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第一書記張紅傑的產業扶貧經

葉縣今朝 發佈 2020-05-06T06:15:57+00:00

4月27日,葉縣常村鎮栗林店村村級集體經濟流轉的艾田裡,頭茬艾草已收割完畢,經過晾曬正準備打捆、裝車。

4月27日,葉縣常村鎮栗林店村村級集體經濟流轉的艾田裡,頭茬艾草已收割完畢,經過晾曬正準備打捆、裝車。

「今年艾草收成不錯,存放兩個月就可以加工艾絨了。鄧書記這下可有錢了……」栗林店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張紅傑和該村黨支部書記鄧建成打趣道。

就在一個多月前,靠著賣艾根村集體就賺了十幾萬塊錢。頭茬艾草的豐收,更是給他們打了一劑強心劑。

「這都多虧了紅傑。」鄧建成由衷地說。

「只有村裡有了產業,增加村民自身的造血功能,才能讓村子長久穩定脫貧。」談起扶貧體會,張紅傑深有感觸。

栗林店村位於省道S234和S330交叉口向西4公里處,是常村鎮的東大門,交通條件便利。該村轄5個自然村,全村耕地面積4200畝,428戶1842人,人均耕地2.27畝。

土地多、交通便利,這些都是栗林店村的優勢。如何將優勢發揮出來?入村的第一天,張紅傑就開始琢磨。

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張紅傑白天走村入戶調查宣傳、晚上組織村幹部座談交流。就這樣,利用一個月時間,就把8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走訪個遍。

走訪中張紅傑發現,常村鎮屬葉縣的山區鄉鎮,種傳統作物收成不高,卻很適合種植艾草,村民也會零星種植。

2018年底,在葉縣縣委、縣政府的各種政策支持下,栗林店村村集體流轉了300多畝土地,開始種植艾草。可由於沒有種植經驗加上天氣等原因,去年不但沒有賺到錢,還賠了不少。這一下就打擊了村「兩委」的信心。

「知道賠的原因,咱就不怕。」張紅傑鼓勵道。

就在當年,張紅傑先後6次組織村幹部、村民代表外出學習綠色農業種植技術。他還利用自己的人脈邀請龍騰高科實業有限公司等企業有關負責人到村授課。

村民開闊了眼界加上科學種植,栗林店村打了個翻身仗。

「現在我們的艾草已經發展了400多畝,還種了100多畝的中藥草。」鄧建成介紹。

村集體有了產業,村民還得到了「流轉+務工」的雙重收益。

「我的地全部流轉給了村裡,除了租金外,一天還能賺70塊錢,比自己種地強。」該村貧困戶周國麗說。

不僅如此,為了提高艾草價值,今年該村還建起了艾絨加工廠。加工廠投入運營後,不僅能安排十多人就業,同時能為村集體增加近10萬元的收益。

在張紅傑的幫助下,鄧建成信心滿滿:「今年我們還準備再流轉100畝種植艾草。紅傑還帶我們參觀了智慧農業項目,下一步,我們還計劃引進溫室大棚,種植無土栽培蔬菜哩。」

(范長坡 焦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