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襲珍珠港背後的故事,山本五十六是如何下定決心實施偷襲的?

歷史皇太后 發佈 2020-04-24T04:51:04+00:00

一、美日實力的硬性差距 需要指出的是,美國和日本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的海軍實力對比,其實差距較小。 參考文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 《日本帝國海軍興亡史》 《太平洋戰爭全史》 《尼米茲傳》

作為太平洋戰爭的標誌性事件,日本海軍對珍珠港的偷襲在當年可以說是震驚世界。一支完全以航空母艦為主力的艦隊,冒險遠航至夏威夷附近海域,並且突然打出了雷霆一擊。這一舉動是徹頭徹尾的軍事冒險,一旦失敗幾乎就是斷送了日本海軍的全部力量。作為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的山本五十六不可能不知道這一決斷的風險,那到底他是為什麼要採取如此冒險的計劃?

一、美日實力的硬性差距

需要指出的是,美國和日本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的海軍實力對比,其實差距較小。日本擁有各型航空母艦10艘、戰列艦10艘、輕重巡洋艦38艘、驅逐艦112艘、潛艇65艘。而美國海軍則擁有戰列艦17艘、航空母艦8艘、輕重巡洋艦37艘、驅逐艦165艘、潛艇106艘。換句話說雙方的海軍實力差距並不大,即便是美國海軍是兩洋艦隊,太平洋艦隊的實力也是空前強大。如果進行面對面的艦隊決戰的話,日本海軍的勝算極小。

這也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海軍作戰的一個傳統思路,即海戰的勝負取決於雙方戰列艦的正面交鋒。按照日本海軍的估計,他們如果不能在戰列艦上有美國海軍的七成,則艦隊決戰沒有任何勝算可言,這也是日本海軍的「對美七分論」。

而日本長久以來奉行的「九段漸減邀擊戰術」,也是針對美國主動進攻的「橙色作戰方案」來制訂的,即在預定海域裡對美國海軍展開削弱作戰,當美國海軍的進攻艦隊削弱到一定程度後,方可對其發起艦隊決戰。

可是按照日本大本營的要求,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必須主動對美國海軍採取攻勢,而且務必要取得勝利。當這個要求甩到山本五十六面前時,山本五十六內心是苦澀的。他深知美國海軍的實力,更知道美國強大的工業意味著什麼。

艦隊決戰風險極大,正面和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交鋒的結果很糟糕,就算取勝也必然是損失慘重。更要命的問題是,這樣的艦隊決戰是否能夠一口氣消滅美國太平洋艦隊也是未知數。事實上,更大的可能是只能擊敗,而做不到將其重創,更別提消滅了。

而更關鍵的問題在於,美國的戰爭機器開動需要多久?1938年至1940年美國就通過了總計6艘衣阿華級戰列艦的建造預案。1940年通過的《艦隊擴大法案》和《兩洋海軍法案》,更是讓美國決定了建造13艘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預案。

這些消息很難瞞過日本方面。而反觀日本因為自身國力的限制,因此不可能如同美國一樣做到如此龐大的造艦計劃。那麼戰爭一旦爆發且雙方僵持不下,日本必然在這種國力的較量下失敗。對於山本五十六而言,這是最可怕的一種可能,為了避免這個可能,他必須在第一次時間就設法摧毀美國海軍的有生力量。

二、勝負的關鍵手

山本五十六很清楚,作為太平洋地區的老對手,日本和美國都非常了解對方。就如同日本依據美國的「橙色作戰方案」制定了「九段漸減邀擊戰術」一樣,美國也是根據日本在太平洋地區的動向和部署來制訂計劃的。美國方面假定日本海軍會在第一次時間攻擊菲律賓、關島等地,並利用海軍艦隊阻擊美國海軍。而美國的日後的所有戰略方針,包括現在太平洋艦隊的加強,都是圍繞這一點進行的。換句話說,沒人想過日本第一時間就會盯上美國強大的太平洋艦隊,並決心將其摧毀。

就當時的情況而言,美國人這樣想是沒錯的,因為當時美國海軍並沒有將航空母艦視為左右海戰的關鍵。在他們的認知裏海戰的關鍵還是取決於艦隊決戰,這也是主流海軍國家的觀念所在。不過這一觀念並沒有影響到山本五十六,他是一個比較反傳統的海軍將領,他堅信航空母艦和航空力量將改變海戰的格局,將傳統的艦隊決戰改為雙方的航空兵對決。因此山本五十六決心利用日本的航空母艦來贏得勝利,而不是進行一場損失極大的艦隊決戰。

