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壓日本蘇格蘭,榮獲全球最佳!台灣威士忌是如何崛起的?

鬍子玩物 發佈 2019-12-16T04:46:04+00:00

異軍突起的台灣威士忌2020年還沒到來,Jim Murray已經帶著他的《威士忌聖經2020》來了。《威士忌聖經2020》作為世界著名的威士忌品鑑大師,Jim Murray從2003年開始每年都會發行一本威士忌年鑑。曾經叱吒風雲的他,不僅接連捧紅了日本和台灣的威士忌。

異軍突起的台灣威士忌

2020年還沒到來,Jim Murray已經帶著他的《威士忌聖經2020》來了。

作為世界著名的威士忌品鑑大師,Jim Murray從2003年開始每年都會發行一本威士忌年鑑。曾經叱吒風雲的他,不僅接連捧紅了日本和台灣的威士忌。由他欽點為全球最佳威士忌的2013版山崎雪莉桶單一麥芽威士忌,酒價更是由最初的100多美元飛漲到近6000美元,這本《威士忌聖經》也因此成為了威士忌市場的風向標

《威士忌聖經2020》涵蓋了近4700款威士忌,包括來自30多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各類威士忌。今年的最大贏家,除了美國威士忌外,還有一支來自台灣名為Omar的威士忌

Omar由南投酒廠生產,在波本桶中陳年,屬於一款單一麥芽威士忌。它不僅力壓眾多日本威士忌,榮獲2020年亞洲最佳威士忌,還斬獲了2020年全球最佳單桶威士忌的桂冠


Omar的獲獎,讓全球威士忌老餮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台灣。要知道,台灣並不是傳統的威士忌產區,生產威士忌的歷史非常短,比公認「歷史短暫」的日本威士忌,都晚了將近1個世紀。


作為威士忌界的後起之秀,台灣威士忌前有噶瑪蘭酒廠生產的Kavalan(噶瑪蘭),後有南投酒廠生產的Omar。它們在各項國際賽事中屢獲大獎,廣受消費者好評,隱隱有與蘇格蘭威士忌,日本威士忌鼎足而立之勢。


歷史並不算悠久的台灣威士忌產業,究竟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在不可能生產威士忌的地方,造出世界第一


台灣人民對於威士忌的狂熱追捧,始於2002年。

在加入WTO之前,台灣與大陸的喝酒方式一脈相承,雖然威士忌這種洋酒在島內占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但非常小眾,從軍隊傳承而來的白酒文化在民間更為普及。


2002年1月1日,台灣緊跟大陸,以「台灣澎湖金馬個別關稅區」的名義成為世貿組織觀察員。之後,台灣經濟迅速發展,威士忌作為生活品質的象徵,一度風靡寶島。

更重要是的,加入WTO後,台灣取消了對酒精類飲品生產的壟斷(之前制酒業由政府擁有的菸酒公司壟斷,禁止民營酒廠)。於是在2005年,台灣金車集團老總,威士忌愛好者李添財在宜蘭投建噶瑪蘭酒廠,決定在本土釀造威士忌。

李添財的決定在當時成為了一個笑話,因為大家都知道,釀造威士忌需要寒冷乾燥的氣候,這樣才能有助於原酒的陳年和儲存。

如果溫度過高,會導致陳年中有更多酒液蒸發,也就是「天使的一份」(Angel’s share)增多——蘇格蘭威士忌一般蒸發2%,噶瑪蘭則會損失12%—15%,這意味著成本會更高。

另一方面,熱度和濕度會加速陳年過程中各種微妙的化學作用。如果操作不當,會導致原酒出現各種雜質,影響品質,這意味著對工藝要求極高。


炎熱的台灣缺乏陳年所需的寒冷環境,自古以來就不是威士忌產區。但這並沒有阻礙李添財生產威士忌的夢想。他帶領團隊訪問了日本各大酒廠,希望聘請顧問幫忙生產威士忌,這些專家一看台灣的氣候,都勸李添財放棄這個不切實際的念頭。


找不到專家,李添財只能自己單幹,剛開始的時候,噶瑪蘭威士忌的風味,香氣全部不對,高達20多億的初期投資幾乎打了水漂。不過李添財並沒有知難而退,他繼續嘗試,尋找各種可能的答案,皇天不負有心人。噶瑪蘭終於遇到了能改變酒廠命運的那個人:蘇格蘭威士忌行業的傳奇人物吉姆·斯旺博士


吉姆·斯旺是威士忌界的大咖,他的專長之一就是協助酒廠根據當地風土調整生產方向。威爾斯的Penderyn、英國的倫敦蒸餾公司以及加拿大的Victoria Caledonian,都是他巧奪天工的傑作。

