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已成功推翻清朝,孫中山為何還要把總統之位讓給袁世凱?

歷史朝代說 發佈 2020-05-01T23:47:34+00:00

辛亥革命爆發後,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凱等人的運作下,清皇室頒布退位詔書,溥儀宣布退位,次日,孫中山提請辭職,推薦袁世凱出任總統,這究竟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談起孫中山,人們不經會想起「辛亥革命」,想起「驅除韃虜,恢復中國」的豪邁話語。他提倡的三民主義,希望「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進而實現國富民強、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備受人民稱讚。他致力於推翻清王朝,結束封建時代,意義深遠。

而對於袁世凱,人們都知道此人是名副其實的野心家,權力慾望極強。袁世凱是有名的北洋軍閥領袖,手中握有屬於自己的新軍,在軍事實力上遠高於孫文領導的革命力量。

辛亥革命爆發時,袁世凱以武力威脅並逼迫清帝溥儀退位,清朝皇室不得已妥協,溥儀宣布退位,最終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王朝。

那麼,袁世凱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為何能成長為一位手握重兵的實權人物呢?

早年,袁世凱在朝鮮展露頭角,歸國後在天津小站致力於訓練新軍。此外還在北洋辦鐵路,辦學堂,於是名聲一點點積累,加上自己處事圓滑,有自己圓滑應對官場的一套,這也使他的官位一步步做大,直到成為晚清權臣。

辛亥革命爆發後,1912年2月12日,在袁世凱等人的運作下,清皇室頒布退位詔書,溥儀宣布退位,次日,孫中山提請辭職,推薦袁世凱出任總統,這究竟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首先,革命之初,孫中山一心要驅除韃辱,恢復中國,認為只要推翻封建專制就能成功實行民主共和。但其實不然,在邁出革命的第一步後,更多的困難在等著他,現實和憧憬總是雲泥之別。他感受到了來自封建勢力的打壓以及手中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的茫然。

因此,這一次的資產階級革命迫切需要一個鐵腕人物來完成,而袁世凱曾塑造了「銳意革新」,「一代強人」的形象,並獲得了資產階級的信任。他手中還握有強大的北洋新軍,這也使得社會各階層對袁世凱投來了青睞的眼光。

其次,革命勝利後,新成立的南京臨時政府腳跟並非站得很穩,而且革命黨陣營派系眾多,矛盾也是日益激烈,同盟會內部渙散,失去了革命政黨應有的作用。反清的各個省將領,督撫都想割據一方,這也導致後期形成軍閥混戰的局勢。面對這種形勢,國內人們一致呼籲一個強有力的人物來主持大局,而且袁世凱促成清帝退位,使民主共和整體在中國得以實現,人民一致對他寄予厚望,所以總統之位非袁世凱莫屬。

而且,當時的袁世凱名聲並非像後來那樣臭名遠揚,其實力和聲望都要勝於孫中山一籌。他在山東就有「保境安民」的形象。李鴻章臨終前還保薦他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這也奠定了袁世凱在政壇上的顯赫地位。而孫中山則是一直活動於國外,聲望雖高,卻不及袁。更重要的是,當時臨時政府在財政這一方面運轉已經是非常困難,舉步維艱。因此當時的資產階級各階層都傾向於「擁袁棄孫」。

此外,在革命黨裡面,也有一部分人是支持袁世凱的。孫中山的部下汪精衛曾對孫說:「你不贊同和議,難道是捨不得總統嗎?」孫中山迫於各種壓力,特別是帝國勢力脅迫革命黨人把國家政權拱手讓給袁世凱,以換取列強對中國共和政體的承認。

加上孫中山先生也知道不能讓戰火繼續延續,希望人民能過上安定的日子。只要袁世凱能擁戴共和,他毅然而然地放棄大總統之位,說:只要能讓中國走上一條富強大道,誰當都是一樣。

因此,由於當時形勢的複雜和革命準備的不足,在社會各種作用力下,釀成孫中山先生讓位給袁世凱這一憾事。

但是,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的大精神仍然值得我們後人學習,他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他的一生,皆為實現國家的富強民主而勞碌。這點,我們應當銘記,吾輩亦當自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