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起義、清軍襲擾、自然災害頻繁,明朝因何毀於一旦?

星兆文化 發佈 2020-04-26T23:58:51+00:00

但是對於明朝而言,在這一天,又闖王李自成所率領的農民起義大軍順利攻下北京城,明思宗朱由檢也隨後在煤山的一顆大樹下自盡。

1644年4月25日,對我們現代人而言,這一天或許就是歷史進程中極為普通的一天。

但是對於明朝而言,在這一天,又闖王李自成所率領的農民起義大軍順利攻下北京城,明思宗朱由檢也隨後在煤山的一顆大樹下自盡。

於1368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大明王朝,在歷經276年以後,終究還是一朝之間毀於一旦,宣告覆滅。

那麼由此也就帶來了一個問題,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明朝毀於一旦的?

從當時的情景來看,農民起義軍的「勢不可擋」、清軍對明朝遼東邊境的襲擾、頻繁發生的旱災、鼠疫、地震等原因都有可能是造成明朝毀於一旦的真正原因。

可若是再往深了研究,相信大家不難發現,以上所說那幾個其實都還有一點挽回的餘地的。

農民起義軍

就先說這農民起義軍吧,從李自成進京的勢頭上來看,確實又快又猛,仿若明軍就真的毫無抵抗之力。

可實際上早在崇禎四年,隨著明朝大臣洪承疇的走馬上任,山西、山西、以及河南等地的起義軍基本都已經平定的差不多了。

就連當時的李自成以及張獻忠等農民軍首領也都損失慘重,多次向明軍投降,如果這個時候明思宗能夠順勢招安的話,亂局不說徹底平定,但穩定局勢應該是沒啥問題的。

可問題是明思宗的操作卻讓人有點看不懂,連續七次臨陣換將,軍心大震,從而給了李自成喘息的機會。

如果這麼看的話,李自成進京事件其實是有機會避免的。


清軍對遼東邊境的襲擾

那麼再說清軍對遼東邊境的襲擾這方面,且不說袁崇煥蒙冤身亡,導致明軍損失了一大戰力。

光是清軍那一方面,就並非是在1644年才首次入關。

早在崇禎二年,清軍就已經在皇太極的率領下繞過了寧錦防線,直逼明朝首都。

但是皇太極卻並未對北京發動猛攻,而是選擇了議和,因為這個時候的明朝雖然已經衰退了,但是中原地區的戰鬥力實則依舊是十分強悍的。

所以面對皇太極「劃地而治」甚至甘願作為「屬國」的議和要求,明朝如果同意議和的話,所損失的無非就是一些「賠償」罷了。

相對於連年戰爭所導致的巨額軍費支出,那點賠償是問題嗎?顯然不是。而且明擺著對明朝有利。

可是在明思宗同意議和的情況下,官員又不同意,認為這是喪權辱國,從而導致議和的最終失敗。

自然災害的頻繁發生

那麼再說說明末年間的自然災害事件,《明史》上所記載的明末時期確實災害頻發,各種地震、旱災、瘟疫事件頻繁發生,饑民無數。

可是大家都知道,明末災害其實是因為氣候變遷上的「明末小冰期」所引起,從而導致動植物的生存環境發生了改變。

使得很多不耐寒的作物無法正常生長,百姓沒有收成,自然也就相當於斷了糧食等必要的生存資源,只能舉家搬遷,流離失所。

但問題是這個小冰期不是說明朝滅亡後就結束了,同樣在清朝時期持續了很長的時間,那為何清朝初期卻能出現康熙盛世這樣的盛世之景呢?

更被提清朝還有相當一部分律法政策都是從明朝沿襲過來的。

這也就意味著明朝覆滅雖然跟以上這幾種事件有關,卻並非不可挽回,那為何明朝還會頻頻出現讓人看不懂的操作,加重了除「自然災害」以外的事件的負面影響呢?

明朝政權腐朽,根基已毀

究其原因,其實還是出在了明朝政權自身,從明思宗朱由檢的一系列政治舉措以及其所發布的「罪己詔」都諸多史料來看。

明思宗其實也並非是一個啥也不懂啥也不顧的昏君,相反,他其實是具備著足夠的能力的。

若是放在平世,說不定還真能像其他明朝帝王那樣成就一番事業。

可問題是明朝不是一個明思宗就能管得過來的,依舊需要官僚以及百姓的協助才行,然而明朝政治體系早已經隨著歲月的變遷而腐朽了。根基已毀。

諸如前面所說的農民起義事件,皇太極與明朝議和之時的文官反對事件。

這很明顯的就能看出來其中必然是有著相當一部分官員只顧自己私利,從而忽略了國家利益。

繼而使得明朝的國家機器也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當中,官員不作為,貪污腐敗,使得百姓窮困潦倒,對明朝產生不滿。由此也就出現了起義。

至於反對明思宗議和,則很明顯就是明末「文官集團」與「皇權」的鬥爭了,權力體系已經失衡。

那麼在自然災害事件發生之時,還能及時有效的下達一些安民賑災的政策嗎?顯然很難。

從而也就導致在這國家機器崩潰的大勢所趨之下,農民起義、遼東邊關、以及自然災害等諸多方面所引起的負面影響更為嚴重。

真正的成了大明王朝的一道「死劫」,根本就避無可避。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