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王晶嘲笑卻自成一格的王家衛

小義了不休 發佈 2019-12-15T15:42:33+00:00

王家衛是很多文青眼中非常有逼格的導演。一般不喜歡《花樣年華》的人,會不屑地說,就是一部搞破鞋的電影,怎麼那麼多人沉迷其中,還把它當作自己心目中的最佳影片。但是喜歡王家衛風格的人,則會說非常喜歡張曼玉梁朝偉在影片中所呈現出來的那種曖昧,克制,以及舊上海風格的唯美細緻。

王家衛是很多文青眼中非常有逼格的導演。



一般不喜歡《花樣年華》的人,會不屑地說,就是一部搞破鞋的電影,怎麼那麼多人沉迷其中,還把它當作自己心目中的最佳影片。

但是喜歡王家衛風格的人,則會說非常喜歡張曼玉梁朝偉在影片中所呈現出來的那種曖昧,克制,以及舊上海風格的唯美細緻。

總之王家衛電影有時候有故事,有時候沒有故事,就算有故事也大多是很普通的故事,但他卻在故事裡用演員的動作,神態,服飾,傳遞出讓人著迷的氣質。


這種東西是什麼呢?

用經常嘲笑王家衛的王晶話來說,王晶自己與王家衛拍電影都是販賣一種感覺,不同的是王晶賣的是俗,王家衛則販雅。

而且在王晶的眼中,衡量電影成功與否的不是影片拿了多少獎,在社會上的口碑如何。而是這部影片是不是賣座,是不是讓投資人賺回來投資成本。

拿王晶來說,他本人的電影大多都是比較成功的商業片,雖然口碑不怎麼樣,但是在當時的市場上大多數票房冠軍。



大家可能疑惑,王家衛拍攝的《阿飛正傳》《花樣年華》《東邪西毒》都是投資幾千萬,回本才幾百萬的電影,既然虧了那麼多怎麼他會一直有電影拍呢?

早期的王家衛,在多家影視工作做編劇,但是因為為別人打工的王家衛,不太適應編劇一起討論,一起創作的工作狀態,需要自己在單獨的時候慢慢寫,加上有好幾次都是拖延交稿,別人都已經拍續集了,王家衛才把自己的劇本交出去。

所以一開始工作的王家衛被裁員了好幾次,原因要麼是別人覺得他跟不上節奏,要麼是別人覺得他寫的東西別人看不懂。

但架不住那時候整個香港電影市場的繁榮,東南亞各個國家的錢都投入到香港的電影市場上,所以但凡你說的故事別人覺得行,就投錢給你。

處在這個熱錢膨脹的時代,王家衛輾轉數家影視公司以後,來到了鄧光榮新組建的電影公司。那時候的鄧光榮其實也不知道王家衛行不行,只是手上有錢,就想讓看起來可以的人嘗試。


豈料王家衛小試牛刀的《旺角卡門》一下子成了票房冠軍,所以後來的王家衛想拍電影,鄧光榮都支持。



但在商業片上取得了成功,王家衛似乎不滿意,或者志不在如何獲得高票房,而是拍自己想拍的東西。

於是一些當時大眾看不懂的電影出現了,可是卻沒有被接受,接連幾部票房慘敗,使投資他的人虧損嚴重,據說鄧光榮的公司最後破產了。

這也是王晶為什麼老是笑王家衛,電影賠的剪輯師工資都發不出,連投資人都破產的緣故。

王家衛拍片的時候,他只顧及他的想法,從來不考慮受眾想看什麼。

香港美食家蔡瀾,對王家衛這種拍片子只顧自己爽,然後讓參與的明星拿獎的行為非常不滿。


蔡瀾覺得王家衛在成為王家衛以前,其實犧牲了很多人,包括投資人以及很多明星。投資人收不回成本,受損嚴重。參與的明星很多雖然為王家衛的電影留足了時間,花了很多的精力去拍攝,但是成片的時候發現自己的鏡頭一個也沒有,或者說拚命拍的戲最後剪的基本不用。

而跟著王家衛的人呢,很多都是窮困潦倒的。

換句話說王家衛自己追求藝術,或者所謂讓很多文青,名人覺得他厲害,他自己一個人做不到,但是要拉上很多隻想養家餬口的人墊背。



王家衛拍片子喜歡磨蹭,用導演的話來說是要找感覺,所以他自己沒找到感覺,就算演員覺得自己已經演的很不錯了,也還是不行。

表演本來就是一種沒有什麼標準的東西,處處以導演的點頭為主,多少讓人覺得跟王家衛拍電影非常辛苦。


以前有人好奇王家衛拍的片子那麼容易拿獎,為什麼像王祖賢,張家輝,鞏俐,王祖賢這些大明星合作一次以後就再也不接著合作了呢?

畢竟很多明星在香港已經很出名了,他們唯一缺的是專業的獎項對自己的肯定。

鞏俐曾經直言說王家衛不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讓別人參與其中,但最後又因為自己的喜好而全部不用。

張家輝也直言,拍攝的時候沒有劇本,只告訴你你演一個什麼東西,然後也不知道其他的梗概。

加上當時香港電影市場比較繁榮,其實不止王家衛有才華,很多導演也有自己的專長,不是每一個人都稀罕跟王家衛合作自然可以理解。



王家衛的成名除了自己拍攝的電影多少年後仍然讓人感動以外,他自己的成長經歷也給了他很大的幫助。

王家衛本身是上海人,父親是海員,那個時代王家衛父親的身份在大陸不是很好生存,所以父母就選擇移民香港,但原本家裡有三個孩子,卻只被允許帶一個。

當時5歲,是家裡年紀最小的王家衛跟在了父母身邊。

到了香港以後,王家衛的母親沒事做,每天就看電影。王家衛因此有了從小在影院看過各種片子的機會和沉澱。

加上父親對他的教育比較嚴格,讓他在上大學前讀完世界上的名著,所以就算王家衛在大學念的是設計,他本人依舊是一個知識積累非常豐富的人。

這種年少時候的努力以及沉澱,為他後來從事編劇和導演,給予了大量支撐。

可以說王家衛當導演是任性的,他很多時候不會顧及別人,但他也很幸運,有一個好家庭保障他知識儲備,遇上了香港電影井噴的時期,讓一直被人辭退的王家衛30歲出頭就有當導演的機會。

但有時候一個人的偉大,背後可能真的有很多人悽慘的眼淚,而王家衛對此似乎全不在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