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鼓浪嶼防空洞的前世今生

台海網 發佈 2020-04-28T22:47:18+00:00

台海網4月28日訊據廈門日報報導 如果說歲月雕刻了鼓浪嶼如今呈現的外在之美,那麼時代變遷則在我們不常關注的琴島微處為其沉澱下特殊的歷史餘味,增加了這座小島的魅力。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筆山洞內的理髮廳。(市人防辦 供圖)

鼓浪嶼筆山洞洞內現貌。(記者 鄔秀君 攝)

台海網4月28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如果說歲月雕刻了鼓浪嶼如今呈現的外在之美,那麼時代變遷則在我們不常關注的琴島微處為其沉澱下特殊的歷史餘味,增加了這座小島的魅力。

今天我們要說的微處,是穿過琴島山脈的防空洞,它們在特殊的歷史時期開鑿,成為時代改變琴島肌理的印證。這些防空洞,由琴島居民參與開挖,不僅融進特定年代琴島居民的記憶之中,更是在那個年代發揮著與眾不同的作用,成為琴島歷史的別樣註腳。本期《鼓浪嶼往事》,就讓我們跟隨部分老鼓浪嶼人的記憶,穿越時空隧道,回味那些琴島防空洞往事。

居民參與挖掘防空洞 便利了島上交通

如今,穿過筆山洞,洞體兩壁被來自各地的遊客寫上密密麻麻的打卡話語。他們寫下對鼓浪嶼美好的感受,寫下停駐在洞中時的心情。也許,他們中很多人不曾了解,在琴島之上,這樣一個洞,最初並非為旅遊而設計開發。但誰承想,開鑿時本有著其他用途的通道,在若干年後,竟成為琴島的網紅打卡點。

事實上,在鼓浪嶼上,包括兩壁被塗得密密麻麻的筆山洞,以及更早開鑿的晃岩洞、後來的龍山洞,首先都是作為人防工程來定位的。市人防辦綜合保障中心平戰結合科負責人王國貴說,這些洞主要發揮「平戰結合」的功能,戰時用作人防,平時可以方便居民出行來往。

說到方便交通,防空洞真是「功不可沒」。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廈門市人防辦關於全市人防工程介紹的一本小冊子上這樣寫道:「這條長204米的通道(筆山洞),連接龍頭和內厝兩個居民區。在未修建通道前,居民生活、遊人行走往返都要爬坡、翻山,非常不便;通道建成後,行人晝夜川流不息。」

而在1986年統計的數據中還提到,建成於1975年的筆山洞,在建成後的11年間,每天有1萬餘人次和40多輛人力車通行,解決了居民交通運輸、飲水和通信等困難。正是這個小小的通道,實現了人防與市政建設的巧妙結合,取得了極佳的社會效益,在當年被鼓浪嶼居民譽為筆架山下「一枝花」。

今年已經80歲的紀清泉,當年作為市人防辦工程處副處長,曾參與設計鼓浪嶼上多個防空洞。「這些防空洞除了戰備需要,也方便居民出行。」紀清泉說,當年居民為了抄近道,很多人都願意爬山,而防空洞的修建不僅縮短通行距離,還防止居民爬山出現危險。

說到如何開鑿這些洞,紀清泉回憶道,基本上都是靠人力。「當年不管是領導還是普通居民都要參與開鑿工程。」紀清泉笑著說,這也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一個特色。

當年還在讀小學的老鼓浪嶼人李世偉便和母親參與過晃岩洞的開挖。在他的記憶中,作為海防前線的廈門,那時經常能聽到鼓浪嶼上空有飛機的轟鳴聲。後來年紀漸長,他才逐漸明白當年和母親一起挖防空洞的目的。

「這條防空洞並不長,穿過現在的鼓浪嶼音樂廳地下,洞的地質結構多為紅赤泥土,當時挖掘主要靠鎬頭和鋤頭,一天下來,每個人從頭到腳都沾滿了泥土。」李世偉依然記得當年挖洞的情形。那時,他和母親負責從洞內向洞外運送泥土,兩人抬一簸箕土,傳給別人。因為年幼力氣不足,他常常被土塊壓到腳,手也經常磨出水泡。「記得當時是在冬天,洞外天氣很冷,洞內卻暖意融融。」李世偉說,儘管挖洞受了一些苦,但是看到挖掘的防空洞一天天有了進展,心裡也十分高興。

本市知名收藏愛好者陳亞元也曾參與過防空洞的挖掘。據他回憶,1978年,他參與筆架山下一個防空洞的挖掘,當時被分在背負組。主要做什麼呢?就是往拱形的架子裡面塞石頭成型,再往裡面填水泥。比如,師傅說,「亞元,這裡要80(厘米)的。」,他就量好80厘米的石料遞給師傅。鑽洞有廢料需要拉出來,他就用板車把廢料一車車從防空洞拖到玻璃廠那邊的碼頭。

