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帝國 |歷626年,哈里發時期和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時期

天下達觀 發佈 2020-05-07T00:19:52+00:00

資料整理來源於:網絡阿拉伯帝國(632年-1258年),是中古時期時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蘭帝國。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均稱之為「大食」,而西歐則習慣將其稱作薩拉森帝國。

資料整理來源於:網絡








阿拉伯帝國(632年-1258年),是中古時期時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蘭帝國。

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均稱之為「大食」,而西歐則習慣將其稱作薩拉森帝國。







阿拉伯帝國歷經626年


四大哈里發時期(632年-661年)


倭馬亞王朝(661年-750年)


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








阿拉伯極盛疆域

東起印度河及蔥嶺,


西抵大西洋沿岸,


北達高加索山脈、裏海以及法國南部,


南至阿拉伯海與撒哈拉沙漠,


國土面積達1340萬平方公里,


是世界古代歷史上東西方跨度最長的帝國之一,


亦是繼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之後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9世紀後半葉起,阿拔斯王朝進入分裂和逐漸衰落時期,


各地封建主或總督擁兵割據,獨占一方,脫離中央而獨立,


哈里發先後淪為布韋希王朝和塞爾柱人的傀儡。


1258年,阿拔斯首都巴格達被旭烈兀攻陷,


末代巴格達哈里發穆斯台綏木被殺,阿拉伯帝國滅亡,


其叔逃至開羅,被擁立為穆斯坦綏爾二世,


直至1517年奧斯曼帝國滅亡馬穆魯克王朝,


馬穆魯克蘇丹控制下的末代開羅哈里發穆塔瓦基勒三世被俘,其哈里發稱號亦被賽利姆一世奪取。









阿拉伯帝國的興起改變了周邊許多民族的發展進程,在中世紀的歷史上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歷史


出走創國

狹義的阿拉伯民族是指源於阿拉伯半島沙漠和半沙漠地帶的遊牧民族。


不論是根據猶太教的《聖經》和伊斯蘭教的《古蘭經》中的記載,都認為他們和猶太人有血緣關係,


語言分類中也同屬於閃含語系。


原來都是一些分散在阿拉伯半島中的以家族為基礎的部落。


從6世紀後半葉開始,由於埃及的混亂以及拜占廷和波斯之間的連年戰爭,


使得原先的波斯灣-紅海-尼羅河的商路無法通行,商人們改走更為安全的,通過阿拉伯半島的陸路。


麥加地處這個商路中段,東到波斯灣,西至紅海,北往敘利亞,南通葉門,其交通樞紐的地理位置使聖地麥加成為一座繁榮的商業城市。

穆罕默德在610年開始以安拉使者身份在麥加宣傳伊斯蘭教,


最初在親朋中秘密傳教,613年後在麥加公開傳教,


號召人們放棄原有信仰,皈依安拉。


隨著傳教逐漸公開,伊斯蘭教徒先從貧民開始增加,


後來甚至一些商業貴族家族成員也加入進來,


引起以倭馬亞家族為核心的麥加統治集團的關注。


為了自身的統治利益,倭馬亞等貴族開始對穆罕默德進行迫害。


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遷往雅特里布城。


雅特里布亦因穆罕默德的到來而改名為麥地那·納比,意為「先知之城」,簡稱麥地那。


17年後確定,希吉拉為伊斯蘭教紀元,


並以遷徙的那一年作為阿拉伯太陰曆的歲首(622年7月16日),即伊斯蘭教曆元年元旦。







帝國形成

到麥地那後,穆罕默德成功地調解了該城原有部落間的各種爭端,建立了更高的威望。


以麥加的穆斯林「遷士」和麥地那「輔士」為基本力量,組建起穆斯林公社烏馬(Ummah ),並定伊斯蘭教原則制定憲章,作為處理內部和外部事物的準則。


穆斯林相信,穆罕默德受到真主的授權指揮烏馬公社,並以自衛性戰爭方式反擊。


624年3月,麥地那穆斯林方襲擊了麥加古萊西貴族的一支武裝商隊,從而引發了「壕溝之戰」


竟能以少勝多,擴大了伊斯蘭教的影響。


627年,穆罕默德以掘壕堅守之策,挫敗麥加萬人大軍對麥地那城的圍攻,解除了軍事威脅。


麥地那軍隊屢戰屢勝,或通過派遣弟子宣揚伊斯蘭教,使麥地那的伊斯蘭國家成為當時阿拉伯半島上最強大的政治、宗教和軍事力量。


630年初,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大軍兵臨麥加城下,雙方締結《侯德比耶和約》達成妥協。


