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太容易受人影響,是缺失了這種能力

壹點靈 發佈 2020-04-26T03:54:00+00:00

近段時間,你是不是一直在瓜田裡徘徊?4月23周揚青砸下大瓜,12點時分,羅志祥發文道歉,眾多粉絲大呼失望。



近段時間,你是不是一直在瓜田裡徘徊?

4月23周揚青砸下大瓜,12點時分,羅志祥發文道歉,眾多粉絲大呼失望。到了晚上,吃瓜群眾又開始懷疑周揚青背後有人。

4月24凌晨五點,羅志祥再道歉,網友怒氣漸消。微博下的回覆已然從奚落、怒噴,變成了時間管理、黑眼圈等調侃。

本以為事情會漸漸平息,卻出現羅志祥好友色痞力挺的言論:這是男人都會犯的錯。

一石激起千層浪,連陳學冬都發文怒懟:滾!


每次遇到大爆的熱點事件,一千個吃瓜群眾能有一千種看法,一天下來三觀被重啟N次,只能大喊:我再也不相信……了。

總有一些人很容易就被別人影響,只要接觸到不同的言論,外來的觀點就會侵占他們的腦海,把屬於自己的想法擠出去。

堅持自己真的很難嗎?


無法獨立出自己感受的人


其實,能否在他人的影響下堅守自己的立場,與「自我分化」這一心理學概念密切相關。

自我分化是一種把自己獨立於他人之外,在心理上將理智和情感分離的能力。

自我分化水平較低的人,可能有如下三種表現:

1. 把他人的感受,當成自己的感受

舉例來說,女生和男友一起去看電影,她為酷炫的特效驚嘆,也因感人的情節紅了眼眶。

然而男友不停地向她吐槽,花哨的特效讓人頭暈,煽情的情節讓人尷尬。最後,男生還說:這真是一部爛片,你一定也這麼覺得吧。

過後,當女生的朋友問她,這部電影好不好看,她會忘掉自己的真實想法,說:是個爛片。

2. 根據他人的想法做決定

自我分化水平低的人在做決定時,容易選別人認為好的。

我身邊有位朋友,聽從父母安排,大學專業選擇了財會。當初選專業的情景是這樣的——

爸爸:你就適合做一些按部就班的工作。

媽媽:會計行業是個鐵飯碗啊,以後可以進國企。

姥姥:你數學不是挺好的,學財會類的專業好啊。

她插不上話,也沒有什麼自己的想法。

於是,她聽從安排,按部就班,畢業後進入國企,卻越來越迷茫。直到這時她才發現,其實自己並不喜歡跟數字打交道,而是擅長做需要創造力的事情。

3. 無法區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當你問一個人,去這家餐廳吃飯,高興嗎?

低自我分化的人很可能回答,挺不錯的,這家餐廳人氣很高,評價也很好,卻全然不提心情如何。

當你問他們,他們的戀人是個怎樣的人,可能得到這樣的答案:和ta在一起時會感到幸福,忍不住嘴角上揚。

可是,這些是個人感受,並不是客觀評價和思考的結果。


低分化水平會帶來兩個困境


自我分化水平低,歸根結底是沒有清晰的自我邊界,他人的行為、感受、觀點都可以進入「我」的邊界之內,產生一系列影響。


因而,自我分化水平較低的人,無法在關係中同時保持獨立性和親密感


當關係進展到一定階段,他們就會面臨選擇——要麼我們互不相干,要麼我們合而為一。

想要實現合二為一的一體感,他們只有兩種方式:徹底迎合對方,或者迫使對方和自己保持一致。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可能會一味討好對方,完全依賴對方;或者是過度控制對方,不允許對方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或感受。

但事實上,這種合二為一、完全融合的狀態是過度理想的,不現實的。因為一個人無法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也不可能讓另一個人始終配合自己。

一段無法接受彼此差異性的關係,沒有彈性,也是脆弱易折的。任何破壞這種理想化狀態的言行舉止,都可能成為關係破裂的導火索。


自我分化水平低的人,還特別容易出爾反爾

他們的決定很容易被推翻,一方面,他們會把情緒上頭的一時衝動,當成思考得出的結果;另一方面,別人如果有不同意見,也很容易干擾他們的選擇。

他們會逐漸覺得自己太容易受到影響。甚至,他們連自己都信不過,也越來越不敢根據自己的想法做出決定。

這樣的感受影響了他們對自己的評價,自尊水平也隨之降低。

自我分化的源頭:我與父母的邊界


那麼,自我分化水平是怎樣形成的,為什麼人與人的分化水平存在差異呢?

