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會成為智者形象|他的故事你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傳說阿山哥 發佈 2020-04-27T18:39:12+00:00

1.諸葛亮其人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圭,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

小時候聽爸爸說:「真三國、假封神、西遊記哄死人」,三國演義、封神榜、西遊記,這些都是經典,一直都是電視上熱播的劇,所以有這麼一道順口溜。其實在現在看來,電視上播的三國並不全是史實,而是經過文學加工的歷史演義,讓故事更有趣味性和觀賞性。三國中,最讓大家記憶深刻又津津樂道的片段,絕不是前面有歷史厚重感的「謀權篡位」、以及曹操的「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厚黑學內容,而是後面三分天下表現諸葛亮足智多謀的戲份兒,最經典的橋段如舌戰群儒、草船借箭、空城計、三氣周瑜、六出岐山、七擒孟獲、木牛流馬等。當然,熟悉諸葛亮的,還知道他膾炙人口的「出師表」,一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忠義之心可謂肝膽相照,讀完讓人盪氣迴腸。

諸葛亮其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老百姓心目中,是一個頭頂冠帽、手持羽扇、身披八卦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智者形象。他為什麼能智謀過人?他出道前都有什麼故事?他「舌戰群儒」具體又是怎麼回事兒呢?其實這都與他讀書有關,請隨我來品一品。

1.諸葛亮其人

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圭,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許之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從史料可以看出,諸葛亮算是生於官宦家庭,只是年幼喪父(有說他3歲喪母、8歲喪父),後隨叔父諸葛玄生活,又投奔劉表,16歲時已是滿腹經綸,平日好念《梁父吟》,自比管仲、樂毅,最終成為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作為蜀漢丞相,他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2.諸葛亮讀書的故事

要說諸葛亮出道前的故事,不得不說他讀書的故事。諸葛亮深通讀書之道,不僅好學,而且善學,並因此成就了他的「足智多謀」。他的讀書方法是「觀其大略,得其精髓」。

讀書故事一(版本一)

諸葛亮小時候,跟著隱居在襄陽城南的水鏡先生學習兵法。水鏡先生養了一隻公雞,公雞一到晌午啼叫三聲,水鏡先生就下課了。諸葛亮聽課聽得很不過癮。

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在褲子上縫了一個口袋,每天上學的時候就抓幾把小米放在口袋裡。當晌午快到時,他悄悄地朝窗外撒一把小米。公雞見有黃燦燦的小米,顧不上啼叫,就啄食起來。剛剛啄完,諸葛亮又撒一把,直到把口袋裡面的小米撒完。

等公雞吃完口袋裡的小米再叫時,水鏡先生多講了一個時辰的課,可把師娘餓壞了,時間長了不免抱怨幾句:「怎麼搞到這麼晚,晌午過了,也不知道餓!」

「你沒聽見雞才叫嗎?」水鏡先生說。師娘是個聰明人,知道其中必有奧妙。

第二天快到晌午的時候,她悄悄地來到了院子裡,只見那隻花頸公雞剛要伸長脖子叫喚,就有人從書房窗口撒出一把小米。她走上前,把事情看了個仔細,又悄悄地回家了。

這天水鏡先生回來,師娘笑著說:「你這個當先生的,還不如小諸葛。」於是她把剛才看到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水鏡先生。

水鏡先生聽後一愣,又哈哈大笑起來,心想諸葛亮餵雞求學,真是聰明過人,將來必定是蓋世奇才。

諸葛亮經過刻苦學習,終於成為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幫助劉備建立了蜀漢政權。

讀書故事一(版本二)

這個版本的故事前半段是一樣的,後半段卻不一樣,據說諸葛亮的八卦衣就是因為這件事,是師父和師母所賞賜的,也是他身穿八卦衣的形象的最好解釋。

雞不按時叫了,水鏡先生感到奇怪。經過細心觀察,發現諸葛亮在雞快叫時給雞餵食。水鏡先生在上課時,就問學生,雞為什麼不按時鳴叫?其他學生都摸不著頭腦。諸葛亮心裡明白,可他是個誠實的人,就如實地把雞快叫的時候餵食來延長老師授課時間的事如實報告了水鏡先生。水鏡先生很生氣,當場就把他的書燒了,不讓他繼續讀書了。

