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稱,為防止病毒再次肆虐,保持社交距離可能到2022年

海外即時通 發佈 2020-04-15T04:42:41+00:00

哈佛大學一項關於新冠病毒的研究報告稱,在2022年之前,全球範圍內的人們可能還需要間歇性地保持一定程度的社交距離,以防止新冠病毒再度肆虐,使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哈佛大學一項關於新冠病毒的研究報告稱,在2022年之前,全球範圍內的人們可能還需要間歇性地保持一定程度的社交距離,以防止新冠病毒再度肆虐,使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研究人員根據模型分析,可能還需要兩年的間歇性社會隔離期,以防止產生感染的新高峰。

這項研究報告周二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研究人員警告稱,一次性解除社交距離辦法可能會推遲感染高峰,使第二次激增的感染疫情更加嚴重。單獨依靠在一段時間內採取社會隔離措施,是不夠的。

美國目前的社會距離措施將於4月30日到期,但健康專家一直敦促社會距離措施要繼續進行,以便戰勝冠狀病毒。

在未來幾年裡,許多因素將在冠狀病毒的發展軌跡中發揮作用,比如是否有季節性和免疫的程度。這些問題是衛生官員和立法者目前正在權衡的問題之一。

衛生專家認為,COVID-19不太可能像它的近親Sars-CoV-1那樣,在造成短暫的大流行之後,通過強化公共衛生措施來根除它。相反,可能會具備季節性,傳播也可能類似於流感。

來自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其他已知的人類冠狀病毒的季節性數據建立了一個多年交互作用的模型,在假設這些病毒與新冠病毒之間存在交叉免疫的前提下。

他們用這個模型來研究社會隔離措施需要維持多長時間,才能保持對COVID-19的控制,並預測未來5年COVID-19的潛在動態。

基於這些模型,研究人員說,未來幾年的關鍵因素是病毒免疫消失的速度,這是科學家們尚未確定的。

研究人員說,在所有模擬的情況下,包括一次性和間歇性的社交距離,當社交距離措施被取消時,感染會重新激增。

模型中的一種情況表明,當秋季病毒傳播能力增強,社會距離放鬆時,冬季可能會發生嚴重的疫情,與流感季節重疊,將超出醫院的承受能力。還有一種情況表明,到2025年,COVID-19病例可能會再次出現。

研究人員表示,新的治療方法可能會緩解人們對社交距離的迫切需要,但如果沒有這些方法,病毒監測和間歇性社交距離可能需要維持到2022年。

而維持社會距離可以使醫院有時間增加重症監護能力,同時使人群免疫能力得以積累。

研究人員稱:「我們模擬這些政策的目的不是認可它們,而是在其他方法下確定疫情可能的發展軌跡。」

「額外的干預措施,包括擴大重症監護能力和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都可能提高間歇性隔離的成功率,並加速人們產生病毒免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