這種觀點並不少見,在1925年美國有一本小說名為《偉大的太平洋戰爭》,在小說里就描寫了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的假想情況,而這本小說的素材則取材於《太平洋海上霸權》,這兩本書都成為了日本海軍的課程教材。

而山本五十六接觸這這本小說更早,這本小說出版的時候,他人正在日本駐美大使館擔任武官。當時山本五十六就對這本小說非常著迷,也花費了一些時間確認這本小說里的假想情況的可能性——利用航空母艦偷襲美國海軍在太平洋的錨地珍珠港。

不過當時的山本五十六恐怕也想不到,在15年後他要將這本小說里的劇情還原為現實。可日軍大本營的命令不可違抗,傳統的艦隊決戰又是死路一條的時候,山本五十六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是個賭徒,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他也敢去爭取。

而且他還有個現成例子,英國皇家海軍的地中海艦隊,此前正是利用航空母艦襲擊了義大利皇家海軍的錨地塔蘭托。這一戰例在當時沒有被各國海軍重視,但它卻給山本五十六提供了實際操作的可能性,剩下的就是完善他的襲擊計劃了。

三、具體實施的可能性

山本五十六是個賭徒不假,但他也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畢竟能夠在陸軍的咄咄逼人和海軍內部的觀念爭執中立於不敗之地,甚至是將海軍里的戰艦派和航空派擰成一股繩,就足以證明他的能力了。這次針對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襲擊,從計劃的制訂到完善也充斥著山本五十六特有的風格——大膽的制訂計劃,但在完善計劃時又會小心求證,而整個計劃又將縝密的嚴絲合縫,毫無漏洞可言。其最終結果就是偷襲珍珠港的作戰計劃——Z計劃。

山本五十六在計劃的完善階段時考慮了很多,包括珍珠港的美軍的日常作息時間,該地陸海軍的作業程序,艦隊調動頻率和習慣,甚至是人事調動上都有充分的考慮。他的對手是美國海軍上將哈斯本·金梅爾,這也是個老練的海軍將領,在布防上幾乎沒有缺口。金梅爾料想過日本海軍主動襲擊他的太平洋艦隊,因此在可能的海域都布置了巡邏船隻和偵察機。山本五十六很明白,襲擊艦隊一旦被金梅爾的巡邏船隻和偵察機發現,那麼整個偷襲計劃就必然失敗。

但是山本五十六在情報部門搜集的堆積如山的情報里,還是找到了金梅爾的行動規律。金梅爾把警戒區布置的雖然嚴密,但他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會在周末將沒有任務的艦船調回珍珠港進行修整,這就給了山本五十六一個較大的漏洞可言。

同時金梅爾那看似嚴密的警戒措施里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漏洞——金梅爾對於太平洋北部的注意較少,畢竟這個地方時常會有較大規模的颱風,到了冬季就更是多發期。所以金梅爾對這裡的警惕性較低,到了冬季更是會抽走巡邏力量。

這個漏洞成了金梅爾的致命傷,因為自從第四艦隊事件之後,日本海軍就加強了對颱風的研究,對於如何在颱風多發的太平洋北部活動,日本海軍已經有了一定的準備。而人事調動上也體現了這一點,負責對珍珠港進行襲擊的南雲忠一出身於水雷戰隊,對於在複雜海況下航行有充足的經驗。

另一方面,金梅爾在周末會把大部分船隻調回珍珠港的做法,也變相的幫了山本五十六一個忙,因為金梅爾自己就會把大部分主力艦聚集在港口裡,那簡直是航空兵們理想的轟炸目標。可以說,當山本五十六的準備工作進行到這一步時,整個計劃的風險就已經被壓倒了最低。

結語

偷襲珍珠港是一次軍事上的豪賭,賭上的是日本海軍寶貴的航空母艦和未來在太平洋上的主動權。但是山本五十六的準備工作實在過於充分了,讓這次豪賭的風險壓倒了最低,成功率提升到了最高。因此,山本五十六自然有充分的理由,去執行這個在大多數人眼裡的「瘋狂方案」。不過山本五十六自己也知道,這次偷襲的結果並不能決定戰爭的勝負,事實上還有很大可能會讓日本陷入萬劫不復之地,而這就不是山本五十六所能左右的了。

參考文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

《日本帝國海軍興亡史》

《太平洋戰爭全史》

《尼米茲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