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朔的全力輔助到徐帆超出限度的愛,馮小剛為什麼這麼牛?

功夫熊貓6666 發佈 2020-04-15T11:16:59+00:00

在城建開發總公司工作的期間,馮小剛認識了人生中第一個貴人鄭曉龍——就是《甄嬛傳》的導演和總製片人,不過,他最劃時代的代表作應該是早期的電視劇《渴望》、《北京人在紐約》。


馮小剛是中國著名的電影導演、編劇。他的作品風格以京味兒喜劇著稱,在業界享有賀歲片之父的美譽。其導演過的電影總票房超過38億,是中國內地最具有電影票房號召力的導演之一。馮小剛的《一九四二》已經上映,這段難以忘記的歷史使得馮小剛又再次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然而,在風光背後,馮小剛也有著辛酸的奮鬥史,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揭秘馮小剛從美工到電影大師的艱難歲月以及令人羨慕的感情。

馮小剛在自傳中這樣描述母親苦難的一生:20歲母親就失去了所有的親人,孤身一人來到北京;婚後又失去了一個年僅兩歲的女兒;35歲時離婚;45歲時身患癌症;47歲患腦血栓,此後長達16年癱瘓在床。從小到大,馮媽媽的堅強樂觀勇敢潛移默化地激勵著馮小剛的人生,給馮小剛的性格中注入了堅韌不拔的氣質,面對任何困難都會有一種一往無前的勇氣,某種程度上說,母親是馮小剛的精神圖騰,給了他勇氣和力量。遺憾的是由於父愛的缺失,馮小剛的性格里陰鬱戾氣太重,缺乏溫暖的陽光。

用一句話說,馮小剛屬於實用主義的性格,和人結交具有明確得目的性,當初馮小剛混跡京圈的時候表現的最明顯。

在城建開發總公司工作的期間,馮小剛認識了人生中第一個貴人鄭曉龍——就是《甄嬛傳》的導演和總製片人,不過,他最劃時代的代表作應該是早期的電視劇《渴望》、《北京人在紐約》。

鄭曉龍出生於總後大院,是馮小剛羨慕的大院子弟。當時,鄭曉龍在北京電視劇藝術中心主抓生產,誰想進中心,都要通過他。

馮小剛主動和鄭曉龍套近乎,整天跟在他後面跑,低三下四得討好,一口一個鄭老師,不笑不說話,阿諛追捧無所不用其極。後,連鄭曉龍都覺得:如果在不幫馮小剛,沒法交代啊!於是邀請他到北京電視藝術中心工作,做他擅長的美工工作。

有了工作以後,馮小剛三天兩頭請鄭曉龍吃飯,工資大部分都用來請客吃飯了,有時候工資不夠了,還要同別人借錢。當時沒有送禮一說,請客吃飯就算是變相的行賄了。

1984年,他正式在《生死樹》這部電影中擔任美術助理,開始了自己的美工之路。

說是美工,其實就是打雜的,平時的主要工作是場記、劇務,有時候給美工打打下手,如果需要群眾演員時,他也可以上陣。

不是科班出身的馮小剛,於是在當美工時邊幹活邊學習,得空的時候看下王朔寫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這段做美工的經歷對馮小剛非常的重要!這期間,他認識了鄭曉龍和王朔、馬未都、葛優等等多位名人,為自己以後做編劇打下了很好的人脈。

80年代中,90年代初,事業上還沒有眉目的馮小剛又經歷了一個打擊。這一年,因患上腦血栓的母親癱瘓在床,馮小剛這一照顧就是幾十年,幾十年如一日,光是保姆就換了幾十個

先不說馮小剛做人怎麼樣,伺候母親的這麼些年,只要是母親不滿意保姆,馮小剛二話不說直接換掉,毫無怨言,對母親,他是百依百順。


1985年的某天,鄭曉龍在片場空隙時,翻到一本雜誌,正好看到裡面刊登了王朔的小說《浮出海面》,就看了起來,他邊看邊笑罵:真她媽好笑。馮小剛在他旁邊,也跟著邊看邊笑。馮小剛隨口問到:這人你認識嗎?鄭曉龍說:認識啊,是我很好的朋友。王朔和鄭曉龍出生在一個大院裡,雖然比鄭曉龍小几歲,但兩人玩得挺好的。

馮小剛央求鄭曉龍,一定要帶他認識王朔。後來,在鄭曉龍的引薦下,馮小剛第一次見到了王朔。

王朔的出現改變了馮小剛的命運,成為了馮小剛事業的轉折點,用馮小剛的話來說就是「抬頭看到了北斗星」,大家想一想,一個小小的美工見到一個大院的子弟兼著名作家,當時的情況讓我想起了伊斯蘭教的聖徒到麥加朝聖的情景,馮小剛面色發紅嘴唇發抖,激動的說話都語無倫次了,絞盡腦汁把自己一輩子積累的阿諛之詞都說出來了,把王朔夸的是面紅耳赤,一時間,魯迅、曹雪芹等文豪在王朔面前黯然失色。自此以後,王朔的自信心得到了盲目的提升,將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罵了一個遍,大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意思,這裡面離不開馮小剛吹捧的功勞。