諸葛亮求學心切,不能讀書怎麼得了,可又不能硬來,便去求師母。師母聽了諸葛亮餵雞求學遭罰之事深表同情,就向水鏡先生說情。水鏡先生說:「小小年紀,不在功課上用功夫,倒使心術欺矇老師。這是心術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師母反覆替諸葛亮說情,說他小小年紀,雖使了點心眼,但總是為了多學點東西,並沒有他圖。水鏡先生聽後覺得有理,便同意諸葛亮繼續讀書。

水鏡先生前面盛怒之下燒了諸葛亮的書,可現在沒有書怎麼讀呢?夫人對水鏡先生說:「你有一千年神龜背殼,傳說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曉五百年未來,不妨讓諸葛亮一試,如果靈驗,要書作甚?」水鏡先生想到把書也燒了,也只好按夫人說的辦。

諸葛亮將師母送的神龜背殼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終身服飾——八卦衣,昔日所學,歷歷在目,先生未講之道,也能明白幾分。

讀書故事二——但觀大略

【原文】亮在荊州,以建安初與潁川石廣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遊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每晨夜從容,常抱膝長嘯,而謂三人曰:「卿三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問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注引《魏略》)

【譯文】諸葛亮在荊州,在建安初年的時候和潁川人士石韜(字廣元)、徐庶(字元直)、汝南人士孟建(字公威)等人一起遊學,這三個人都致力於熟習精通,而諸葛亮則只大概看一下。每當清晨夜晚都很悠閒舒緩,常常抱膝長聲吟嘯,然後告訴他們三人:「你們三人當官可以當到刺史、郡守。」三人問他自己可以做到什麼官,諸葛亮笑而不答。

【故事】諸葛亮因早年喪父,家世並不顯赫,家境也不寬裕。《三國演義》中對諸葛亮的智謀描述甚多,但是並沒有強調他天份多麼高。最值得回味的就上是上面水鏡先生司馬徽介紹諸葛亮時的一段文字:「孔明與博陵崔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與徐元直四人為密友。此四人務於精純,惟孔明獨觀其大略。嘗抱膝長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進可至刺史、郡守。』眾問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樂毅,其才不可量也。」「務於精熟」,就是認真精讀,力求理解透徹,並爛熟於心。「觀其大略」,就是說諸葛亮的讀書方法與其他三人不同,獨樹一幟;他是從總體上高屋建瓴地把握書本的精神實質,而不被枝蔓問題所糾纏。看得出來,諸葛亮無論是排兵布陣、還是讀書,都從戰略上要勝人一籌。

諸葛亮的讀書方法是「觀其大略,得其精髓」。這個方法意味著他注重對知識的全面性掌握和知識領域的開拓。人的時間是有限的,對書本知識觀其大略後,就可以省出時間來閱讀其他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夠做到知識淵博。而知識淵博了,對社會現象都能夠了如指掌,處理問題的能力就增強。所以,諸葛亮知道自己讀書方法正確,知識面超過四位好友,就能夠自信可以當到丞相,並能夠當好丞相。這也就說明,諸葛亮具有高超預測能力是由於他掌握了正確的讀書方法。

3.諸葛亮舌戰群儒

曹操在蕩平北方後,率軍南征,直指控制著荊州的劉備和東吳的孫權勢力,意欲完成一統天下。曹軍南下,劉備寄守的荊州首當其衝,其兵微將寡自然不能抵擋住曹操的攻勢;孫權雖說占據著江東六郡,有一定的實力,但也難與曹操抗衡。孫權本人則既不願降曹,也不敢主戰,正是猶豫不決的時候,是降是戰,東吳內部也出現了分歧,主要是以張昭為代表的主降派,和以魯肅為代表的主戰派。如若孫、劉聯合抗曹,方能有一定的勝算。諸葛亮舌戰群儒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發生的,諸葛亮的任務就是要說服以張昭為代表的主降派,促進孫、劉聯合抗曹。

諸葛亮的舌戰群儒,其實也間接的談到了他對讀書的看法,我當時看到此處,深受觸動,也暗暗反省自己,我是不是這樣的讀書人,諸葛亮的話如當頭棒喝。下面節選一些片段。

【原文】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強詞奪理,均非正論,不必再言。且請問孔明治何經典?」孔明視之,乃嚴酸也。孔明曰:「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釣渭子牙,張良、陳平之流。鄧禹、耿弇之輩,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審其生平治何經典。豈亦效書生,區區於筆硯之間,數黑論黃,舞文弄墨而已乎?」嚴峻低頭喪氣而不能對。

