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店,太難了!

藥店經理人 發佈 2020-04-26T23:13:22+00:00

藥店第二難:競爭越來越激烈 疫情後的第一季度,零售藥店也是一邊歡喜一邊憂,有的零售藥店抓住了機遇,賣口罩、賣防疫用品,掙大發了;有的卻因違法違規,徹底關門了;有的錢也沒掙到,人卻被氣「瘋」了...... 雖然疫情帶來的問題很多,但更讓藥品零售行業從業者擔憂的是,加速了行業的變局。

「今年太難了」「湖北人太難了」「我太難了」....最近一句「太難了」深得人心,在抖音上又刷屏了。

受到疫情的影響,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在經營上、情感上、心靈上、工作上或多或少都遇到困難。誠然疫情讓少部分人暴富了,卻讓大多數人心酸了。同樣,從事藥品零售工作的藥店、藥店人也不例外。

藥店第一難:訴不盡的委屈心酸

身體的傷,可以慢慢恢復,可是心靈的傷呢?要怎麼去彌補?要說藥店的第一大難,非心靈上的傷痕莫屬。

在國內疫情爆發之初,口罩成為了今年春節必備防護品。然而,隨著口罩的走俏,零售價不斷上漲,一時間眾多零售藥店成為了背鍋俠。

只要顧客感到不滿意,都會買他口罩的零售藥店找點事,或謾罵,或舉報......到後來,導致不少零售藥店因怕舉報,直接關門、或不賣口罩了。

當然,除了口罩的問題,還有很多其他的問題讓藥店人的憋屈。比如,為防控疫情,儘早排除新冠感染者,全國多地要求,零售藥店銷售感冒、發熱、咳嗽用藥須登記。

正因如此,顧客也與零售藥店產生了矛盾。理解的顧客還好,不理解的顧客那就直接開打開罵,前不久,大參林員工就因這個問題被顧客毆打了。

藥店第二難:競爭越來越激烈

疫情後的第一季度,零售藥店也是一邊歡喜一邊憂,有的零售藥店抓住了機遇,賣口罩、賣防疫用品,掙大發了;有的卻因違法違規,徹底關門了;有的錢也沒掙到,人卻被氣「瘋」了......

雖然疫情帶來的問題很多,但更讓藥品零售行業從業者擔憂的是,加速了行業的變局。這主要從兩個方面表現,第一實體經濟加速線上化,第二業外企業從事藥品零售的越來越多。

首先說說實體經濟加速線上化,在國家大政方針下,網絡醫療、網售售藥在疫情期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培養了用戶線上問診買藥的習慣,即使疫情結束,也會留存不少患者習慣這樣消費的患者。這樣一來,直接會影響到線下購藥人群。

另一方面,實體經營也在發生變化,在今年隨著國家放寬非處方藥的經營權限,非藥店也可布局賣藥。隨著業外企業布局賣藥,也進一步分食了市場。

藥店第三難:經營受到限制

疫情影響下,零售藥店作為疫情防控的「哨點」,相比其他類型的企業來說,要求更多了。

在早期,多地要求下架停售感冒、發熱、咳嗽以及抗病毒用藥,零售藥店經營品種受限。現今,雖然逐漸恢復了,但是仍需登記銷售。

與此同時,在國內疫情爆發期,部分地方藥店甚至不能開業,或不能開架銷售,雖然現今基本都已恢復營業,但是還是有不少地方不敢開架銷售,並採取小窗口的形勢賣藥。

藥店第四難:合規成本越來越大

在新版《藥品管理法》未實施前,很多地方法律界限還不是很明確,不少藥店可以通過打擦邊球的方式賣藥。在新版《藥品管理法》實施後,界限更明確了,處罰更嚴了,合規經營越來越重要。

比如過去你可以不配備執業藥師,通過掛證的方式經營,但現在一定是不可以了;比如過去顧客來賣處方藥,藥店在沒有處方的情況下就直接賣了,雖然現在也可以直接賣,但隨著檢查常態化,一旦被查就會面臨重懲......

藥店第五難:檢查越來越多

按照國家藥監局2020年藥品流通監管工作要求,毫不鬆懈的繼續做好疫情防控用藥監管工作,保證監管不留空檔,不留死角。換句話說,在國內疫情爆發期,你家藥店是怎樣被監管的,現在也會這樣監管。

相對以往來看,疫情期間,監管部門對零售藥店的檢查確實比之前多了,這也意味著接下來還會這樣管。誠然檢查並不可怕,但是你每天提心弔膽的應對檢查,那就可怕了。

藥店第六難:藥品差價越來越低

按照國家要求,要減輕人民醫療負擔,藥品降價是必然。目前國家第二輪集采已實行,越來越多的藥品開始降價。根據《關於做好當前藥品價格管理工作的意見》,國家醫保局將對藥品價格進行管控,藥品差價不能太大。

目前,從多地反饋來看,考慮到零售藥店自負盈虧,零售藥店通過集采平台採購的藥品只能加成15%。雖然藥品是剛需,但畢竟低頻,往往零售藥店都是通過高毛利來維持經營。

如果按照15%加成限價,這也意味著零售藥店藥品毛利要降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