初到台灣,吉姆·斯旺就明白,與其與炎熱的氣候對抗,不如順應自然規律。


他針對台灣獨特的氣候,為噶瑪蘭設計了一套獨一無二的陳年方案:既然天氣炎熱,怎麼散熱都無法降溫。那就索性密閉窗戶,不讓熱量散失分毫,讓空氣變得更加灼熱(溫度超過五十度)。從而使酒桶受熱內部膨脹,不僅去除了雜質,由此產生的化合物還能更緊密地與酒液結合,產生出獨特的風味。



另一方面,雖然高溫會導致陳年中有更多酒液蒸發,但同樣能加速威士忌熟化過程。因此,吉姆·斯旺建議噶瑪蘭生產以低年份與無年份為主的威士忌,以減低陳年成本。



在吉姆·斯旺的操作下,氣候炎熱潮濕這一不利條件居然成為了噶瑪蘭的優勢。在高溫環境下生產出來的噶瑪蘭威士忌,不僅很快就能熟成上市,而且風味突出,口感如蜂蜜般香甜順滑,剛一問世就獲獎無數。




沒有高年份,沒有悠久的歷史,噶瑪蘭用堅持和創新打破了人們對於威士忌的固有印象:並不是陳年時間越久,威士忌品質就越好,只要有心,全世界沒有不能生產威士忌的地方



在噶瑪蘭的影響下,台灣另一家酒廠南投酒廠也步入了釀造威士忌的道路。南投酒廠隸屬於菸酒公司——對,就是那家曾壟斷市場、使金車集團老總李添財沒辦法在年輕時就建酒廠的公司。


南投酒廠在1973年就已經成立了,作為台灣菸酒專賣局葡萄酒業務的主要部門,南投酒廠一直生產葡萄酒與各種各樣的水果酒。


2005年,台灣形成了威士忌熱潮,再加上噶瑪蘭酒廠成功投產,使得菸酒公司嗅到商機,派遣公司旗下南投酒廠的廠長林錦淡前往蘇格蘭,學習威士忌工藝。

林錦淡學成回到台灣後,於2008年開始帶領南投酒廠生產威士忌,堅持沿襲最純正的蘇格蘭威士忌生產流程和技術標準,其發芽大麥與噶瑪蘭一樣,都從蘇格蘭進口而來。

沒想到後生可畏,沒過多少年,南投酒廠生產的Omar威士忌就一鳴驚人,在各大國際賽事上屢獲大獎,尤其是在今年還榮獲《威士忌聖經2020》全球最佳單桶威士忌,隱隱有趕超噶瑪蘭之勢。



南投酒廠的成功同樣離不開林錦淡的死磕。要知道,南投是台灣唯一的內陸縣,比宜蘭更為炎熱,因此南投酒廠的Angel’s share比噶瑪蘭酒廠還要高。林錦淡用了三年時間,摸索出如何巧妙利用高溫條件,使南投的Omar威士忌能夠在較短的桶陳時間下,濃縮和集中香氣。

南投酒廠近半個世紀以來生產了大量水果酒,積累了大量水果風味橡木桶。於是林錦淡大膽創新,將已經熟成的威士轉移到這些水果風味桶中繼續陳年,為威士忌賦予了各種各樣的風味,比如荔枝、鳳梨、芒果乾等風味。


在林錦淡的努力下,一系列以台灣本土水果風味為核心的威士忌作品連年出新,可以說是以威士忌為畫布,繪製了一幅幅具有味覺感官的「寶島風物圖」。


「下一個日本威士忌」?

近年來,隨著噶瑪蘭酒廠和南投酒廠的成功,台灣威士忌常常被預言為「下一個日本威士忌」,以至於有的藏家已經忍不住,開始出手囤貨等升值了。

台灣威士忌和日本威士忌確實有特別相似的地方——整個地區的威士忌市場,都是由兩家最知名的大酒廠撐起來的。

而且台灣威士忌和日本威士忌也都曾經是不被看好的小產區,都多多少少歸功於酒廠創始人的堅持死磕,也都以黑馬的姿態,斬獲頗多國際獎項,一時間成為潮流。




台灣威士忌的崛起,或許在我們的眼中是「一朝得獎,炙手可熱」的樣子。但實際上,不管是噶瑪蘭也好,南投也好,它們的成功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都是經過了多年的打磨積累,才能以如今的面貌示人


台灣威士忌能否真正引爆潮流,成為「下一個日本威士忌」?這需要無數志同道合的酒鬼親自去嘗嘗,才能知道它的潛力與魅力——畢竟融合了國人心血與創意的國產威士忌,它能不「香」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