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花兒已經開好了——伊斯坦堡春日賞花筆記

艾謝在土耳其 發佈 2020-05-06T07:16:09+00:00

馬爾馬拉海沿岸 馬爾馬拉海沿岸 蘇丹艾哈邁德廣場•藍色清真寺前蘇丹艾哈邁德廣場•聖索菲亞大教堂前 Emirgan公園Part.1 鬱金香的歷史鬱金香的野生物種最初長在中亞的山區,最早由土耳其人於公元1000年左右開始種植,並被引種到當時拜占庭帝國的都城君士坦丁堡。

3-5月是伊斯坦堡的春天,陽光明媚,萬物生長,蝶舞鶯飛,鮮花怒放,正是賞花的大好時節。但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伊斯坦堡所有的景點、公園等公共場所關閉,節假日禁止出行,平時實施交通管制,因此出門的機會很少。我在4月底出門轉了一圈,伊斯坦堡滿城春花爛漫,讓人感受到春天的生生不息。

01 鬱金香,土耳其的國色天香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唐•劉禹錫•賞牡丹

如果說牡丹是中國人眼中的「真國色」,那麼鬱金香就是土耳其人眼中的「國色天香」。

說起鬱金香,很多人都只想到荷蘭,其實土耳其才是鬱金香的故鄉。每年四月的伊斯坦堡,上百種鬱金香在全城各個角落同時綻放,公園、廣場、馬路……放眼望去皆是鬱金香的海洋。

Part.1 鬱金香的歷史

鬱金香的野生物種最初長在中亞的山區,最早由土耳其人於公元1000年左右開始種植,並被引種到當時拜占庭帝國的都城君士坦丁堡。

到了奧斯曼帝國時期,鬱金香受到眾多威勢赫赫的帝國蘇丹所欣賞,並升級為宮廷花卉,被種植在皇宮最幽秘的花園裡。由於鬱金香形狀類似於用古老的土耳其字母書寫的"安拉"名稱,曾被阿拉伯語稱為"安拉",鬱金香因此成為神聖的象徵,被尊為帝國的聖花,鬱金香花園被視為最接近天堂之地。

16世紀,伊斯坦堡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之一,是貿易,文化和政治的中心。彼時它擁有最迷人的鬱金香花園。每年鬱金香盛開時,奧斯曼蘇丹都會在宮殿花園中舉辦一場奢侈而昂貴的鬱金香節,邀請眾人前來賞花。那個場景,正是「花開時節動京城」。

結果,鬱金香變得非常流行,並成為財富和權力的象徵,宮殿、花園、清真寺等地方都裝飾著鬱金香花紋,連奧斯曼蘇丹的頭巾、長袍上都縫製有鬱金香的圖案,加之鬱金香外形看起來很像奧斯曼男子的頭巾,因此鬱金香的英文名稱「Tulip」源於土耳其語「 Tulbent」,意為「穆斯林的頭巾」。

而鬱金香被傳入歐洲,也正是在這一時期。16世紀,偉大的奧斯曼帝國蘇丹蘇萊曼時代,奧地利大使Ogier Ghislain de Busbecq(1522-1592,為奧地利君主制服務的荷蘭外交官)訪問奧斯曼帝國時,他被那些色彩繽紛,品種繁多的鬱金香所吸引。於是他將鬱金香球莖從奧斯曼帶到維也納宮廷,並將鬱金香球莖寄給了當時著名的植物學家,同時也是他的朋友Charles de l'Ecluse(1526-1609,曾為維也納哈布斯堡家族御醫,後為荷蘭萊頓大學植物學教授,在西歐被稱為鬱金香之父)。後來,de l'Ecluse開發了鬱金香並將其介紹給了荷蘭人。漸漸的,鬱金香以其美麗和稀有在歐洲日趨搶手,掀起了整個歐洲的鬱金香狂熱,並引發了「鬱金香狂熱」的泡沫經濟事件。在荷蘭的鬱金香球莖業建立,並聞名歐洲乃至全世界之前,鬱金香作為「花神」已經在伊斯蘭世界絢爛閃耀超過600年。

