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常年不上朝,被內閣懟得有苦難言,太監從卻走向權力頂峰

資深人士說文史 發佈 2020-05-03T09:21:13+00:00

《大明風華》將觀眾視野拉到了大明王朝,從靖難之役,仁宣之治,再到土木堡之變,大明王朝從穩定,繁榮,衰退到土木堡皇帝被俘,這其中都與皇帝的幫手有關,例如內閣大學士的文官,錦衣衛的特種部隊,司禮監的太監等等,明朝皇帝設置這些部門或者職位,都是為了更好的能夠輔佐朝政或者相互制約。

《大明風華》將觀眾視野拉到了大明王朝,從靖難之役,仁宣之治,再到土木堡之變,大明王朝從穩定,繁榮,衰退到土木堡皇帝被俘,這其中都與皇帝的幫手有關,例如內閣大學士的文官,錦衣衛的特種部隊,司禮監的太監等等,明朝皇帝設置這些部門或者職位,都是為了更好的能夠輔佐朝政或者相互制約。

正是由於這些部門的存在,導致明朝中後期皇帝從此君王不早朝,甚至常年不上朝,那麼,明朝皇帝是如何掌控國家權力的?作為一個歷史愛好的發燒者,總想夢回明朝去探個究竟。我們先從朱元璋時期開始了解。

鳳陽農民朱元璋通過機遇和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推翻殘暴的大元帝國,而這個農民皇帝雖說沒有讀過多少書,但治國腦子是非常的好,對待官員喜歡用殘暴的手段,以致很多人都對朱元璋的統治時期多有詬病,然而朱元璋洪武時期的統治是直接帶給了後代明朝極大的方便,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朱元璋時期明朝歷經宰相制度、相權分化制度、廢除宰相制度等一系列提高皇權的措施,從李善長到胡惟庸這兩代宰相的輔佐,讓朱元璋深刻體會到相權的弊端,胡惟庸一案發爆發後,朱元璋只能直接廢除了宰相制度。

而這個制度的廢除直接讓皇帝累成狗,毫不誇張地說,明朝的皇帝不僅要做皇帝,還得做宰相的活,原來有宰相的時候,皇帝能夠更好的統籌全局,而宰相已被廢除,那麼就意味著皇帝要想掌控權力必須得自己來。

朱元璋廢除宰相後,建立殿閣大學士制度

可是宰相這活哪有那麼好干,朱元璋從小就吃苦耐勞,每天都有批不完的奏摺,常常需要自己批改到深夜,這樣的日子短期朱元璋還受得住,但越往後越累,被逼的實在沒辦法,朱元璋就模仿之前王朝的大學士制度,建立殿閣大學士來輔助自己批改奏摺,這就是明王朝權力掌控的第一個改革。

這個殿閣大學士制度的產生,讓文官只有執筆批改的權力,卻沒有負責全局的權力,權力還是在皇帝手中,並且擔任殿閣大學士的官員們職位非常低微,就是皇帝的私人秘書;這樣的制度,其實也就朱元璋這個從小吃苦耐勞的農民受得住,他的子孫們誰吃得了這個苦,到了兒子朱棣在位時期,殿閣大學士已經無法完全替皇帝分憂。

朱棣建立內閣機制,幫助皇帝輔政

明朝永樂年間,朱棣常年是從事軍事駐防,根本沒有正規的接受政務處理方面的經驗,雖說有殿閣大學士,但這些大學士只能負責代筆,其他的還得是朱棣自己來審閱,每天光審閱就得耗費朱棣一大堆時間,天天都被困在宮裡。

後來,朱棣一看這不行,自己才中年怎麼天天憔悴的像老年人一樣,於是開始琢磨怎麼才能最好的讓人幫自己處理國務,並且自己還能夠把控權力,思來想去,就建立了明朝獨特的內閣機制。

內閣就是篩選出朝中最有能力、最有威望的幾個大臣共同執行宰相的權力,變相的就是宰相重新建立了,但這個宰相不同於以前的宰相,這是幾個人共同當宰相,這個制度很大程度的幫助皇帝分擔了政事壓力,同時也讓國家的治理更加有序。

  • 內閣機制既分權,又有效率,創建「仁宣盛世」

不得不說,朱棣的內閣建立很大程度上,使得大明王朝政治發展更加的清明;並且朱棣還建立太子參與內閣制度,這其中的意思就是由太子領銜內閣,太子和內閣幾個重臣一起處理國事,既能夠鍛鍊太子,又能夠相互監督。

那麼這個制度在後世帶來的影響有哪些呢?朱棣之後的「仁宣盛世」就是在內閣手中一手達到繁榮昌盛的,內閣的價值和效率也因此高效運作起來,甚至到了明英宗時期,皇帝被俘獲了,大明王朝依舊可以沒有任何影響的運作,所以說內閣的建立對國家利大於弊。

  • 內閣成員官職不高,卻凌駕於六部之上

全國大小的事務全部交由內閣進行商定處理,內閣是凌駕於六部之上,但有意思的事情出現了,內閣重臣們的官銜都不高,基本都是四五品,而六部的長官基本都是二品,品級的差距讓內閣很多時候也不好直接命令六部。

後來到了明宣宗時期,朱瞻基看到這個窘況,直接提升了內閣學士的品級,並且內閣首輔是唯一的一個一品官員,其他內閣大學士也是二品左右的官員;說到這裡,可能會有人問內閣首輔是內閣管理者,那麼內閣首輔這不就是宰相嗎?

