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後文學」的逆襲?一切都從1830年那場瘟疫開始……

三聯生活周刊 發佈 2020-04-27T16:53:58+00:00

1830年,一場疫情,成就了一位作家。就在「隔離」期間,普希金文思泉湧,井噴般創作了30首抒情詩、5個短篇、5個小型戲劇、1首敘事長詩、1首童話詩,還完成了詩體小說《葉甫根尼·奧涅金》的最後兩章。課程大綱👇🏻本文作者/ 胡奕微信排版 / 王嘉敏

1830年,一場疫情,成就了一位作家。

那年,普希金剛訂婚,離開莫斯科回到波爾金諾村的家族莊園繼承遺產。正趕上霍亂爆發,交通封鎖,普希金被迫滯留三個多月。

就在「隔離」期間,普希金文思泉湧,井噴般創作了30首抒情詩、5個短篇、5個小型戲劇、1首敘事長詩、1首童話詩,還完成了詩體小說《葉甫根尼·奧涅金》的最後兩章。

這令人驚訝的旺盛創作力實在罕見,使「波爾金諾的秋天」 成了文學界的一個梗,代表創作大豐收。

後來,普希金開啟的「黃金世紀」,使俄羅斯文學從此與西方文學並駕齊驅。

青銅騎士:遲來的民族文學

儘管他的哥哥列夫說,普希金真正的天賦在於和女人調情,這並不妨礙每一位俄羅斯學齡兒童都會背誦其經典敘事詩《青銅騎士》的開頭幾句:

那裡,在廖廓的海波之旁,

他站著,充滿了偉大的思想,

向遠方凝望……

青銅騎士指的是修建在聖彼得堡涅瓦河南岸的彼得大帝紀念碑。這座巨型雕像的基座重達660萬噸,修建時,1000個工人花了18個月才把它從短短的13公里遠處運達。

詩歌以隱喻手法揭示了俄羅斯的個性和命運。兩個「青銅騎士」或許也應和了外國讀者眼中俄羅斯文學「厚重」的美學氣質:寂寥與暴怒、苦難與堅韌、溫柔與淳樸。

彼得大帝青銅騎士雕像,坐落於「十二黨人廣場」

儘管文學中心主義是俄羅斯文化的特質,文學強烈影響著其他藝術門類,但與中國和西歐相比,俄羅斯文學的出現和發展都相當滯後。

公元前1—2千年,就有了古希臘神話和荷馬史詩,《詩經》也差不多在這時出現。然而直到10世紀之後,俄羅斯才有文字。18世紀,俄羅斯文壇出現古典主義,在時間上比歐洲晚了將近一百年,內容也多是對西歐文學的模仿。

1802年,詩人、歷史學家尼古拉·卡拉姆津編寫了一本《俄羅斯偉大作家名錄》,從遠古的吟遊詩人博揚一直到作者生活的時代,居然總共只有20個人。在18世紀最後的25年,俄羅斯出版了大概500種文學作品,可是只有7種是俄羅斯原創的。

可以說,普希金登上文壇之前,俄羅斯幾乎沒有民族文學。

黃金世紀:他們把時間追回了100年

當時俄羅斯文學發展最大的障礙,是語言的不成熟。和英語與法語不同,俄語的書面語和口語差異巨大。

作家的詞庫里,幾乎沒有可以用來表達主觀感覺的俄語詞彙。姿態、同情、隱私、衝動、想像力……這些詞必須用法語表達。因為整個上層階級的文化都由西方輸入,法語才是最通行的語言,甚至基本的生活用品,背心、長褲、禮服都沒有對應的俄語詞彙。

所以,「按人們說話的方式寫作」,這一對大部分語種的作家來說似乎天經地義的要求,俄羅斯作家還需要格外努力。

普希金一直到19世紀早期還在為掙脫外國語言桎梏而努力。他強烈主張作家用母語創作,「我們有自己的語言,有自己的風俗、歷史、歌謠、童話。」然而在他出版的小說中,「個性」這個俄語詞後面,也需要用括號註明法語解釋。

1984年版電視劇《死魂靈》截圖,改編自果戈理同名小說

果戈理曾預言:像普希金這樣的天才,要過二百年才能再出一個。然而,普希金之後,「天才」作家紛紛出現。

19世紀成了俄羅斯文學的「黃金世紀」,西歐人開始驚呼俄國文學的「入侵」。這些文學巨匠,對20世紀的世界文學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如果說普希金當時的影響力局限於國內,那果戈理在全世界都有「後人」。魯迅寫的《狂人日記》就曾借鑑果戈理的同名小說。

正如其小說中許多人物一樣,果戈理白天是一個卑微的職員,夜裡在閣樓里孤獨地寫作。果戈理真正把民間日常用語融入文學領域,以至於排字工人在替他的作品校樣的時候忍不住哈哈大笑。

在《死魂靈》中,果戈理真正進入了人類隱秘、奧妙的內心世界,恐懼、孤獨、精神異化的主題,賦予這些作品以當代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說:「我們都是從果戈里的《外套》下鑽出來的。」在《罪與罰》中,他描述城市生活的陰暗面,在這兒幾乎不存在正常人和普通人。

通過主人公病態的精神世界,陀思妥耶夫斯基創造了他的虛幻城市,而這裡又「令人難以置信的真實。」

電影《卡拉馬佐夫兄弟》截圖,改編自陀思妥耶夫斯基同名小說

契訶夫是黃金時代的最後一座高峰,他筆下是莫斯科的街頭生活速寫、關於愛情與婚姻的調侃,還有莫斯科貧困街區小職員的故事,這些風格獨特的短篇小說影響了美國的歐·亨利和英國的蕭伯納。

