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新加坡僑胞: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守望相助

美國僑報網 發佈 2020-04-27T15:53:38+00:00

【訊】目前,新加坡正面臨著疫情第二輪暴發的巨大壓力,成為東南亞確診病例數最多的國家,這很大程度上因為當地大量的外籍勞工感染。

【訊】目前,新加坡正面臨著疫情第二輪暴發的巨大壓力,成為東南亞確診病例數最多的國家,這很大程度上因為當地大量的外籍勞工感染。新加坡總理李顯龍21日發表電視講話,宣布把4月初實施的代號為「斷路器」的抗疫舉措延長四周至6月1日。疫情下,當地僑胞的工作和生活亦受到不小影響。

當地時間1月5日,新加坡民眾在牛車水的年貨攤購置年貨。隨著春節臨近,新加坡牛車水變得年味十足,生肖鼠、財神、紅燈籠等新春元素隨處可見,街頭顯得喜氣洋洋。 (圖片來源:中新社)

中新社25日報導,「疫情下,旅遊業務受到的打擊很大。」在新加坡從事餐飲和旅遊行業的楊光介紹,目前唯一的業務是偶爾還有人預定從新加坡飛中國的機票,但現在機票價格高,有些航空公司又不再針對航班變動退現金,「這給我們工作造成一些壓力。」

楊光坦言,多虧線上業務,她的面點餐廳雖收入減少,但整體業務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為了生活,員工們也不希望停工。」楊光說,她和先生為大家購買了口罩、防護帽等,並縮短工作時間,每日都到店裡和員工們一起工作,「這時候給大家傳遞信心很重要。」

劉芊杄在某醫院做行政管理工作。她坦言,醫院專科現在只能接緊急或是影響生活、有危險需立刻就醫的病人,其他醫務需求則暫緩開展。

「現在心態還比較平靜。」自4月3日開始居家辦公以來,劉芊杄只在每周一會去超市添置生活必需品,「其他時間儘量待在家裡,保護好自己、維持好員工,也算是為社會盡一份力。」

楊新莉在新加坡主要從事教育旅遊業。疫情發生以來,其公司業務也受到很大程度影響,目前員工都處於居家辦公狀態,收集資料、組織員工開發新的研學計劃等,為疫情後開展工作做好準備。

「疫情為大家提供了沉澱、思考的機會。」楊新莉說,平日幾乎都是工作狀態,現今在家煮煮飯、放慢生活,也挺好,「凡事都有兩面性,要正面看待」。

面對疫情,受訪的華僑華人社團及僑胞或守望相助,或收到來自祖(籍)國的溫暖。

新加坡華源會會長王泉成介紹,「斷路器」舉措實施前,華源會組織義工為一線的工作者製作賀卡、小點心以表達感謝,並向會員和有需要的本地民眾、本地機構分發了口罩等物資;也通過網絡宣傳,倡導大家少外出、保持個人衛生、以正確途徑獲得信息等。

新加坡瓊州樂善居主席符永平表示,疫情下,他們對樂善居的居民採取更為積極的多方面防範措施及教育。

「這對樂齡人士(60歲以上老人)尤其重要。」符永平說,因為這一群體屬於高風險群體,容易被感染卻難康復,所以通過教育及情緒疏導等,提高大家防範意識,減輕大家恐慌心理。

疫情下,為緩解外籍勞工的困境,楊新莉團隊為他們籌集了資助款項,也進行了物資捐助;看到一些華人餐廳生意受影響,他們又將餐廳電話發到朋友圈、分發給朋友團隊採購等,「總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大家互相幫忙。」

「疫情面前,我們也感受到來自祖國的溫暖。」劉芊杄表示,當地僑胞收到了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的慰問,還有口罩等防護物資。

「政府根據每天病例情況逐步調整應對措施,希望在防抗疫情的同時,減輕對經濟造成的傷害。」王泉成表示,隨著政策加緊,抗疫成效也開始顯現。

作為一個經濟發展多靠轉口貿易的國家,新加坡的經濟發展與國際疫情形勢緊密相連。劉芊杄坦言,希望新加坡國內疫情早日得到控制,也希望國際疫情形勢儘快好轉。(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