內閣首輔受到大學士們制約

明朝的皇帝都不傻,內閣首輔雖然有總領之權,卻沒有總管之權,總管之權依舊在皇帝手裡,這就意味著內閣首輔,想施行哪些政策必須好聲好氣地和其他大學士商量,大學士們舉手投票,票數多的就可以施行,也就是說你內閣首輔再厲害,還是得看大學士們的臉色,彼此都僵持著,這直接讓皇帝高枕無憂。

甚至後期萬曆皇帝十幾年不早朝都能牢牢的把控住權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拴住了內閣這根線,內閣去管理天下,自己管理好內閣就行了;內閣制度也發生過不斷的變化,到了後來,內閣竟然擁有了反駁皇帝的權力。

  • 皇帝竟然被內閣懟的有苦說不出

例如:皇帝想修建一座宮殿,這費用就得國庫出,國庫由吏部管理,吏部直接推給內閣,說:「必須內閣同意,吏部才能放出錢。」好的,皇帝再去找內閣,內閣這些人一商量,這宮殿建造有沒有必要,一旦認定沒必要,內閣直接駁回了皇帝的要求,而皇帝也沒辦法說什麼。

畢竟你講理也講不過這幾個大學士,你直接命令吧!他們會說皇帝插手內閣太深了;並且內閣裡面還有一些史官,皇帝一個不注意就被史官記錄在冊;這還不算完,御史大夫們只要聽到皇帝犯錯,一群大嘴巴就烏拉烏拉地懟皇帝,皇帝是有苦說不出,畢竟自己不占理。

皇帝成立司禮監,依靠太監來制衡內閣

明朝的一些皇帝受不了內閣,於是就成立了司禮監,其實就是重用太監,讓太監來和內閣抗衡;最開始明朝的前期,皇帝們都遵循一個道理,不能讓太監接觸權力、不能讓太監讀書、不能讓太監嘴巴太油。

於是朱元璋、朱棣、朱高枳、朱瞻基時期,太監根本一點都接觸不到權力,這四個皇帝中也就出了個三寶太監鄭和,這太監還是一個非常有理想的太監,對權力一點都不感興趣,就喜歡旅遊。

從朱祁鎮時期以後,太監開始受寵

不過到了朱祁鎮時期,這大哥太喜歡太監王振了,直接導致了自己被瓦剌活捉,而之後的皇帝們不知道為什麼,都特別的信任太監,朱見深時期開始,太監就步步接觸到國家權力,司禮監也就成為了替皇帝代筆的「批紅」,批紅就是替皇帝審閱內閣送來的奏摺,然後蓋章頒布,這個權力是非常大的。

毫不誇張的說,司禮監就相當於宰相,批紅原本就是屬於皇權,這下子太監們從皇帝那麼拿到了皇權,就直接的提升自己的地位,後期階段一直都是內閣和司禮監惡性鬥爭,雙方都奈何不了自己,直到明朝末期,文官集團才重掌朝廷大權。

  • 東廠,西廠,錦衣衛,內廠分擔明朝司法權

以上說的都是明朝的政治上的權力,作為一個正規運作的國家,司法權力也是十分的重要,而明朝司法權力,反而是最混亂的一個朝代;很有意思的是,明朝司法權力由東廠、西廠、內廠、錦衣衛分別執行,一塊蛋糕四個組織瓜分。

這直接導致了司法權力的過度使用,一些司法機構為了提高自己組織的司法執行能力,會不斷的去抓捕一些無辜的官員和百姓,用這些人來充當自己的政績,而司法部門真正背後的大佬還得是二十四衙門的司禮監,東西內廠和錦衣衛的頭子,很多都是出自於司禮監。

並且這樣一比較,大家就知道內閣和司禮監權力到底是如何劃分,司禮監有批紅權力,也就是說可以直接批改奏摺和確定奏摺;而內閣只有票擬權力,也就是內閣只能通過投票來決定一件事,而司禮監卻能獨裁,這就使得司禮監可以暗中擴展勢力,來對抗朝中的文官勢力。

  • 司禮監力壓內閣走向權力巔峰

而司禮監製度中最高長官掌印太監是不同於內閣首輔,掌印太監可以直接的管理全部司禮監,不存在什麼投票決定,也因此掌印太監可以直接命令秉筆太監,後來「司禮監」一步步的權力走向了巔峰。

在明朝中葉到晚期階段,司禮監的權力完全凌駕於內閣之上,而逐漸形成了完善的政務流程,全國大小的奏章,都有通政使進行匯總發送給司禮監,司禮監拿給皇帝看,然後做出批示後,司禮監把東西拿到內閣,內閣草擬意見後,司禮監在拿到皇帝面前批閱,最後進行校對,司禮監批紅。

結尾

明朝獨特的國家治理方式帶給整個國家有好有壞,前期帝王們英明勇武,能夠很好的平衡內閣和司禮監的權力,但遇到一些皇帝缺乏這些能力,那麼這兩個部門很可能也會逐漸強大起來,明代國家權力結構的組織形式及權力運作機制,都明顯不同於此前各個朝代。

明朝最重要的兩個中樞權力機構——內閣或司禮監,都不是國家最高一級行政實體;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辦事機構,司禮監太監是宦官首領,皇帝的家奴;內閣大學士亦具有中朝官特點;在這種權力結構內,任何一個權力機構都無法逸出皇權控制的軌道,發展成為皇權的異己力量,也不可能形成真正危及皇權的「相權」或者「權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