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王子文被離婚,暴露婚姻殘酷真相:成年人的安全感,只能自己給

麥子熟了 發佈 2019-12-15T17:02:55+00:00

最近,王子文在新劇《第二次也很美》中被離婚了。王子文飾演的安安,是一個典型的90後「畢婚族媽媽」。一畢業就結婚,一結婚就生娃。安安的先生帥氣有錢,是許多女生心目中的完美男神,這一度讓安安以為自己已經奔向了幸福快樂的終點。對安安來說,丈夫就是她的全世界。

最近,王子文在新劇《第二次也很美》中被離婚了。

王子文飾演的安安,是一個典型的90後「畢婚族媽媽」。

一畢業就結婚,一結婚就生娃。

安安的先生帥氣有錢,是許多女生心目中的完美男神,這一度讓安安以為自己已經奔向了幸福快樂的終點。

對安安來說,丈夫就是她的全世界。

生娃後的她,每天除了在家照顧孩子,就是一心記掛丈夫。

她幾乎每天都會打電話查崗,確認丈夫是不是還像從前一樣愛著她。

可是,她這種極度缺乏安全感的行為,卻遭到了丈夫同事們的嘲笑。

慢慢地,她的丈夫也開始看輕安安,他甚至毫不避諱在助理面前貶低自己的妻子。

終於在安安28歲的一天,那個曾經允諾她一輩子的男人,提出了離婚。

他請來了離婚律師,不願與安安多說一句話。

他告訴離婚律師:「我知道,我是她的全世界,但我不想再做她的全世界了,太累了。」

就這樣,他決絕地離開了。

沒有工作的安安,既沒了愛情,也丟掉了孩子的撫養權。

殘酷的現實,終於讓安安大夢初醒:「我自以為萬無一失的捷徑,卻使我一步一步把它走成了絕路。」

其實,安安並非丈夫口中那般一無是處。

她曾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交大美院漫畫系,大學時獲得星漫獎第一名。畢業後,她還立馬獲得了知名工作室的Offer。

只可惜,那時的她選擇放棄工作,把自己的人生交給另一個人。

從那一刻起,她就註定了今天的結局。

因為再完美的婚姻,也沒有人能夠帶給你足夠的安全感,除了你自己。

情感作家李筱懿寫過一篇文章《你是只有一個支點的女人嗎》。

文中,她分享了與一位朋友之間的對話。

這位朋友管理女子監獄20年,對女性犯罪的緣由頗有了解。

李筱懿問她:「女人通常因為什麼原因犯罪?」

朋友無奈地嘆口氣:「女性犯罪十有八九和感情,或者簡單點說和男人有關。」

李筱懿又問:「那女性犯罪的年齡通常都比較低吧?年輕自控力弱容易想不開做傻事。」

朋友搖搖頭:「還真不是,反而35-45歲女性犯罪人數最多。

你想,因為情感問題而產生的苦悶,在年輕的時候往往選擇多出路多,不會想不開就把自己往絕路上逼。

而中年不同,多年感情壓抑,人生只有這一個支點,結果人到中年連感情這唯一的支點都沒有了,怎麼能不失去理智拚死一搏?結果把未來的生活也毀了。」

把愛情當作唯一,這就是很多女人犯罪的原因。

現實中,多少女人放棄事業,拒絕成長,安心窩在一個男人的臂彎里,結果沒過幾年,鬱郁不得志?

說到底,愛情,不應該成為一個女人的最大意義。

當一個女人把愛情看作一切,她的人生就很難過得好。

黃磊被問起「如何經營一段令人艷羨的婚姻」時,他說過這樣一段話:

「最簡單的一件事是,你要愛她的全部,但不要把她當成你的全部。

人生還有很多的事情:你的工作、夢想、父母還有朋友。

婚姻不單只有愛情,還有好多東西。如果你把婚姻也當成戀愛,那樣就麻煩了。」

深以為然。

愛情是人生的一部分,但絕非全部。

除了愛情,你的人生還有很多事情。

只有將它們並存著,你的人生才會快樂,才會豐滿。

提起演員劉敏濤,許多人會想起《偽裝者》中的明家大姐,或者《琅琊榜》中的靜妃,卻少有了解她成名的來路。

劉敏濤的前半生,屬於別人家的孩子。

她以面試第一的成績考上中戲,班主任甚至直言:她應該和鞏俐一樣,是從舞台上走出來的人。

大學期間,劉敏濤就開始接戲,且戲約不斷。

然而畢業後,事業不斷上升的她,遇見了愛情。

面對事業與愛情,她堅定地選擇了後者。此後的7年,她在家相夫教子,幾乎放棄了拍戲。

劉敏濤講過一段經歷:先生帶她去日本清水寺旅遊的時候,她特別想吃一根抹茶冰激凌,但是沒有吃到。

回憶起此事,她輕描淡寫地解釋為:「因為當時我身無分文」。

漸漸的,劉敏濤意識到了婚姻並非她想像中的那樣甜,相反的,失去自我的她變得恍惚、變得卑微、變得蒼白。

在她37歲的時候,她明白了:女人不能躺在婚姻上。

終於,她下定決心離婚。

如今,離婚後的她,重拾起自己的事業,並再度翻紅。

這一切,就如劉敏濤的演講《中年叛逆》中所說的:

我生活的軌跡幾乎全部符合社會對一個「標準」女性的預期。

既然循規蹈矩、隨波逐流的生活並沒有給我帶來預期的幸福,反而讓我在本該神采飛揚的大好年華,活得卑微而蒼白,那就不如就做我自己,隨心所欲地去生活中冒險,試試自己的極限,到底在哪裡?

回看劉敏濤的人生軌跡,你會確信:

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折斷自己的翅膀,也不能把自己寄托在他人身上。

唯有靠自己實現經濟獨立、精神獨立,人生才會放射光芒。

前段時間,久未露面的張靚穎參加了節目《人生選擇題》。

節目組準備了18個帶有美好人生特質的選項卡,供嘉賓自選。

令人意外的是,張靚穎拿走了好奇心、樂觀、幽默、健康、自信、顏值、自律……卻沒有選擇親情、友情和愛情。

了解張靚穎的讀友或許知道,她曾為了愛情,拼盡全力。

這樣的選擇,不免讓大眾困惑。

面對質疑,張靚穎大方地解釋道:

「當我擁有了好奇心、樂觀、幽默、健康、自信、自尊、誠實、顏值之後,我會缺愛情親情友情嗎?

它對我來說是一個結果,不是一個過程。」

簡簡單單一段話,足以讓眾人釋然。

當一個人開始關注自己,默默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之後,還會擔心那些隨之而來的情感嗎?

塗磊說過一句話:「再愛一個人,都不要對他卑微討好;再愛一個人,也不要沒了自我。」

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你給自己最強的後盾。

* 作者:夏穆,精讀主創,個人公眾號:夏穆好時光(ID:writesomething)。本文首發於精讀(ID:jingdu999)。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