忽又一人大聲曰:「公好為大言,未必真有實學,恐適為儒者所笑耳。」孔明視其人,乃汝陽程德樞也。孔明答曰:「儒有君子小人之別。君子之儒,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務使澤及當時,名留後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且如楊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閣而死,此所謂小人之儒也;雖日賦萬言,亦何取哉!」程德樞不能對。眾人見孔明對答如流,盡皆失色。

【譯文】突然,有人站起身來說:「眾位大夫,列位先生,孔明皆是強詞奪理,非為正論,大家不必再言了。」「請問先生,何謂經,何謂典?」

孔明只用了八個字,把自古以來專寫無益或壞文章的人,統統都罵在裡面,說道:「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你們這些人,自己做不出好文章,專在別人的文章上來采新獵奇,攫為己有,這種讀書人,敗壞了學風,一無真才實學。真正有學問的人,你們不是不知道,我來講幾位出來給你們聽聽,也好讓你們謙虛些、收斂些。

孔明接著說道:「古耕伊尹,渭水河子牙,還有張良、韓信、耿龠、鄧禹之輩,皆有匡扶社稷之能,安邦定國之才,一生皆是文章,非咬文嚼字。」這些人物難道不會做文章嗎?這些人滿腔錦繡文章,世所罕見。外來侵犯,他們胸有成竹,自有退兵之計;保疆衛國,他們文韜武略,各具扭轉乾坤之策。這就是文章,而且是絕妙的文章。不過,他們從不誇耀自已。哪像你們這些人,太平年間自以為是個讀書人,咬文嚼字。逢到亂世年代,一點都派不上用場。文章再好,也無濟於事。

乃是讀書無用耶!」——讀了這麼多的書,用了這麼大的功,結果一點都沒有用,這不是白讀了嗎?讀了書無法用,還不如不讀的好。

眾大夫聽得這句話,以為孔明失言,頓時活躍起來,爭先恐後要扳他的錯頭,一時間雜亂無章。「讀書無用?請問先生的才學從哪裡而來的?讀書無用,先生的知識從何處而來?」

其中一個叫程德樞的文人,要想捲土重來,訓斥孔明。因此,走到先生面前:「先生,我看你好為大言,恐被儒者所笑耳。」(你孔明專說大話,恐怕天下的讀書人都要恥笑。)

諸葛亮想,我不想再與你們糾纏不清。不料你們倒不願休戰,甚至窮追猛打,那我就叫你們輸得一文不值。你們喜歡咬文嚼字,扳錯頭,我就講得縝密些。你們自以為讀書人,我偏罵你們讀書人:「聽了。讀書有二種。」

東吳文人們想,該書還要分種類,從未聽說過。不知道怎麼個分法?

「君子與小人之別。君子讀書,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務使涉及當時,名留後世。此乃是君子讀書。」大丈夫讀了書,一生走正路,深明大義。即使當時受點冤枉,甚至遇難,只要問心無愧。或許奸人操縱大權,一時難辨是非。但相信今後必定會澄清事實,水落石出。此乃是君子。

「小人讀書,惟務雕蟲,專工翰墨,一生作賦,依葫畫瓢,皓首窮經,不求甚解。筆下有千言萬語,胸中無一計一策。此謂之小人讀書。」小人讀書,刻刻畫畫,年輕的時候做點賦贊,弄弄筆墨。讀了書,該做些什麼都不知道,一點都不考慮。待到頭髮根根白,還在讀書,文章確實讀得滾瓜爛熟。可是有什麼用呢?國難當頭,明哲保身。這種書讀到老,糊塗到死。反不及武夫壯士,兵臨城池,衝鋒陷陣。

像你們這些腐儒朽才不乏人在,再講一個人給你們聽聽:「揚雄文章有名,反助王莽,投閣而死,日賦萬篇,亦何取者?」東漢揚雄的文章,字字金石,句句珠璣,為人師表。可是讀了書連忠奸都分不清,投主王莽,結果落得個跳樓而亡的下場。雖然他一日能夠作出萬篇錦繡文章,可他得到的是什麼呢?只得被世人所唾罵。倒不如我等文人,能夠助主創立江山,幹些於國於民有益的大事,倒可以名留青史。

眾人聽到諸葛亮這一連串的雄辯,大多數已嘆服了:他確實是博古通今,見識高深;引經據典,揮灑自如。我等望塵莫及。


從上面的幾則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史料上就記載了諸葛亮自詡管仲、樂毅,加上師從世外高人「水鏡先生」,又被羅貫中以文學的手法烘托他足智多謀、無所不能的人物形象,後人冠之以軍事家、政治家、發明家、文學家的稱號,自然在老百姓心目中成為智者形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