鬱金香狂熱(荷蘭文:Tulpenmanie)1637年發生在荷蘭,是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經濟事件。當時由奧斯曼土耳其引進的鬱金香球根異常地吸引人,引起大眾搶購,導致價格瘋狂飆高,在泡沫化過後價格僅剩下泡沫時的百分之一,讓荷蘭各大都市陷入混亂。這個事件和英國的南海泡沫事件以及法國的密西西比公司並稱為近代歐洲三大泡沫事件。

——摘自維基百科

如今,鬱金香不僅是土耳其的國花,還已經成為土耳其的文化象徵之一,是土耳其一張艷麗的「名片」。在土耳其,隨處可見鬱金香造型或圖案的藝術品、紡織品、建築物等,例如土耳其紅茶杯,玻璃燈,地毯,清真寺牆磚,伊茲尼克陶瓷製品,濕拓畫,伊斯蘭書法……


自2006年以來,每年四月,伊斯坦堡都會舉辦一年一度的「鬱金香節」,在各個城市公園裡,會展出上百種鬱金香,幾百萬株鬱金香同時盛放,爭奇鬥豔,盛況空前。


Part.2 賞花地點推薦

a. Emirgan公園

這是首推的賞花景點,它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公園,所處位置是伊斯坦堡最好的街區之一,沿博斯普魯斯海峽歐洲一側的山丘上。它是鬱金香節的主會場,展出約190種280萬株鬱金香。

b. 蘇丹艾哈邁德廣場(Sultanahmet Square)

上千年神聖的宗教建築與絢麗多姿的鬱金香花朵融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奇幻瑰麗的伊斯蘭風情畫。請尤其注意欣賞廣場邊上那張由50多萬朵鬱金香組成的占地1460平方米的鬱金香地毯。

註:由於現階段各景點、公園不開放,因此以上鬱金香圖片均為本人往年拍攝。

02 下一站,浪漫櫻花

說起櫻花,大家自然就會想到日本。不過在伊斯坦堡竟也處處都能看到櫻花,而且異常絢麗。

最美的櫻花,當然還是圖一,伊斯坦堡的Baltalimanı日本庭院的櫻花。那是今年4月底,我和阿杜先生戴上口罩開車出門透透氣,途經Baltalimanı日本庭院(Baltalimanı Japanese Garden)時,我們被園內那一大排絢麗的櫻花樹驚艷到了。樹上花團錦簇,猶如一片恢弘的粉色雲朵,將園外的街道打扮得格外美麗。近看,那一朵朵小巧玲瓏,像繡球似的櫻花,一團團一簇簇,綴滿枝頭,朵朵花瓣含情脈脈,粉粉嫩嫩像極少女害羞的臉。真是春色滿園關不住啊。

面對如此動人的美景,行人紛紛掏出手機記錄下這令人驚嘆和陶醉的時刻。

櫻花樹林環抱著Baltalimanı車站,如果可以,我真想將它命名為「浪漫櫻花站」。可惜公園關閉,明年櫻花季,一定進園去逛逛,拍上幾張摘下口罩的美圖。

庭院位置極好,靠近博斯普魯斯海峽第二歐亞大陸橋,大家如果在春天來到伊斯坦堡,不妨來到這裡觀賞櫻花,然後步行至海峽邊,一路風景如畫。

櫻花象徵熱烈、生命與幸福。願這明媚嬌艷,滿樹滿眼的粉色,能將好運帶給我們每一個人。

03 南歐紫荊,高貴的帝王之色

伊斯坦堡最具代表性的花朵是鬱金香,可惜今年所有公園關閉。但是,街上也不乏美艷的花朵。伊斯坦堡街頭最常見的春花當屬南歐紫荊(土耳其語Erguvan),它起源於南歐和西亞,主要生長在土耳其的愛琴海和馬爾馬拉海地區。相傳,伊斯坦堡就是在2000多年前,南歐紫荊盛開時節建造的。