維吉尼亞·伍爾夫說:「俄國的小說中,靈魂才是真正的主人公。」契訶夫筆下的靈魂脆弱而細膩,他筆下的人都是病態的,有人治好了,有人沒治好。

異化的接受:俄羅斯文學在中國

俄羅斯文學在中國的譯介與傳播可以追溯到1872年《中西聞見錄》創刊號刊出《俄人寓言》。

「五四」之後,俄羅斯文學真正為中國文壇所關注。對俄羅斯文學的愛好,在一般知識分子中間成為一種風氣。

魯迅就熱心於俄羅斯文學的論述、介紹和翻譯,在創作中也吸收了俄羅斯文學的精神。

1927年,在一次與美國作家的談話中,魯迅說,「俄國文學作品已經譯成中文的,比任何其他國家作品都多,並且對於現代中國的影響最大」。

1949年後的中蘇「蜜月時期」,蘇聯文學被視為「我們的導師和朋友」,中國文學界以極大的熱情全面介紹俄蘇文學。上世紀50年代被譯介的俄蘇文學作品總量甚至大大超過前半個世紀譯介數的總和。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靜靜的頓河》等被廣泛閱讀,不僅影響了作家的創作,還塑造著人們的思想,甚至成為生活指導。

電影《靜靜的頓河》截圖

中蘇關係疏離之後,文學譯介的熱度也趨冷。新世紀之後,英語和西語文學受到更多讀者青睞,俄羅斯文學的處境似乎變得尷尬。

相比德、法、英美文學,俄國文學在中國一直在以教科書、思想武器的方式影響我們,這種文學接受是不完整的、甚至是被異化的,它給了讀者太多非文學的東西。

今天,我們對俄羅斯文學的接受回到了文學本體,更多去發掘其中現代性的審美意識。

美國文學批評家喬治·斯坦納說,西方文學發展史出現過三個最輝煌的階段:古希臘時期、莎士比亞時代和19世紀後半期的俄羅斯文學。

從「黃金時代」「白銀時代」到新時期,俄羅斯文學是說不盡的。它提供了一部藝術的俄羅斯民族思想發展史。

如果你對俄羅斯文學、歷史和文化感興趣,又或者你是研究俄羅斯文學的專業人士,不妨從俄羅斯文學歷史中最為輝煌的黃金世紀入手,深入了解作家和作品,由此可以窺見一個民族的內心世界。

為此,三聯中讀開設了一門音頻課程《張建華·俄羅斯文學的黃金世紀——從普希金到契訶夫》。

我們邀請到北京外國語大學俄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建華,從俄羅斯文學的黃金世紀中選出影響最深遠,同時也是中國讀者更為熟悉的8個作家介紹給大家。

他們是:普希金、萊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車爾尼雪夫斯、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契訶夫。

早鳥價:99

打卡全部章節即可獲贈圖書盲盒

(詳情請看圖書大綱內的打卡規則)

長按二維碼即可購買

👇🏻

點擊試聽

《張建華·俄羅斯文學的黃金世紀——從普希金到契訶夫》發刊詞

👇🏻

主講人簡介

這門課程把8位作家放在整個歐洲文學的背景下,用中國讀者和研究者的視角,兼顧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進行分析和評介。

試圖為你解答——

  • 落後西歐文學至少100年的「晚生子」,如何實現逆襲?

  • 為什麼閱讀俄羅斯文學讓人無法無動於衷?

  • 是什麼造就了俄羅斯文學最與眾不同之處?

  • 為什麼我們今天仍然需要俄羅斯文學?

課程亮點

1

一次性解讀,1個黃金世紀,8位最重要作家,N部經典作品

一個直到10世紀才擁有文字的國家,何以在19世紀成為世界文學的巔峰?

向來領先的西歐人開始驚呼「俄國文學的入侵」,許多歐洲作家直言不諱地承認,他們以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為師……

在普希金出現後的半個多世紀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在群星熠熠的「黃金世紀」,我們為你精選解讀8位作家的真正價值,深入剖析重要作品。

2

一種「無人敢輕慢」的文學,從世界文學史上的「奇葩」說開去

與其他國家的文學不同,俄羅斯文學不以故事情節的有趣誘人,也不以敘述藝術的奇巧取勝。

它更多呈現的是人生世相、人性百態和靈魂奇觀。閱讀這些不會讓你輕鬆愉悅,也讓你不能無動於衷。

這門課程將為你解讀,什麼樣的文化特徵和精神品格催生出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讓任何一個讀者都不敢對俄羅斯文學輕慢。

3 透過獨一無二的文學氣質,管窺背後的文化與歷史

俄羅斯文學有著自由的天性和宏闊的藝術思維,豪放、恢弘、厚重的氣質,來源於其獨特的地域文化。

複雜的歷史與無處不在的宗教意識又使俄羅斯文學著意思索「罪與罰」、人的精神「復活」、靈魂永恆、愛與美拯救世界等等命題。

課程帶你回溯歷史,進入深層文化基因,在歐洲文學的背景下,理解俄羅斯文學獨具特色的民族意識。

4 打破單一視角,確立歐洲文學與中國文學的兩個維度

從五四運動開始,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的前三十年,俄羅斯文學是中國人重要的精神資源和思想資源,也影響了20世紀現中國當代文學。

從魯迅到郭沫若,從丁玲、楊沫、再到王蒙、張煒、遲子建……他們都在俄羅斯文學中找到過藝術依傍。

這門課程通過俄羅斯文學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史,帶你探尋這些影響中國作家的藝術依傍。

課程大綱

👇🏻

本文作者 / 胡奕

微信排版 / 王嘉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