馮小剛緊緊的抱住了王朔的大腿,成為了王朔的影子,只要是有王朔的地方必然有馮小剛,王朔走在前面,馮小剛走在後面,負責背包、遞水。只要是王朔一個眼神,小剛馬上心領神會,煙和水杯早已經遞過去了。出去應酬的時候,馮小剛永遠坐在末座,負責倒水倒酒要飯要菜,有大佬喝多的,衝著馮小剛罵罵咧咧的,馮小剛還要陪笑臉,被罵了還要負責把喝醉的送回家。那種卑微,那種心酸,有幾個人能懂?

馮小剛的付出讓他勉強融入了由大院子弟組成的京圈,儘管只是一個跟班的,也許在他們眼裡,馮小剛只是一個卑微的狗腿子。

1989年,鄭曉龍策劃《編輯部的故事》。情景劇對台詞要求很高,於是鄭找來王朔做編劇,再找了一些人以王朔的初稿劇本為範本寫作,馮小剛就是其一。他在模仿王朔的喜劇樣式和語言方面做得極為出色,用鄭曉龍的話來說,「馮小剛當時能把王朔的小說倒背如流,他完全是在模仿王朔的語言風格中成長起來的。」

這部劇也是馮小剛影視生涯的啟幕之作。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開端,後來的「馮氏喜劇」多少都帶有王朔的影子。

《甲方乙方》是馮小剛根據王朔的《你不是一個俗人》的小說改編的,是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的賀歲片,它也奠定了馮小剛賀歲片之王的地位。馮小剛與王朔之間是互相成就的,馮小剛給王朔的小說注入了新的元素,小人物的卑微和艱辛刻畫的深入骨髓,也許只有馮導體會最深,馮小剛的電影里卑微的小人物又何嘗不是馮導自己的影子。

大家一致公認的一句話,王朔是馮小剛的精神支柱和靈魂。沒有王朔,就沒有馮小剛的今天。馮小剛跟王朔簽完《一聲嘆息》合同,第二天馮小剛抱著我葉京大哭。為什麼說他左右逢源?他第一次跟王中軍、王中磊合作,那是他哥倆掏錢。他既想巴結王中軍、王中磊,又想討好王朔。他哭著對我說:朔爺為什麼那麼不給我面子啊?人那麼大老闆掏錢買朔爺的劇本眼睛都不眨啊。王老闆很大度,人家把給你的稅錢都背了。結果王朔不冷不熱回了一句:哎,人那麼大老闆也不缺這幾萬塊錢。當時搞得馮小剛很下不來台。

回過頭來,我們審視馮小剛和王朔等京圈的交往,利用的成分居多,兄弟之情很少。面對大院子弟的高高在上,馮小剛是自卑而憤恨的,無數次,馮小剛也想拍案而起,憤而離去,但是,他明白:離開這些大院子弟,他在北京寸步難行,什麼都不是,所以他即恨他們,又離不開他們,這種矛盾心裡隨著馮小剛名氣的增長而日益加深,最終導致馮小剛與這些大院子弟的決裂。歸根到底,人與人的交往,也要講究門當戶對,最要命的等級觀念,是存在人的潛意識裡,很難消除。

實際上,馮小剛真正的兄弟只有傅彪和葛優,同樣出身草根,精神層面上具有天然的親切感情,傅彪臨終前,將馮小剛和葛優叫到床前,笑著說:我要先走一步,我給哥幾個打地兒去,先把地兒給置好,就是說到了那邊咱也有人。以後兒子和媳婦就交給你們了。」馮小剛二話沒說,負擔了傅彪留下的200萬的債務,和葛優一起照顧傅彪的兒子傅子恩,供他上大學,幫助他進入娛樂圈,並站穩腳跟。這就是馮小剛的生死兄弟情。


近幾年,馮小剛在女人這方面的口碑不太好,與著名主持人沈星的偷情緋聞,被演繹出很多版本,有說馮導會飛檐走壁,從窗口一躍而下。還有說馮導被沈星的富豪老公抓姦在床,並痛打一頓。吃瓜群眾聽得津津有味,好像在看馮小剛導演的賀歲電影一樣的精彩。

最後,馮導的老婆徐帆來圓場了,要不說徐帆心胸開闊呢,大導演的老婆就是不一樣。面對媒體語出驚人:哪些女人們拚命的往我男人的懷裡撲,攔都攔不住,反正是她們倒在我男人的槍下,我的男人不吃虧。徐帆語氣之中的自豪啊,讓我等小民目瞪口呆,真是大愛啊!當時,娛樂圈導演們幾乎喊出了共同的口號:要娶就要娶徐帆,恨不相逢未嫁時,馮導長嘆一聲: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