南歐紫荊綻放著紫紅色的花朵,花期一般在四月至五月初,只有幾個星期,被認為是春天的先驅。每年春天,南歐紫荊盛開之時,一片片紫紅為伊斯坦堡增添了艷麗高貴、無與倫比的色彩,滋養著這座永恆之城的靈魂。

南歐紫荊又被稱為「猶大樹」(Judas-tree),根據基督教的傳說,紫荊花以前是白色的,但後來出賣耶穌的猶大在這種樹上弔死,紫荊花樹因此感到羞恥,以至於白色的花朵全都變成了紫紅色。

猶大樹具有藥用價值,早在拜占庭時代之前,來到此地的水手們常把猶大樹的葉子熬煮喝下,以獲取治療疾病的功效。

南歐紫荊是拜占庭皇帝的象徵,它的紫色是拜占庭統治者斗篷上使用的一種顏色,寓意富足和力量,因為它是自然界最稀有的顏色(當時用化學方法生產紫色非常困難)。在從前,紫色的布料是奢侈品,除了皇帝,沒有人可以穿紫色的衣服。拜占庭皇帝甚至認為他們的血液都是南歐紫荊的顏色,以此強調他們的高貴地位。此外,拜占庭皇宮的產房裡鋪著紫色的石英或紫色的絲綢,這就是「出身高貴」一詞的由來。

南歐紫荊在奧斯曼文化中也占有崇高的地位。15-19世紀,人們專門為它組織了慶祝活動,稱為「南歐紫荊節(或稱猶大樹節)」。當南歐紫荊樹木的數量開始減少時,奧斯曼蘇丹立刻下令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種植南歐紫荊。它強壯的枝幹被奧斯曼人用作手杖,而樹上的花朵因漂亮的紫紅色而被用來為奧斯曼帝國的美食增添色彩和風味,同時它們與鬱金香、含羞草、雛菊和蘭花一起,美化了伊斯坦堡。

南歐紫荊還賦予眾多土耳其藝術家,作家和詩人創作靈感。土耳其詩人艾哈邁德·哈姆迪·坦皮納爾(Ahmet Hamdi Tanpınar,1901-1962)說到,這些花朵是「一種珍貴的特別值得以其命名特殊節日的花朵」。另一位土耳其詩人埃迪普·坎塞維爾(Edip Cansever,1928-1986)則將伊斯坦堡比作「南歐紫荊的宏偉帝國」。另外兩位土耳其詩人,奧爾罕·維利·卡尼克(Orhan Veli Kanik,1914-1950)和內西普·法茲爾(Necip Fazıl Kısakürek,1904-1983)也從花朵中獲取了靈感,Veli將紫荊開花時節描述為「一個讓人為之瘋狂的季節」,Fazıl則稱其為該國的「本色」。

欣賞南歐紫荊的最佳地點是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尤其以如梅利堡壘一帶最為驚人。每逢春末夏初時節,紫荊花能把海峽兩岸暈染得格外迷人。遊覽的最佳方式是乘坐遊船,可惜如今遊船關閉。大家如果今後在春天造訪伊斯坦堡,一定不要錯過海峽邊的南歐紫荊哦。

04 紫藤花,紫穗懸垂,花繁而香

伊斯坦堡的春天,並不是鬱金香和南歐紫荊的專利,那些纏繞在庭院裡,柵欄上,古牆外的紫藤,在春日裡競相開放,連成一片片壯觀的紫色瀑布,令城市裡最古老的角落都煥發出勃勃的生機。

相比櫻花的嬌柔,紫荊的艷麗,紫藤更具低調優雅之感。紫藤花瓣似蝶形,花朵一串串懸垂枝頭,猶如精巧的風鈴,又如滿架的葡萄。微風拂來,紫藤花海隨風飄蕩,陣陣飄香,十分夢幻,這是春季獨有的浪漫。

李白曾賦詩:」紫藤掛雲木,花蔓宜陽春。密葉隱歌鳥,香風留美人。」趁著大好春光,去看看詩人筆下紫藤花兒的美態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