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後賠償,為什麼給了東南亞?

二三里資訊商洛 發佈 2020-04-27T16:08:55+00:00

日本深知過去的仇怨,為了讓日資和技術重新回到經歷戰爭創傷的東南亞國家,日本人展現了他們驚人的外交和經濟技巧。

日本深知過去的仇怨,為了讓日資和技術重新回到經歷戰爭創傷的東南亞國家,日本人展現了他們驚人的外交和經濟技巧。這就是使日本經濟振興的「賠償外交」。

二戰期間,日本的侵略行徑給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帶來了深重的傷害,本該與這些被侵略國結下難以化解的國讎家恨。

歷史不容磨滅

之所以這麼說,正是因為人類很容易遺忘

(日軍站在南京城牆上)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然而,到了戰後日本經濟恢復期,這其中不少國家和民族卻成為了日本打開海外市場的第一站。日本深知過去的仇怨,為了讓日資和技術重新回到經歷戰爭創傷的東南亞國家,日本人展現了他們驚人的外交和經濟技巧。


以賠償為籌碼,日本最終敲開了東南亞國家市場的大門,並在此生根發芽,化敵為友,這就是使日本經濟振興的「賠償外交」。


戰敗後的崛起


公元1945年,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彼時的日本已經滿目瘡痍,占總人口約4%的青壯年在戰爭中喪命,廣島和長崎遭遇了核打擊,東京市65%的建築在轟炸中倒塌。


東京轟炸過後,被大面積剷平的城市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二戰後的世界則呈現出新的格局,分化出以美蘇兩大超級大國為首的陣營,在分割戰敗國勢力範圍的談判中,在東亞,美蘇以朝鮮半島北緯38°為界實施南北分治,而日本則完全由美軍占領


為了讓日本完全倒向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美國政府先後發布了《投降後初期美國對日方針》和《投降後初期對盟國最高司令官占領及管理日本的基本指令》,明確對日本占領和改造的目標。


1946年,美軍在日本皇居廣場閱兵

(圖片來自@朝日新聞/Wikipedia)▼


1945年10月,在盟軍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的指示下,日本修改了他們自1889年起沿用的《明治憲法》,新憲法保留了天皇作為日本國家的象徵,但是幾乎取消了其一切的權力;以美國的國家制度為藍本,設立參眾兩院,在司法、行政層面進行了全面的改革。


1946年10月29日

樞密院正式會議表決通過《修改帝國憲法修正案》

(圖片來自@Wikipedia)▼


為了限制未來日本對盟國報復的能力,美國解散了日本七百萬軍隊,治安和國防全部交給了駐日美軍,日本僅保留了極少數警察來協助美軍維持秩序。


然而日本的工業基礎並沒有被完全摧毀,頑強的保留著火種。即使到了戰爭後期,日本軍國主義政府依然優先保證工業領域人才的人身安全;日本本土遭到盟軍空軍的外科手術式打擊,但因為沒有地面戰爭,絕大多數的工廠被保留下來。


雖然日本大部分工業城市都遭到外科手術式打擊

但頻繁的轟炸也讓日本人學會了適應和應對

以及將大量工業設施轉移到中國東北(蘇聯出兵占領)

(空中堡壘轟炸大阪工業區)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然而1945年-1950年期間,國庫空虛的日本無力賠付巨額戰爭賠款,只有被動地接受拆遷賠償。


所謂拆遷賠償,就是拆遷國內的軍需用品生產設備等工業設施,來賠償戰爭受害國的損失。可惜對於當時的亞洲發展中國家來說,這些工業設施十分雞肋。它們缺少完善的工業體系,來了先進的生產線也沒法做配套上下游,連操作機械的熟練工人也沒有,更沒有足夠的社會消費能力來消化工業產品。


日本雖然有重振工業的技術、人力和組織基礎

但此時畢竟是一個正在被占領被改造的戰敗國

重振需要機會,而這個機會並沒有來得很晚

(日本投降後,住在東京地鐵站的日本人)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對於美國來說更是得不償失,美國占領日本期間每年要花費上億美金,而日本可拆遷運到海外的工業設施大約價值2000萬美金。因此在實行拆遷賠償初期,各國對於接收工業設備的意願就不足,而日本更是不願意給。