其實,自我分化的演變源於一個人早期與父母的相處模式。

一開始,我們作為嬰兒呱呱落地,看不清這個世界的樣子,也不知道什麼是「我」,還以為自己和母親是一體的。

隨著認知水平的發展,我們產生了「我」的概念,也明白他人的所見所想和我們的不同。

但是作為孩子,我們長期依賴父母的教育和養護,也會根據他們的反應形成對自己的認識,所以和父母之間存在許多認識、感受上的重合。

於是,從父母的思想和感受中獨立出自己,就是每個人設立邊界、實現自我分化的第一課。


但是,不良的教養方式和三角式的家庭關係會阻礙這一進程,讓孩子區分不出「我」的邊界

1. 過度溺愛或過度管教

溺愛孩子的父母,無論孩子做什麼都會默許,這讓孩子以為,父母和自己的感受始終是一致的,也因此無法分化出自我的邊界。

而過度管教孩子的父母,常常會有這些表述:你應該這麼做;你還小,你什麼都不懂,聽我的就對了……

在這樣的父母面前,孩子的真實體會得不到任何關注,久而久之,他們會以為父母的感受和觀點就是自己的。

在生活中,你也許碰到過所謂的「媽寶男」——遇到稍顯重要的決策,都需要過問媽媽的意見,這可能就是在過度溺愛或過度管教之下,導致的邊界不清、低自我分化水平。


2. 三角式家庭關係,把孩子捲入父母的爭鬥

在不健康的家庭關係中,父母會把孩子捲入夫妻的矛盾中,拉著孩子結盟,或者迫使孩子選邊站。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孩子會認為自己有義務調節雙方的關係,甚至認為這本就是自己的問題。

這樣一來,孩子被父母的情緒和想法淹沒,甚至連擁有自己真實感受的權利和機會都沒有。

設立良好的自我邊界,只為自己負責


設立良好的自我邊界,就是「為且只為」自己的感受和選擇負責。

當你認為自己受到他人的影響時,會有這樣的觀念:是別人的言行讓你產生了喜怒哀樂。

但事實並非如此。

如果現在有人送你一束花,你可以對鮮花嗤之以鼻,也可以為此心花怒放。不是送花的人讓你產生情緒,是你自己主動對此感到快樂或不悅。

做決定也是如此,也許他人會給出建議、提出要求,甚至軟磨硬泡讓你答應,但無論如何,最終的決定權只在於你

在諸多電視劇情節中,當大反派的陰謀告破,即將被正義一方抓捕時,我們往往可以聽到這樣一番說辭:

「人是我殺的,但這都是你逼我的,如果不是你的阻撓,我根本不需要殺這麼多人!」

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會聽到這樣的回答:

「沒有任何人逼你,你會走到今天這一步,都是你自己的選擇。」

這就是一個邊界感分明的主角會給出的標準答案。(主角光環不是白給的)

但如果遇到一個邏輯不過關,自我邊界不清晰的人,很有可能被他繞進去,進而產生負罪感。

這就引出了自我邊界的另一個關鍵點:我們無法為他人的感受和選擇負責。


或許,你常常會因為自己的某種行為,給別人帶來了影響而感到內疚。比如,你拒絕別人的要求,他們感到失落的同時,你自己也會感到沮喪。 越是親密、與我們融合度越高的人,我們越有可能會想要替他們承擔責任。

可事實是,我們的行為只能影響他人,卻不能控制他人。

即使是再親密的家人或者愛人,都有權利以及責任,只為自己的感受和決定負責,無論悲喜。

從邊界的意義上來講,我們每個人都只能獨自體驗這一生,做你想做的,愛你想愛的。

而這樣「親密有界」的關係,才是最有彈性的,同時具備獨立性和親密感的健康關係。

更多心理學內容關注頭條號「壹點靈」,專注個人成長,收穫生活的大智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