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為什麼1912年選擇退位,而不是退出關外建立「北清」政權?

掌上歷史 發佈 2020-04-27T17:47:35+00:00

「帶」個親王到東北,都差點出大事,可以想像,倘若是晚清皇室拒絕退位,真的退出關外,狼子野心的日本定會趁虛而入。無論結果如何,這必然將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場空前深重的危機。而且從1912年的形勢看,乍一看去,退位前的清王朝,並不是山窮水盡的樣子。雖然當時已有三分之二的省份,倒向了革命

其實,「退出關外」這事兒,在1912年清王朝宣布退位前,可不止晚清權貴們這麼想過,早就想渾水摸魚的日本,也是這麼想:以《日本外交史》記載,就是在清王朝頒布退位詔書前後,即1912年2月時,日本一些激進軍官就與晚清部分權貴勾結,將肅親王善耆等親貴帶到旅順,打算辦點大事。但由於擔心自家在華利益的英國,聞訊後竭力反對,日本政府這才主動叫停了這瘋狂計劃。

「帶」個親王到東北,都差點出大事,可以想像,倘若是晚清皇室拒絕退位,真的退出關外,狼子野心的日本定會趁虛而入。無論結果如何,這必然將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場空前深重的危機。

而且從1912年的形勢看,乍一看去,退位前的清王朝,並不是山窮水盡的樣子。雖然當時已有三分之二的省份,倒向了革命黨陣營,但北方幾個省份的革命,大多遭到鎮壓。特別是東三省總督趙爾巽,更是清王朝的死忠,看上去形勢高漲的革命黨這邊,也面臨著各省經費稀缺,軍隊戰鬥力有限等困難。即使是作為領導者的黃興也嘆息:「如果真要打下去,還不知鹿死誰手呢。」

但是,如果綜合復盤,對於當時風雨飄搖的清王朝來說,所謂「退出關外」,是一樁看似很美,其實鏡花水月的事兒——根本不可能。

第一個原因,就要看「清朝退位」前後過程里,一位至關重要的人物:袁世凱。

辛亥革命爆發後,早已因「足疾」回家的近代梟雄袁世凱,為什麼會被清王朝請回來救場?除了袁世凱當時強大的勢力,以及焦頭爛額的局勢,同樣重要的原因,還有西方列強的態度。在那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年代裡,袁世凱卻是當時列強眼裡的「香餑餑」。武昌起義爆發時,美國駐華公使嘉樂恆就力挺袁世凱復出,袁世凱就任清王朝「內閣總理大臣」時,英國外交大臣格雷立刻表態:「我們對袁世凱懷著極友好的感情和尊敬。」

當然,這「極友好的感情和尊敬」,並不是什麼私人感情。一場辛亥革命,西方列強最擔心的,一是自己在中國的「錢袋子」,二是有人打破列強「利益均沾」的平衡。清王朝「退出關外」這種事,大多數「列強」當然不願看到。在清王朝先前一串作死操作後,袁世凱,也就成為了他們眼中新的「利益代表」。袁世凱能夠就任「內閣總理大臣」,就來自西方各國支持,甚至迫使攝政王載灃退位,也是因為「外國人說攝政王退位他們才幫忙。」

而且,對於革命的形勢,被列強「看好」的袁世凱,心裡葉門清。早在「復出」的袁世凱,快刀斬亂麻拿下漢口時,他的心腹王錫彤就忠告他說:「革命之氣已盈海內,若再以兵力蹂之,後患方長。」確實,也許當時革命黨的力量,還有很多缺憾,但革命已是大勢所趨,哪怕袁世凱手裡有強大的北洋軍,也絕無法阻止這歷史潮流。一心效忠大清?只能給舊時代殉葬。

所以,明白歷史大勢的袁世凱,哪怕當著大清的官,打的也是自家的算盤:前線打了幾個勝仗後,就果斷叫停,開始跟革命黨「和談」。前線打得正歡的馮國璋,也被他調回北京擔任禁衛軍總統,又借馮國璋之手,把禁衛軍炮隊派到山西去,彈藥也拉到湖廣前線。如此一番折騰,京城的禁衛軍,就剩了三四千缺炮少彈藥的殘兵。晚清皇室最後一支可靠的武裝力量,就這麼被廢了武功。