洞內開展多種經營 豐富了居民生活

龍山洞最初是作為人防工程來定位的,後來發揮「平戰結合」的功能,戰時用作人防,平時可以方便居民出行來往。圖為龍山洞洞口現貌。(蔡松榮 攝)

去年《中國國防報》的一篇報導,曾讚賞廈門人防工程不僅僅是單純的防禦工事,更是多彩的公共空間。據當時接受採訪的市人防辦計財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早期人防工程建設主要考慮挖得深、掘得大、藏得多,這一狀況的改變,發生在改革開放之後。隨著工作重心的轉移,人防建設開始將戰時的「藏」和平時的「用」結合起來。在1980年廈門成為我國第一批設立的經濟特區後,「得風氣之先的廈門人在防空洞平戰結合上進行了全新的探索」。

「全新的探索」是怎樣的一種探索?在市人防辦早期的一本宣傳冊上有這樣一段文字:1980年建成後,前期利用它作為石子加工廠和豆芽、蘑菇培植場,後來緊密結合旅遊事業需要又改造成旅遊餐廳,兼營冷飲、小百貨、食雜和旅遊商品,深受當地群眾和過往遊客歡迎,經濟效益顯著,僅1984年和1985年兩年,營業額就達76.8萬元。這個「它」,正是李世偉曾參與挖掘的晃岩洞。

事實上,充分利用防空洞內的條件,開展多種經營便是當時的全新的探索;而多種經營,更是讓防空洞從單一的防禦工事成為「多彩的公共空間」。老鼓浪嶼人許多康回憶說,當年筆山洞和龍山洞作為交通通道使用,洞和洞之間的空間則拿來做經營性場所。紀清泉解釋說,當時已經沒有緊急狀態了,防空洞暫時發揮不了「戰時」的作用,不如利用起來搞經營。

「當年筆山洞通道兩側的支道和環形道內,設有小賣部、舞廳、溜冰場,後來又搞了打靶場、兵馬俑展館。」許多康回憶道。上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伊始,對於一度缺乏娛樂項目的鼓浪嶼人來說,這些項目很吸引人。「三角錢買一杯飲料就可以進去跳舞。」李世偉說,當時的廈門非常流行交誼舞,而「筆山洞舞廳」無疑給壓抑的人們提供了絕佳的放鬆方式。曾經的「男女授受不親」,終於變為光明正大的「摟摟抱抱」,讓很多人感到新鮮和好奇。當然,傳統觀念較強的人,往往是躍躍欲試,又邁不開腿。

除了舞廳,筆山洞裡還曾經營過溜冰場。當然,不是在真的冰場上穿著冰刀來滑,而是溜旱冰。李世偉還記得,當時許多人很感興趣,但第一次接觸,都不太會玩,經常摔個四仰八叉。經營溜冰場那段時間,鼓浪嶼派出所報案的人也多了起來。「大多因為溜冰時男女肢體接觸,女孩子比較敏感,認為對方耍流氓。」李世偉笑著說,當然也會有動壞心思的年輕人,想趁機占女孩子便宜,最後被派出所抓住。

「那時市人防辦和鼓浪嶼武裝部還合辦過打靶場。」許多康記憶深刻,因為他本人當時經常光顧。「坑道里大約有五個靶位,最遠的打靶距離是100米。」許多康說,槍有手槍、步槍和衝鋒鎗,打一發子彈六角錢,打靶很受歡迎。

後來,隨著時代變遷,秦始皇陵兵馬俑風靡一時,筆山洞內出現了一個兵馬俑展館。展品是複製品,要比真品小一些,大約一米多高。展館開業時,作為嘉賓的許多康還獲贈一個車馬俑。如今,被他好好保存的這個車馬俑,已然成了琴島一個時代發展的側影。

【連結】

鼓浪嶼的防空洞

●晃岩洞

位於鼓浪嶼島南,在通往日光岩、菽莊花園、觀海園等風景名勝必經之道的晃岩路左側,與鼓浪嶼音樂廳相鄰。晃岩洞人防工程由家庭婦女和待業青年開挖。

●筆山洞

筆架山地下通道,是人防工程與城市交通相結合最早的項目。它位於鼓浪嶼中部筆架山下,始建於1973年,1975年投入使用。

●龍山洞

三丘田旅遊通道,東起三丘田旅遊碼頭,向西南穿過筆架山、雞母山,橫貫鼓浪嶼,分兩叉到達延平公園、亞熱帶植物引種園。全長1500米。

(記者 鄔秀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