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有效率,當心理學遇到佛法,不知道這四點不同,無法提升。

喜舍度 發佈 2020-05-03T09:04:33+00:00

國際知名雜誌《柳葉刀》早些年曾發表的一份由WHO與北京回龍觀醫院開展的心理障礙流行病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內地18歲以上人群患心理障礙的比例為17.5%,其中心境障礙6.1%,焦慮症5.6%,物質濫用者5%,精神疾病患者1%,精神心理疾病在人國疾病總負擔中高居首位。

文:法錦

本文緣起:因最近認證頭條號心理領域的優質創作者, 回應了悟空問答網友的一些相關問題。發現很多人提出或關注了關於抑鬱症等相關的精神類型問題的情況,故擬此文,以供參考。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時空環境的改變,現代人面對著越來越多的問題與壓力,由於活得累,人們的精神、心理普遍超負荷運轉,據有關資料顯示:全球抑鬱症患者約10年翻一番。

國際知名雜誌《柳葉刀》早些年曾發表的一份由WHO與北京回龍觀醫院開展的心理障礙流行病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內地18歲以上人群患心理障礙的比例為17.5%,其中心境障礙6.1%,焦慮症5.6%,物質濫用者5%,精神疾病患者1%,精神心理疾病在人國疾病總負擔中高居首位。

而與此相對應的是,現代心理治療的有效率只有40%。

比如對於抑鬱症等類型的心理問題,究竟要從哪些地方入手研究對治,心理學領域有眾多流派方法。

構造主義者可能會從內省的方法讓患者尋找產生問題的元素與之間的關係和規律;機能主義者也許會從應用的角度來解釋抑鬱這種意識流的產生;行為主義者可能從患者所處的環境來做刺激與反映來說明強化條件反射是怎麼來的;完形派也許會通過實驗來測試患者的覺知再採取針對辦法;精分者可能從下意識或去尋找人性本能來發現答案;人本主義者關注患者的需要是否在哪一層未得到滿足;而認知派者則說,我們要研究一下患者的心理活動,動機與目的,用科學的方法綜合研究。


以現在所謂的科學的眼光來看,如果沒有標準的答案,可重複實驗的過程以及趨同的結果,一些理論與實踐只能被定義為「評估推斷」。心理學(Psychology)最早作為一門「闡釋心靈的學問」,面對人類意識與心靈領域的無數現象與問題,註定在成為一門「嚴格意義上的科學」之路上,前行坎坷。

其實,在心理學無法抵達的地方,佛法已經把答案寫在了經卷里。遺憾的是,心理學作為一個「有一個漫長的過去,但只有短暫的歷史」的學科和一個「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並已經流轉了二千多年被廣泛應用於人類生活各個角落且無法被完整定義「名相」的佛法,兩者相遇,很難達成諸多一致。


知名心理學家申荷永曾向中國第一部心理學史著作《中國心理學史》的主編高覺敷先生請教:為什麼不把佛教與心理學列一章,難道佛教與心理學沒關係嗎?高先生回覆:不是沒關係,而是太有關係了。但遺憾的是,心理學界中難得有人能勝任撰寫這樣的內容的工作,怕讓佛教界的人笑話。


事實上,有四個根本上的不同,導致了兩者之間的跨度非一般人可以掌握。反之,如果能從佛法修學的角度上掌握到關鍵的要素,再反向進入心理學層面的研究,則極有可能探討出新的局面。

第一點:入世間與出世間的不同。究至本源,佛法中研究心理現象,是從「有情」(包含人類的一切眾生)如何了生死、出世間的主題為出發點,以此為軸心仔細分析心理活動的善惡,照見煩惱和業的生滅現象,檢驗個體覺知,並深入討論心性的染凈,配合戒定慧三學,運用止觀雙運、六度萬行等「技術」而來闡述與修證的,而心理學則比較有明顯的世俗性(入世間),是以人的行為、觀念、現象研究背後的出發點,在意識層面做相關的分析、實驗、論證並試圖建立一套體系,這就導致了兩者在起點上就出現了偏差。