只此一條,清朝皇室想「退出關外」?基本已不可能。

然後就是對清王朝的又哄又嚇,先是不停搪塞說軍隊缺軍餉,打不了仗。等著和革命黨基本談妥了,就和「盟友」慶親王奕劻等人造聲勢,要求清王朝「遜位」。1912年1月16日,袁世凱一封奏摺,拿著法國大革命里被殺的路易國王全家做「反面教材」,勸隆裕皇太后和宣統皇帝「俯鑒大勢,以順民心」。九天以後,袁世凱心腹段祺瑞和靳雲鵬又來補刀,領銜五十多人聯合起草電文,怒罵晚清皇族「敗壞大局,罪實難數」。強烈要求「謹率全軍將士入京,與王公剖陳利害!」

這幾番「攻勢」,也終於叫晚清王朝招架不住,特別是隆裕皇太后,已經不再想什麼力挽狂瀾,反而開始琢磨「退位」後要多少待遇。然後一番討價還價後,1912年2月12日,清王朝頒發退位詔書,清王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國祚,就此結束。以很多民國學者的感嘆,這大清,就是叫袁世凱「嚇」退位的。

但是,如果再仔細復盤,就更可以發現。清王朝之所以退位,絕非袁世凱「嚇唬」幾句這麼簡單。根子上的原因,還是清王朝高層的集體不爭氣。

晚清王朝的腐敗,到了辛亥革命前夜,已經爛到了骨頭裡。武昌一聲炮響後,各路「高官」也是紛紛現原形。以曹汝霖《一生之回憶》記載:武昌起義前,海軍大臣載洵去英國買軍艦,貨還沒有看,就先和英國人談回扣,鬧出了國際笑話。

武昌起義爆發後,蔭昌挂帥去前線平叛,路上就走走停停磨洋工,讓沿途圍觀群眾當猴看。甚至,隨著革命形勢風起雲湧,京城的權貴們,竟爭相逃往天津,錢財全都存到外國銀行。以至於京城的火車站,都給擠到爆滿。這些享受大清「皇恩」的高官,事到臨頭,卻毫無「與大清共存亡」的氣概。

甚至,也正是晚清權貴們的一次次不爭氣表現,給袁世凱上演了「神助攻」。比如袁世凱剛「復出」時,就建議「皇族必須親自出征」。執掌禁衛軍的載濤一聽這話,立刻乾脆利落辭職。清王朝最後一支嫡系武裝,就這樣輕鬆落入袁世凱手中。

而在袁世凱就任總理大臣後,面對晚清權貴們一浪高過一浪的「用兵」聲,袁世凱又是輕鬆一甩鍋,直接要求京城權貴們「貢獻」軍費。只這一句話,就叫這些權貴們集體沉默。「逮住理」的袁世凱,這才放心大膽繼續下一步計劃。

當然,當「遜位」的威脅擺在眼前時,清王朝的權貴們,也曾「雄起」了一把。1912年1月22日,隆裕太后的御前會議上,善耆、溥偉等人情緒激動,請求隆裕太后捐出自家錢財做軍費「賞兵」,跟袁世凱決死一搏,還表決心說「有的是忠勇之士」。但前軍咨府大臣載濤一句「奴才練過兵,沒打過仗,不知道」,將剛看到希望的隆裕太后,又一盆涼水澆頭。

這場會議僅僅四天後,晚清貴族裡少有的忠勇人物,堅決反對「遜位」的良弼,在家宅門前遭革命黨人彭家珍刺殺,隨著一聲炸彈巨響,彭家珍當場殉難。被送往醫院搶救的良弼,兩天後也不治身亡,臨終一聲嘆息:「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遂亡」。

而隨著良弼的死,其他的晚清貴族們,也都紛紛嚇破了膽。特別是先前喊著「有的是忠勇之士」的善耆與溥偉等人,也都紛紛逃跑。決死一搏?當然也就沒了影。

所以,除了良弼等少數人之外,清朝退位前的晚清高層,早已是一盤散沙加腐敗入骨。這樣一個王朝,就算僥倖「退出關外」,憑著身邊這幾位權貴,又能成什麼事?與其說,是袁世凱把清朝「嚇退位」,不如說,面對歷史大勢,隆裕皇太后等人,做出了最理智的抉擇。以果斷的退位,避免了一場險些發生的戰亂悲劇,也令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有了一個體面的退場。

在那個半封建半殖民地時代的中國,面對這樣一個歷史變局,這樣的結果,已是最好的結果。也讓多災多難的近代中國,成功避開了一塊歷史的礁石。以這個事情說,促成這一切的袁世凱與隆裕太后,無論打著什麼算盤,卻都是理智且對歷史有功的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