或者是對老漢的「吼聲」用心去讀,以真情投入去感染人。同理,比如說讀《草船借箭》,其中周瑜和諸葛亮的對話,你就可以把自己當作周瑜,讀出周瑜的心機;還可以把自己當作諸葛亮,讀出諸葛亮的沉穩。再比如說朗讀《晏子使楚》,可以特別用心的去體會晏子面對楚王的心情,面對楚王派出侮辱自己的使者的心情,以晏子的體驗,晏子的角度去讀,不需要字正腔圓,只要讀得像晏子就好。來看《晏子使楚》中教學指導的實錄,看看如何轉化這一短板——

師:請大家注意閱讀任務:1、默讀故事。2、在你感覺語言 「妙」處做記號。

生:自由讀課文第一個故事。

生:我覺得晏子說的這句話最妙。晏子看了看,對接待的人說:「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就這一句話,楚王就沒話說了,只好讓人開城門迎接晏子,因為如果不開城門,楚國就會變成狗國。

師:這句話中,晏子用了一個我們小學生都會用的關聯詞,「只要……才……」將了楚王一軍。你覺得,這個關聯詞還能替換成什麼樣的關聯詞呢?

生1:我替換成:因為訪問狗國,所以從狗洞進去。

生2:我替換用:只要訪問狗國,就從狗洞進去。

生3:我替換成:如果訪問狗國,就從狗洞進去。

師:大家替換後,意思都接近,都可以使用。但你們仔細對比,哪一個關聯詞使用得最恰當?

生:還是「只有……才……」

師:是啊,語言的力量,就源於精準地用詞,要找到並使用唯一合適的詞語來表達。我也有個發現,晏子在說話之前,做了一個不起眼的動作「看了看」。你來表演,晏子是怎麼看?

生:表演「看了看」。

師:這一「看」,展示了晏子的自信,也和他說的話配合成為一種語言的力量。這就是言行合一的力量。大家一邊體會,一邊嘗試,練習著自己讀一讀。

生:嘗試練習讀片段。


青年教師的短板可能各式各樣,其實都可以通過思維來解決。有的老師,字寫不好,可以讓孩子一起對書寫進行審美與糾偏,大家關注的是「如何寫得更好」,而不是關注「老師寫得好不好」。有的老師不善於寫作,就可以和學生一起探索「文章寫作的秘密」,一起學習如何寫作,成為學生的夥伴。這樣一來,總不至於不懂裝懂,更不會弄巧成拙。

我還有一個短板——

我的聽力不好,所以我常側耳傾聽,這讓我的教態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最美姿勢」。弓著身,側耳傾聽學生的發言。其實,真的是因為我有短板——聽力確實不好。不過,這一短板居然轉變為我的優勢,轉變為大家模仿的長處。除非看到此篇,沒人知道我的無奈。

所以,短板不是問題,關鍵是要能轉化。青年教師,請讓你的「短板」,轉化成你的課堂「高光」,請散發出你個人獨特的精彩。

歡迎關注@何捷老師的生動語文課,更多教學方法點擊專欄獲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