麥加貴族被迫接受伊斯蘭教,承認穆罕默德為「先知」;穆罕默德承認麥加是伊斯蘭教聖地。


麥加成為阿拉伯宗教中心。


阿拉伯半島遠近的各個部落紛紛遣派使者往麥地那表示歸順。


阿拉伯半島上的各部落民眾開始以伊斯蘭教為核心建立一個統一的阿拉伯穆斯林國家。





四大哈里發時期

阿拉伯帝國形成之後,掀起了長達一百多年的擴張運動。


在鷹旗旗幟下,阿拉伯人建立了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封建軍事帝國,極盛疆域達1340萬平方公里。


第一任哈里發阿布·伯克爾( Bakr,573—634年)隨即向敘利亞方面發動了擴張戰爭。

第二任哈里發歐麥爾(Umar,586—644年)發動了阿拉伯歷史上空前的大征服運動。


635年,哈里發的軍隊同時對拜占庭和波斯薩珊帝國(226—651年)展開了進攻。


被稱作「安拉之劍」的哈立德·伊本·韋立德,在耶爾穆克河畔一舉殲滅了拜占庭5萬大軍,占領了敘利亞首府大馬士革。


阿拉伯軍隊的接連勝利,迫使被圍困兩年的耶路撒冷於638年請降歸順。


637年,哈里發的軍隊占領了亞洲西部的伊拉克,並向伊朗高原境內的薩珊波斯的腹地不斷推進,


642年在卡迪西亞戰役中徹底擊敗了薩珊波斯軍隊,征服了已有4000多年文明的歷史古族波斯人。


640年阿拉伯人攻入埃及。


642年,哈里發成為亞歷山大的主人,整個埃及納入阿拉伯帝國的版圖。

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Osman,574—656年)繼續進行擴張戰爭,阿拉伯帝國的鐵騎先後征服亞洲的霍拉桑、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以及非洲的利比亞等地區。


正當對外擴張戰爭勢如破竹時,帝國內部發生分裂。


以阿里·伊本·艾比·塔里卜為首,哈希姆家族中部分親阿里派的人對出身於倭馬亞家族的奧斯曼出任哈里發的合法性提出質疑,並組建起什葉派,與普遍接受奧斯曼繼位的遜尼派相對立。


穆斯林首次內部分裂由此開端。

656年,隨後奧斯曼亦不幸遇刺,阿里繼任哈里發。


但此時以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為首的倭馬亞家族拒不承認阿里政權。


雙方數次火拚,未分勝負,僵持不下。


什葉派內部又出現分裂,部分對阿里表現不滿的激進穆斯林組建了一個「軍事民主派」——哈瓦立及派。

661年,該派刺殺阿里,神權共和時代(正統哈里發時期)結束。


七世紀中葉,阿拉伯境內人口約有2140萬。


最初的四大哈里發由穆斯林公社以協商、選舉方式產生,歷史上將這4位領袖統治時期稱之為神權共和時期,又稱四大哈里發時期。





倭馬亞王朝

661年,倭馬亞家族的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即位哈里發,以大馬士革為首都,建立了倭馬亞王朝。


將哈里發改為世襲,實際上成為了帝國的君主,令當時的阿拉伯社會開始進入鼎盛時代,


8世紀初,倭馬亞王朝的政權鞏固以後,阿拉伯人開始發動大規模的對外戰爭。


阿拉伯人於664年占領阿富汗,北路軍進軍中亞內陸草原地區,直到在帕米爾高原西部遇到唐朝軍隊才停下腳步,並與興起於青藏高原地區的吐蕃西部和西北部邊界的興都庫什山脈相接壤。


南路軍攻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大小邦國。


在北方,阿拉伯帝國的兵鋒三次指向君士坦丁堡,阿拉伯哈里發征服拜占庭的雄心終究未能實現。


在西方,阿拉伯人消滅了拜占庭帝國在非洲北部最後的駐軍,占領從突尼西亞直到摩洛哥的廣袤土地。


阿拉伯帝國使非洲的柏柏爾人歸依了伊斯蘭教,並以他們為主力組成軍隊,跨越直布羅陀海峽遠征西班牙,征服了西哥特王國。


732年,哈里發的軍隊穿越庇里牛斯山,進攻法蘭克王國,在普瓦提埃戰役中被法蘭克王國的宮相查理·馬特擊敗。


至此,阿拉伯帝國的大規模征服運動終於落下帷幕。

倭馬亞王朝貴族為首的阿拉伯統治者殘暴地統治其征服領地,導致眾多被征服民族的怨恨不斷加劇。


遜尼派、什葉派及其他派別的教派爭鬥日趨激烈,並逐漸與階級、民族矛盾聯結在一起。


帝國不僅未能徹底把什葉派鎮壓下去,反而又出現了一個自稱為先知叔父阿拔斯的後裔的阿拔斯派。

各種反抗力量在720年後開始逐漸匯合。


阿拉伯帝國的擴張,在很大程度上是阿拉伯國家而不是伊斯蘭教的擴張。


阿拉伯帝國向非伊斯蘭教徒徵收的賦稅,要比向穆斯林徵收的高一些,如果人民大量皈依伊斯蘭教,則意味著阿拉伯帝國的財政收入將大大降低。


經過78年的擴張(634-712年)為高潮時期,阿拉伯帝國的結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不再是阿拉伯部落聯盟的酋長,而是一位東方的神權君主。


