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有講究

psm藥盾公益 發佈 2020-05-06T11:01:54+00:00

《黃帝內經》有云:「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夏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痃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中山市人民醫院 盧曉慧


夏天已悄然臨近,立夏與立秋之間的三個月稱為夏三月,夏三月天氣炎熱,我們該如何調養我們的身心呢?


《黃帝內經》有云:「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夏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痃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意為夏季是草木繁衍秀美的季節,天地陰陽之氣相交,一切植物開花結實,夏季晝長夜短,人們的起居也要順應天時的變化,晚睡早起。情志應保持愉快,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這是適應夏天氣候,保護長養之氣的方法,如果違反了這個規律,就會損傷心氣,到了秋天就會使收斂的能力不足,容易發生瘧疾、感冒、痢疾等病,在夏天種下的病根到了冬至這天則容易發生重病。針對當前人們生活情況,藥師想提出夏季養生人們需要特別注意的幾點。


一、預防暑熱

夏季溫濕度較高,暑熱邪盛,致心火上炎,容易出現心煩口渴,倦怠乏力,可使用薄荷、金銀花、菊花、麥冬、綠豆、赤小豆等來清熱祛暑。

也可以自制參蓮茶服用,西洋參15g、蓮子(帶心)50g、麥冬25g,打粉,開水沖服,具有清熱生津、益氣養陰、提神醒腦的功效。

也可以使用扁豆花6g,厚朴6g,金銀花5g,枳實3g,香薷3g,甘草5g,玉竹10g,煎水代茶飲,具有預防暑濕傷身之效。


二、防寒

如今,空調、風扇、水果、冷飲幾乎成為夏季必備品,防暑降溫條件較以前大大改善。所謂物極必反,如果過分貪涼,反而增加夏季風寒濕邪的侵襲問題,不得不防。夏季天氣熱,這是自然界的正常現象,人要順應自然,而「心靜」是抵禦熱浪的一大法寶。現代研究發現,當人保持安靜的心態時,機體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明顯減少,因而基礎代謝減慢,人們因出汗等現象而產生的「熱感」就會減輕。所以,越是天熱,越要「心靜」。


此外還應做到這三點:

1、家中使用空調時,使室溫不低於25℃;

2、工作環境溫度太低時要用衣物保護好關節及腰背;

3、夏季人體內部陽氣相對不足,不應吃冷飲,水果等生冷之物一次不要吃太多,以防損傷脾胃陽氣。


三、飲食清淡

夏季飲食上也要選擇清淡、爽口、易於消化的食物為主。《保生心鑒》有云:「暑氣酷烈,鍊石流金於外,心火焚熾於內,古人於是時獨宿、淡味。」故夏天天氣炎熱, 飲食宜清淡,應多吃容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油膩辛辣的食物不宜多吃,而要清淡為主,多吃蔬菜、瘦肉和時令水果。


薏米冬瓜湯:薏苡仁30g,冬瓜250g,豬瘦肉150g,加水適量,煲湯食用,具有利水除濕之效。此外,飲食中可適當添加一些辛香發散之品,如紫蘇葉、花椒、陳皮、香菜、生薑、砂仁、豆蔻、草果等,可以化濕降濁,調節胃腸功能。


四、補充津液

夏季汗出較多,易傷陰,多食用米湯能輕易達到保胃氣,存津液的效果。製作上使用少量粳米(東北大米)而非其它品種大米加水熬制。在《傷寒論》中就有7個方劑在煎煮時需要加粳米。粳米有保胃氣的作用,經水熬制的米湯具有很好的補津液之效。


五、注重健脾

夏季暑多夾濕,濕邪困脾,運化失常;水濕內停會產生腹脹、腹瀉;水谷不運則會精氣不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神疲乏力等。這時可使用健脾除濕、芳香化濕、淡滲利尿等方法,在飲食中要多食用山藥、蓮子、茯苓、薏苡仁、 藿香、紫蘇、陳皮等食品,祛除水濕。出現胃脘脹滿不適,食慾不佳,舌苔白厚時,可以使用春砂仁6g, 陳皮3g,荷葉3g,開水沖泡,代茶飲,具有醒脾開胃,溫中化濕之效。還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香砂養胃丸、藿香正氣系列中成藥。


六、冬病夏治

夏季天地之間陽氣充足,我們要善於「用熱」,因此夏季是治療脾胃虛寒型的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最佳時機。該病臨床表現為胃部畏寒、隱痛,喜溫喜按,脘腹痞滿,乏力納呆,大便溏薄等。患者可在夏季服用四君子湯、補中益氣湯、黃芪建中湯等。此外,還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使用三伏貼、艾灸、刮痧等,扶正固本,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七、運動適量

夏季運動量不宜過於劇烈,應以運動後少量出汗為宜,切不可大汗淋漓。運動量過大,出汗過多會損傷心陰。夏季鍛鍊可以選擇太極拳。太極拳動作包含陰陽消長的理念,可謂是夏季最佳運動之一。


註:文章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在此向作者致謝!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審稿專家:廣東省藥學會 中山市人民醫院 劉銳鋒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盾公益(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