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老區看老鄉|三年攻堅磊口「出山」

河南日報 發佈 2020-05-05T02:44:15+00:00

近年來,磊口以道路「破題」,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使老區面貌煥然一新。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任國戰 趙一帆 悅連城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遂旺春夏之交,綠色滿山遍野,空氣格外清新。

磊口鄉位於安陽市殷都區最西部,背倚太行,風景優美,底蘊深厚。抗戰時期,磊口鄉泉門村曾是安陽縣第一屆抗日民主政府的駐地。1942年8月,太行五分區52團在這裡開展武裝鬥爭與生產自救,多次被中原野戰軍通報表揚。轄區內還建有革命烈士紀念亭,1945年6月安陽戰役犧牲的137名烈士長眠在此。近年來,磊口以道路「破題」,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使老區面貌煥然一新。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任國戰 趙一帆 悅連城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遂旺

春夏之交,綠色滿山遍野,空氣格外清新。這一段時間,安陽市殷都區磊口鄉主抓工業的副鄉長卜垂惠在山裡奔忙,電話響個不停。

地處清峪村的中海水泥項目工地是卜垂惠常跑的一個點。「前不久,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項目進度。鄉里派專人來項目現場幫扶,解決問題。再過個把月,這個投資1.6億元的水泥粉磨和礦渣微粉生產線就要投產。」5月3日,卜垂惠喜滋滋地告訴記者,「這兩天我看了習近平總書記寫給鄭州圓方集團全體職工的回信,備受鼓舞,過節俺都沒休息。這裡的100多名員工也跟俺一樣卯足了勁,他們都是附近的村民。建成後還要有100多名村民變工人。」

投資上億元的大項目能落戶到丘陵山區,這在過去的磊口可不敢想。

記者來到鄉政府駐地的山坡,向下遠眺:西邊是山,南邊是山,北邊還是山。磊口,就像它的名字一樣,「三塊石頭堵住路」。

「要把山區貧困群眾從『窮窩』里挪出來,就要想辦法切斷『窮根』,修築致富路,讓產業紮根。」磊口鄉黨委書記彭慶楷坦言。

3年前,磊口鄉提出了「打造10分鐘生活圈」的奮鬥目標,要用路打通產業鏈,讓村民擺脫貧困。

將16個散落山間的行政村串成一個「生活圈」,怎麼實現?修路!

資金是首要難題。為了募集資金,磊口鄉到市老區促進會和市交通管理局等有關部門「化緣」,還積極爭取「外援」。卜居頭村有500多人在深圳打工,並建有黨支部。聽鄉幹部懇切地介紹了磊口修路「出山」的設想,大伙兒紛紛慷慨解囊,共捐款55萬元。

找資金難,修路亦要過「難關」。「清涼山村到卜居頭村的路是最難啃的『硬骨頭』,石頭硬,勾機錘硬往下打,有時一天前進不了幾米,光勾機錘就用壞了兩個。」當時負責施工的楊言慶感慨地說,周邊的百姓眼看著施工遇到困難,許多人自發前來當義工。

用了50多天,兩村間1.5公里的路終於建成了,路邊栽上了柏樹、紅葉李樹,安裝上100多盞路燈。路通當晚,兩個村的村民興奮地在這條路上遊逛。清涼山村的一位袁姓村民說:「俺娘家是卜居頭村的,以後回娘家再也不用繞十多里地了。」

3年來,磊口鄉光修路就花了6000多萬元,新建改建道路9條,共40餘公里。新建橋樑8座,硬化街道20萬平方米。

路通了,城裡的遊客紛至沓來。上莊村有大片槐樹林,2018年起,上莊村開始舉辦槐花節,修建了旅遊專線,不少自駕遊客登山賞花,還吸引了不少蜂農前來養蜂。

路通了,項目紅火起來。2018年,鹿山村村民合夥投資20萬元,在村級公路旁興辦了鹿山雨澤香菇大棚合作社,流轉土地20餘畝種植花菇,年利潤超過20萬元,並安排了5個扶貧崗位。眼下,村村都興辦了農民合作社。

路通了,外面的企業開始「進山」。中海水泥、中聯商砼等企業先後落戶磊口,總投資達到3.2億元。如今,磊口鄉已有大小企業15家。

三年攻堅,磊口「出山」。如今,磊口的「出山」之路上,一派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

【記者手記】

記者曾多次到磊口鄉採訪,對磊口曾經的「行路難」頗有體會。如今,看到磊口路通業興,深感欣慰。

磊口能「出山」,靠的是一股勁:一股傳承自革命歲月、不怕犧牲的拼勁;一股延續至今、高揚新發展理念迎難而上的韌勁。3年來,磊口鄉黨委政府一班人帶領群眾一鼓作氣,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把「出山」工程持續向前推進,為當地百姓開闢了一條致富奔小康的平坦大道。

編輯:張菁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