建立在官僚體系和常備軍的基礎之上。


在阿拉伯帝國的統治下,廣袤疆域內各個迥然不同的古典文明逐漸融合變化,最終於幾個世紀後形成了全新的阿拉伯文明。


舉世聞名的新月沃地是阿拉伯文明的肇興地;也是伊斯蘭世界的中心。


作為阿拉伯帝國的首都大馬士革,倭馬亞王朝歷位哈里發曾從此發布敕令,


指揮亞歐非三洲的運作的阿拔斯哈里發則遷都於巴格達。


八世紀中葉,倭馬亞統治下的人口已達3400萬。


阿拉伯人征服擴張的主要貢獻在於,通過宗教將鬆散的部落文化聯合起來,並通過征戰使各個地區的文化得以傳播、交流。




阿拔斯王朝

747年,阿拔斯的後裔阿布·阿拔斯利用波斯籍釋奴阿布·穆斯林在呼羅珊的力量,聯合什葉派穆斯林,於750年推翻了倭馬亞王朝的統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


阿拔斯王朝建立之初,大肆捕殺倭馬亞餘黨,殺害了阿布·穆斯林,並殘酷地鎮壓了呼羅珊人民起義。


阿拔斯王朝旗幟多為黑色,故中國史書稱該王朝為黑衣大食。


750年,阿拉伯人占領坦尚尼亞的桑格幾布群島。


公元751年,阿拉伯帝國軍隊呼羅珊指揮官阿布.穆斯林與中國唐朝軍隊在中亞內陸怛羅斯進行了交戰,


阿軍出動了約15萬人,唐軍也出動了2萬唐軍和1萬葛邏祿軍隊,雙方展開激戰,


由於葛邏祿軍隊臨陣倒戈,最終阿軍取得了勝利。


但由於唐朝安西都護府在西域強大軍事實力,加上阿拉伯內部問題和地理因素,阿拉伯人已經無力向東進攻。


由於安史之亂的爆發,唐朝國力大減,安西的軍事力量被抽調回內地平叛,唐朝再也無力西征。


哈里發曼蘇爾執政時,以伊拉克為中心,在底格里斯河畔營建了新都巴格達,於762年遷都至此。


是與當時的長安、君士坦丁堡齊名的國際性大都市。


阿拔斯王朝建立後最初的近100年,特別是哈倫·拉西德和麥蒙執政時期,是阿拉伯帝國的極盛時代。


公元8世紀中葉到9世紀初,帝國政治較為穩定,生產力發展較快,經濟和貿易繁榮,是帝國的鼎盛時期。


九世紀初阿拉伯極盛人口達四千餘萬。



分裂衰亡

龐大的阿拉伯帝國是阿拉伯貴族借武力征服而建立的多民族、多宗教、多信仰的集合體。


9世紀中葉,哈里發政權已逐步釋放儘自身的能量,帝國急劇滑向分崩離析的窮途末路。


倭馬亞家族的後裔就在歐洲伊比利亞半島割據獨立,建立後倭馬亞王朝(756年-1236年),


由於服色尚白,中國史書稱為「白衣大食」,與阿拔斯王朝分庭抗禮。


788年,北非摩洛哥又出現了什葉派的伊德里斯王朝。


各地總督和軍事統帥因封土製的推行而逐漸獲得的強大的經濟基礎和軍事力量,對阿拔斯王朝統治構成了嚴重威脅。


800年大將伊本·艾格萊卜在獲得突尼西亞封土之後,當年便建立艾格萊卜王朝(822-875年)。


868年埃及總督阿哈默德·圖倫宣布獨立,建立圖倫王朝(868—905年)。


東方各省繼塔希爾王朝之後,又相繼出現了薩法爾王朝(867-903年)、薩曼王朝(874-999年)。


909年什葉派穆斯林在突尼西亞建立法蒂瑪王朝,先後征服阿爾及利亞、敘利亞、埃及、撒丁島,


973年遷都開羅,由於服色尚綠,中國史書稱為「綠衣大食」。

摩蘇爾和阿勒頗建立了哈姆丹王朝;