這個現象一直延續到了1950年韓戰的爆發。


東北亞再次爆發大規模戰爭

而且這次美國親自下場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這一年美國率領十六個國家組成的「聯合國軍」插手韓戰,另一邊中蘇也派出軍隊馳援朝鮮,世界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在狹小的三千里江山內暗自較勁


戰爭沒有真正的勝利者,隔岸觀火的日本卻成為了最大贏家。


畢竟,美國進軍朝鮮半島,繞過日本是不現實的

要打贏戰爭,不轉動日本的工業機器也是不現實的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Anton Balazh)▼


作為聯合國軍進攻朝鮮半島的跳板,日本被美國有意識地培養成了生產基地,大量軍需物資生產線從美國轉移到了日本本島,工業設備回流,大批軍需用品訂單也旋即下到這個亞洲東端的島國。


朝鮮戰場的巨量消耗品,轉運繞不開日本

逐步也需要日本本土生產,成為日本工業第一桶金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同時,美國在韓戰中無暇抽身,事實上解放了日本政府身上的禁錮。1950年7月8日,吉田內閣根據《和平憲法》和相關的國際條約規定組建的國家警察預備隊,讓戰後日本第一次擁有了常備的武裝力量。1954年7月頒布《防衛廳設置法》和《自衛隊法》,日本自衛隊成立,自此日本逐漸減少了美國的控制,成為一個準正常國家。


是「准正常國家」,美國人還沒撤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WorldStock)▼


目標定在東南亞


從經濟上來看,美國占領並管理戰後的日本並不合算,每年撥出上億經費花在地球另一端的亞洲人身上也是國內政客長期爭論的事情,因此美國政府樂見日本正常化,至少希望日本為自己的國防買單。


對隔壁的韓國也是類似的想法

但韓國人未必希望美國人走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美國的對日政策,也在新中國成立後發生了轉變。在日本投降初期,盟國希望亞洲國家能夠成長起來制約日本,防止戰敗國像一戰那樣捲土重來。而紅色中國的建立,讓資本主義國家陣營將亞洲政策的重心轉到了防範赤化上,日本和韓國於是成為了亞太地區的前沿陣地。


顯然,老美誤判了東亞的歷史進程

新中國倒向蘇聯陣營對美國的亞洲戰略是沉重打擊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jflin98)▼


在諸多因素影響之下,美國政府默許日本恢復外交主權,使日本能與受害國直接洽談戰爭賠償問題。


1951年,美國出於扶持日本的目的,讓日本在洛杉磯與同盟國簽訂《舊金山對日和平條約》,條約中提及了對盟國的賠償問題。根據日本自然資源匱乏、缺少資金儲備的現狀,只重點提及勞務賠償作為支付方式,但這對勞動力過剩的欠已開發國家並不具有吸引力,英美澳荷蘭蘇聯印度等國先後放棄索賠權,而東南亞國家就成為了主要獲賠方。


迪安·艾奇遜以美國國務卿身份簽署條約

(原圖來自@U.S. Department of State/Wikipedia)▼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中國方面國共雙方都未被邀請,因此中國並沒有承認該條約的合法性,也沒有成為賠償的受益方。


這對日本來說不是一個壞消息。


戰後日本以重振工業為發展目標,但是在被美國占領的時期,日本成為了美國工業產品的傾銷地,而日本本土生產的工業產品在東西方兩大陣營中也打不開銷路。這樣曾經牢牢攥在日本手中的東南亞市場,就成為了日本戰後經濟崛起的關鍵。


在美國占領期間的貿易出口

產品上都要標註」占領國日本製造「

(原圖來自@Metroplex/wikipedia)▼


東南亞對於日本來說也並不只是個傾銷市場。二戰期間東條英機將東南亞地區視為原料補給地,攫取日本本土匱乏的石油、礦物、糧食和橡膠等物資,為此日本侵略者在東南亞布局了大量工廠、企業和技術人員來進行開發,在東南亞還留有數量眾多的日本移民。


奪取石油橡膠等戰略物資是日本二戰南下的主要原因

但當日本海戰接連失利,制海權喪失後

美國切斷資源通道,也就扼住了日本的喉嚨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二戰中日本給東南亞人民帶來了深重的傷害,從官方到民間對日本仍然懷有戒心。為了改善在當地人民的關係,讓日資有一個合理的理由重返東南亞,日本政府官員想到了一個一箭雙鵰的辦法。


那就是儘快解決對東南亞國家的戰爭賠償問題。


二戰中,日軍在緬甸大佛前,不知作何想

(圖片來自:Wikipedia)▼


是賠還是賺?


