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蘇泊罕大草原 感受鄂爾多斯蒙古族婚禮文化

東聯社 發佈 2020-05-07T11:31:08+00:00

對蒙古族傳統婚禮文化早有耳聞,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其獨具匠心的程序,充滿民族色彩的模式,一直備受外族人及其外地遊客的青睞和讚譽,能夠身臨其境地現場目睹,更是成為一種奢求。

對蒙古族傳統婚禮文化早有耳聞,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其獨具匠心的程序,充滿民族色彩的模式,一直備受外族人及其外地遊客的青睞和讚譽,能夠身臨其境地現場目睹,更是成為一種奢求。

的確,蒙古族傳統婚禮如同「唱大戲」,傳統的民族服裝,悠揚悅耳的馬頭琴聲,還有即興表演的蒙古歌舞,給人以藝術的享受和心靈的震撼。

5月5日,中國東方聯合新聞通訊社員工一行四人,帶著憧憬和嚮往的心情,走進內蒙古鄂爾多斯蘇泊罕大草原景區,觀賞了這裡精心編排的蒙古族婚禮實景演出,親身感受了蒙古族傳統的婚禮文化。

蘇泊罕大草原景區的工作人員向東聯社—啟明新聞(http://www.dflhxw.com/)介紹,蘇泊罕大草原景區推出的蒙古傳統婚禮實景演出,是鄂爾多斯蒙古族婚禮的精華,保留了13世紀蒙古宮廷婚宴的文化遺存,是蒙古族最為隆重、傳統、經典的婚禮儀式。

據悉,民間傳統的蒙古婚禮要舉行兩到三天的時間,儀式程序主要有乘馬娶親、閉門迎婿、獻羊祝酒、求名問庚、女家晚宴、新娘上馬、迎新拜灶、放夜送客,三天三夜等環節。新郎娶親如同上沙場作戰,裝弓備箭,新娘出閣猶如眾星捧月,極盡讚譽之詞。只見遠處,一對迎親人馬浩浩蕩蕩而來,他們滿臉寫著喜慶。

蘇泊罕大草原旅遊景區實景鄂爾多斯蒙古族婚禮,將遊牧民族的婚嫁習俗以自由狂歡的形式從舞台表演回歸到生活演藝,以片段點睛,實景演藝了包括攔門迎婿、分發出嫁、新人敬酒等鄂爾多斯婚禮中的必要環節,突出遊牧特色,以濃郁的生活氣息,熱烈的娶親場面和古老的風格情趣,使遊客享受民俗的新鮮和快樂。

通觀一部鄂爾多斯婚禮,就如同通覽了蒙古族優秀的民族精神,切身的感受到蒙古文化和禮俗的博大精深。婚禮上,除了新郎以外,祝頌人也是一大亮點。婚禮的祝頌人多才多藝,一路為新郎保駕護航,與新娘家嫂鬥智鬥勇,詼諧風趣,不時令人捧腹大笑。

在歡快的《敖包相會》音樂聲中,新郎、新娘翩翩起舞,眉目傳情,向來賓、家人送上衷心的祝福。

在新娘即將走出家門的時候,母親用新郎佩戴的象牙筷子,將新娘的秀髮從頭頂正中間向兩邊分開,再用聖潔的奶水將新娘的長髮反覆梳理,編成12股細髮辮,纏在頭飾腮垂上,再戴以雍容華貴的頭飾和繡龍圓頂帽子,蓋上藍色的蓋頭。做完這些,母女深情相擁。此時,極度深沉、煽情的音樂響起,不少遊客已潸然淚下。

祝讚,穿插在婚禮的全過程。祝讚的內容既有對古老婚姻神話的追溯,也有對新人的祝福,既有對即將離開母親家、傷心痛哭的新娘的勸慰,也有對夫妻相處之道的告誡。在一片送行的祝讚聲中,新郎、新娘翻身上馬,走向人生新的「旅途」。

鄂爾多斯蒙古族傳統婚禮源自成吉思汗,其所蘊含的已不僅是久遠的歷史與文化,800年的時光承載的是世世代代的誓約與承諾,守護著的是由衷的愛戀與不變的真心。(東聯社—啟明新聞5月7日鄂爾多斯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