波斯人和突厥人在波斯、中亞和小亞細亞等地建立了薩曼王朝、白益王朝、伽色尼王朝、塞爾柱帝國;


在埃及、敘利亞和葉門也建立了阿尤布王朝。


10世紀以後,帝國四分五裂,實際統治區域僅限於巴格達及其周圍地區,名存實亡。


945年艾哈邁德進入巴格達,哈里發穆斯台克非成為白益家族的傀儡。


各地封建主擁兵割據,獨霸一方。


1055年,另一支塞爾柱人攻陷巴格達,解除了哈里發的政治權力,僅保有宗教首領的地位。





帝國滅亡

塞爾柱人的到來,使阿拉伯帝國一度出現中興局面。


雖然帝國名義上的統治者還是哈里發,但是實權已經旁落到了塞爾柱的「蘇丹」手中。


塞爾柱當權者十分尊重阿拉伯帝國的傳統,基本承襲了帝國以往的各種封建典章制度。


1世紀末,什葉派主要派別伊斯瑪儀派中出現了一個極端恐怖的阿薩辛派,它以波斯西部的阿剌模忒堡為根據地,在神秘的山中老人霍山(哈桑·本·薩巴赫)統率下專門從事暗殺哈里發、蘇丹及達官貴人等排除異己的恐怖活動。


11、12世紀之交,阿拉伯帝國又被那些手握重兵、擁有大片地產和稅收大權的突厥封疆大吏分裂成10餘個封建小邦。


11世紀開始的十字軍東征多次侵蝕阿拉伯帝國的疆域,聖城耶路撒冷更多次被血洗。


12世紀末年,中亞新興的花剌子模王朝取代塞爾柱人,控制了哈里發,


13世紀初,強大的蒙古帝國開始興起,第一次蒙古西征就消滅了花剌子模。13世紀中葉,蒙古鐵騎沖入西亞大地。


1252年,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奉其兄蒙哥汗之命西征。


他率領蒙古軍隊洗劫了波斯、小亞細亞、美索不達米亞和敘利亞,並於1258年摧毀帝國首都巴格達,1260年攻占敘利亞首府大馬士革。


據說,巴格達全城居民都被屠殺,被屠殺人數約為9萬人。


為了不讓皇族的鮮血玷污戰刀,巴格達哈里發裹在地毯里被戰馬踩死,阿拉伯帝國滅亡。


阿拉伯帝國滅亡之後,「哈里發」的頭銜則作為伊斯蘭教宗教領袖的稱號,一直被繼承下去。


哈里發首先是處於開羅的馬穆魯克王朝的控制之下。


1517年,奧斯曼帝國征服了埃及,時任哈里發的穆台瓦基勒也被俘。


1543年,穆台瓦基勒死去,奧斯曼蘇丹蘇萊曼一世宣布自己繼承哈里發的職位,成為全世界穆斯林的領袖。


直到1924年,哈里發制度最終才由凱末爾廢除。

穆罕默德和歷代哈里發都奉行較為開明靈活的文化政策,阿拉伯帝國時期,隨著政治的領先地位和靈活開放的融合精神。

阿拉伯帝國內部的各民族以良性競爭的姿態的形成促進了新的伊斯蘭教文明體系發展建立傳播,它是在吸收、消化原埃及、兩河流域、波斯帝國和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既有鮮明的特點又有很強的包容性。





阿拉伯文學作品以詩歌為主,文字優美,音韻或鏗鏘激昂,或婉轉柔美。


歷代詩壇,耆宿輩出。


韻文、散文在阿拔斯帝國時代獲得長足發展。


《天方夜譚》(或譯《一千零一夜》)在數百年時間中被不斷完善。


它汲取了印度、希伯來、波斯、埃及、中國和阿拉伯民間文學的精粹,使其成為阿拉伯乃至世界文學中的明珠。


除了自身的文學成就以外,在整理、翻譯和改編古典著作方面,阿拉伯人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9世紀初,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為給伊斯蘭神學尋找「理論支持」竭力鼓勵並組織對希臘古典哲學的大規模翻譯活動。


「智慧之城」巴格達擁有一大批專門的翻譯人才。


據說,翻譯的稿酬以與譯著重量相等的黃金來支付。


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歐幾里德、托勒密、蓋倫、希波克拉底等大批希臘人、印度人和波斯人的哲學、科學和醫學名著的譯本經整理、注釋之後,相繼問世。


這一人類翻譯史上的偉大工程,既使中東地區古典文明的輝煌成果在中世紀得以繼承,又為阿拉伯文化的發展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