1954年,緬甸政府率先與日本就戰爭賠償問題談判,日本開啟了東南亞賠償外交的第一步


為什麼緬甸政府願意與日本談判,這也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日本二戰時期在該地的戰略的成功。


與中國、朝鮮不同,以緬甸為代表的東南亞國家在二戰之前並不是獨立國家。緬甸遭受著英國的侵略、越南寮國柬埔寨曾是法國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亞隸屬於荷屬東印度公司、菲律賓則在美西戰爭之後成為殖民地。


先是西班牙人,然後美國人,然後日本人

二戰後菲律賓才真正獨立

(美國-倫納德·伍德將軍,擔任菲律賓總督)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所以對於當地主體民族來說,日軍並不是第一個侵略者。相反,日軍入侵東南亞以後,驅逐了當地的白人殖民者,在戰爭掠奪的基礎上也扶植了一批當地人參與政治管理,把這些本土精英塑造成了這些名義上「獨立國家」的執政者。在當地的民族記憶中,日本南下的定性頗有些微妙。


日本占領時期的一批緬甸精英

(圖片來自:Wikipedia)▼


這些本土精英中,就包括了後來的緬甸國父昂山將軍。他曾擔任親日政府的國防軍總司令、國防部長,在二戰後掌權。在日本苦於打不開東南亞賠償外交的大門時,緬甸政府首先向日本政府拋出了橄欖枝


1942年,昂山身穿緬甸國防軍制服

(圖片來自:Wikipedia)▼

通過談判,緬甸獲得了價值2億美元日本各種形式的賠償,以及5000萬美元的投資貸款。

有了在緬甸的成功,日本開始在東南亞複製這一模式,在美國的幫助下,菲律賓、越南和印尼也都接受了日本的所謂賠償

但日本的賠償實際上並沒有給東南亞國家帶來多少好處。

首先賠償款額度過低,如印尼政府向日本索賠172億美元的賠償款,可日本只支付了4億美元,其中1.77億美元日本政府又以債務原因賴掉,所以日本最終只需支付2.23億美元的賠款,分12年付清

雖然賠償額過低,但總比一點都不賠好

而且在東南亞窮國眼裡,日本是一個明顯的工業國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另外日本的每一筆賠償都綁定了投資、貸款以及勞務輸出,使東南亞各受償國熟悉了日本產品,甚至對其提供的技術、培訓產生了某種程度的依賴。

通過在二戰期間日本情報人員對東南亞自然資源信息的掌握,以及日本企業的先發技術優勢,日資很快選中了東南亞最優質的資產進行投資,逐漸主導了東南亞水利、電力、化學工業以及礦產開發等產業

日本二戰時期的東南亞地圖

日本情報一向以細緻著稱

不過靠刺刀炮彈沒實現的目標,靠外交經濟實現了▼

同時,日本商人和技術人員在這一時期大批返回東南亞,激活了日本在占領東南亞期間建造布局的設施和企業。

戰爭賠償本來應該是加害者對被害者的救贖行為,但是日本的政客和資本家使其成為了壟斷資本向東南亞進行經濟擴張的武器。回頭看來,賠償雖然有日本低頭的意味,卻在事實上幫助日本完成了過去通過軍事侵略也難以達到的掌握外國市場的目標。

到上個世紀50、60年代,日本機械占據了東南亞70%以上的市場,電力方面日資則占比超過90%。這一切都為日本經濟的戰後騰飛創造了條件。

不過日本的賠償及貸款並沒有讓日本的銀行業進入到東南亞,日資企業占據東南亞市場讓該地進入到了虛假繁榮時期,其金融業和市場秩序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完善,沒有適合東南亞市場自身的金融機構和金融政策。

這個隱患一直到1997年被引爆,從東南亞開始的金融風暴逐漸波及周邊國家和地區,最終釀成了亞洲金融危機。

源於:地球知識局、中國國家歷史

作者:那日蘇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