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改變我一生的書,就是路遙的《人生》,如今再讀已是淚滿襟

精細化育兒 發佈 2020-05-03T12:38:18+00:00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人生》是作家路遙創作的小說,講述了農村出身的知識青年高加林,幾經起落,最後丟失愛情、也沒了事業的悲劇故事。1949年12月3日,路遙生於陝西省清澗縣王家堡村的一個貧困農民家庭,原名王衛國。1966年,路遙從延川縣中學初中畢業。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

《人生》是作家路遙創作的小說,講述了農村出身的知識青年高加林,幾經起落,最後丟失愛情、也沒了事業的悲劇故事。

1949年12月3日,路遙生於陝西省清澗縣王家堡村的一個貧困農民家庭,原名王衛國。1966年,路遙從延川縣中學初中畢業。

這時恰逢文化大革命爆發,路遙成為學生組織「井岡山」的負責人。隨後,又串聯起來,成為「延川縣紅色造反第四野戰軍」的負責人。1968年,他19歲以群眾組織代表身份,在延川縣革命委員會任副主任。

一直到1982年,他完成中篇小說《人生》,再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轟動一時。小說講述了改革開放時期,陝北地區城鄉生活的變化和糾葛。

《人生》因此入選為「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

改變馬雲一生的書,就是路遙的《人生》,如今再讀已是淚滿襟

馬雲曾說:「18歲時,我是蹬三輪車的零工,是《人生》改變了我的人生。」

馬雲的經歷中,我們得知:生活中的挫折常在,只有不服輸,不輕言放棄,才能創造屬於自己的燦爛人生。

馬雲高考三次,落榜後去義烏拉過三輪車。

或許是命運的安排,馬雲在火車站撿到一本書:路遙的《人生》,正是這本書改變了馬雲的命運。

也許馬雲在《人生》里,看到了自己的人生的影子,支持馬雲走下去的正是路遙筆下的那股韌勁。當馬雲再次閱讀的時候,已經是滿眼淚水。

人生,其實無非是矛盾與選擇的綜合體,無關對錯,僅僅在於我們能否有勇氣在矛盾中做出選擇並勇敢承擔一切後果。

路遙的《人生》描寫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的人生選擇與變化過程。

以及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女孩黃亞萍的感情糾葛,再現了當時社會背景下人們的生存和生活狀態,以及農村青年在人生選擇時的矛盾。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人生》以主人公高加林生活為主線,將他的人生改變與愛情選擇聯繫在一起,向我們娓娓道來一個悲傷得令人深思的故事。

沒考上大學的高加林回到村裡當了民辦教師,後不幸被村支書兒子「走後門」頂替,重新回到土地。在他失意的時候,善良淳樸的農村姑娘巧珍走進了他的生活,他們展開了「不平等」的戀情。

生活並未壓垮有抱負的加林,機會重新降臨到他的頭上,馬占勝通過「走後門」為他謀得了通訊幹事一職,他又回到了城市。

在工作中春風得意的同時,加林和高中同學黃亞萍有了新的戀情,巧珍無奈選擇離開。

正當高加林準備大展宏圖之際,亞萍前男友張克南的母親檢舉了其「走後門」的事,最後他不得不離開亞萍又重新回到土地。兜兜轉轉,一切又回到了原點,這似乎只是黃粱一夢而已。

《人生》到《平凡的世界》,路遙在這樣宏大的主題下描述了那個時代的農村青年在面臨人生選擇時的不同的抉擇,我們應該讚揚不斷進取、勇於追求的精神,但也千萬不能急功近利、好高騖遠。

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不滿意,就灰心。

三毛曾說: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

路遙像一面鏡子,每個人都能透過這面鏡像世界看到自己。

你我皆凡人,每日在生活的泥淖中艱難跋涉,我們懂得知足,也不輕言放棄。

只需要39元,就可以看到底這是一本怎樣的書,可以影響馬雲一生,充滿生氣和機遇的城市生活對於身處封閉而又貧困的農村知識青年構成了一種雙重刺激,不論在物質上還是在精神上。

路遙思考並理解了這一現象,在小說中指出了農村知識青年該如何選擇。

點擊下面卡片,即可購買正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