第二點:自我與無我的區別。心理學發展到現在,「自我認同」、「建立邊界」等以「我」為核心的理論體系已日漸豐富,而這一點則與佛法當中不承認有「真實的我」,「能主宰的我」大相逕庭。佛法認為「我執」(執著有一個我)是痛苦的根源,正是因為執著於「我」而無明煩惱,產生貪嗔痴;而心理學則認為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認同感不夠,則在其的生活、工作、人際等方面就會出現各種問題。這就造成了兩者在核心點上無法一致。


第三點:佛性與人性。承認人的基本特性是心理學的共識,比如有各種慾望與需求,比如各種應激反應。心理學正是基於這些各種現象來開展研究。但在佛法中,更關注的是類似於「眾生皆有佛性」這樣的立足點來展開「修證之旅」的。確切地說,佛法也承認人性,但佛法並非完全靠人性來建立,反而是超越人性來建立佛性概念。

比如同樣是「身邊出現了極為惡劣的迫害者」,心理學與佛學都會研究現象成因,對策,但心理學目前可能就止步於對策,而佛法卻能以修證的角度來解釋超越時間的因果關係、並提出「忍辱」這種反向修煉自己內心的方法。在一些經書裡面,甚至對於「迫害者」,佛陀仍然以「授記成佛」的方式來證明眾生皆有佛性,這在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是不可思議的。

第四點:自證與他證。籠統地講,同樣是以「心靈和意識」為研究對象的學問,心理學與佛法在「證明系統」的建立上,就是天壤之別了。心理學迄今為止研究最深入的意識層面仍然是在說不清楚的「潛意識」概念上;而佛陀早就在兩千多年前就以蘊、界、處的緣起,建立十八界,詳解了心、意、識之分別,並以四分(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及三量(現量、比量、非量)為檢驗標尺,建立了一套完整可證並證者能互通的證明系統。這點不同,也從根本上決定了心理學無法超越佛法。


除此之外,因為個體依照佛法進行自我修證而產生的超意識體驗(比如神通等)能遠超心理諮詢師的諮詢套路、邏輯猜測和理論驗證;以及六度智慧系統產生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攝受力等方面的因素,也形成了在佛法體系上得到心靈釋放的廣泛性遠超於心理諮詢。


雖然從以上四個角度可以看出,同樣是解決心理問題,佛法比心理學更有優越性,但是佛法也有顯而易見的問題與現象:比如語言系統,不如現代心理學更通俗易懂,比如表現形式,走進心理諮詢室與走進佛教場所對一些人來說是焦慮的選擇;比如應對世俗生活,心理學適用的面積能更具體、更容易介入等等。


幸而有很多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了這些比較的情況,並投身進入佛法系統進行研究。19世紀以來,一批西方的學者開始研究佛教並寫了不少介紹佛教思想的書籍。

1852年,哈迪斯彭斯出版《佛教入門》、孔茲《佛學-本質與發展》等書籍介紹了佛教的心理學思想;南傳佛教的《清凈道論》、大乘法相唯識學的《大乘莊嚴經論》等有關心理學的法本、文獻也被翻譯成西方方字,受到西方心理學家的青睞。

60年代以來禪宗、藏密的風行,佛教心理學成為歐美佛教學術研究中最受重視的課題,湧現了諸如《佛教心理學的應用探討》、《佛教心靈治療學》等學界著作。

近二十年來,佛教心理學與西方心理學的對話、比較與整合更是西方的熱門課題,一些心理學家甚至身兼禪師身份,做著整合佛法與現代心理學的工作。


綜上所述,在當前社會各種心理問題越來越突出、人們面對越來越明顯的心理疾病風險與壓力的情況下,心理學如果能夠從佛法中吸取有效的營養並提升自身學術運用,對於人類世界來說是一件好事。

而佛法,如果能夠通過心理學的方式,更廣泛地走入世間生活,針對性地對人類遇到各類心理問題進行巧妙的治理,去掉部分宗教形式的外衣,以符合現代人能理解、接受的「科學方式」,打消人們傳統以來求神拜佛、封建迷信的誤解,則更是功德無量、善莫大焉!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部分內容參考了陳兵教授《佛教心理學》書籍以及部分網絡觀點,知見不正之處,還請業界行家及各善知識批評指正為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