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用藥方式很多,經常吃中藥,你知道中藥都有哪些劑型嗎?

健康醫學苑 發佈 2020-05-08T09:23:11+00:00

經常吃中藥,你知道中藥都有哪些劑型嗎?中藥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具有幾千年悠久歷史,是中華民族聰明才智的結晶。

經常吃中藥,你知道中藥都有哪些劑型嗎?



中藥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具有幾千年悠久歷史,是中華民族聰明才智的結晶。與其他藥物相比,中藥治療疾病有著 「治未病」、「辨證施治」和「整體觀念」等諸多優勢。早期傳統中藥在使用上因為不夠方便而常被患者所詬病,但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工藝的改善,這一問題逐漸得以解決,現代中藥除了保留傳統的湯、丹、丸和膏等劑型外,還發展了片劑、顆粒劑、滴丸等劑型,極大地方便了患者使用和拓寬了中藥的應用範圍。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常見傳統中藥劑型

中藥製劑最初形成於夏商時期,在那時就有關於藥酒、湯液的製作和應用的記載。《黃帝內經》中記敘了散、丸、膏、湯等劑型,並對各種製劑的製法、用法用量及適應證均有較明確的說明。到了秦漢時代,中國藥物製劑的知識和理論得到迅速發展。張仲景編著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記載的除之前已有的劑型外,還出現了栓劑、洗劑等劑型。

1.丸劑:

《黃帝內經》有記載「以四烏賊骨一藘茹二物併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為後飯」,描述的就是丸劑的製備方法和使用說明。丸劑是最常用的中藥劑型,如麝香保心丸、六味地黃丸等都是丸劑。多藥力持久,服用方便,體積小,便於攜帶及貯存。適用於病情穩定,尤其在疾病恢復階段或需鞏固療效者(也可用於急救,如麝香保心丸)。

2.湯劑:

湯劑是中醫應用最早的劑型;「其湯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葦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為一升半,去其滓,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黃帝內經》)講的就是湯劑的製法。湯劑通常既能內服,又能外用。

3.膏劑:

膏劑也是既可內服也可外用。內服是將藥材用水煎煮、去渣濃縮後,加煉蜜或糖製成的半固體製劑,又稱膏滋,多用於滋補;外用膏劑又稱膏藥,多用於外科癤腫瘡瘍或跌打損傷等疾病。

4.散劑:

散劑是將藥材碾碎,做成均勻混合的乾燥粉末,可內服也可外用;《黃帝內經》中就記述了散劑的製備和使用方法:「以澤瀉、術各十分,糜銜五分,合,以三指撮,為後飯」,散劑製備方便,便於服用及攜帶,但內服吸收較湯劑慢。

5.丹劑:

丹劑一般指的是將那些貴重、特殊的藥物(如水銀、硝石、雄黃)研磨成細末,或者再將這些細末加糊或黏性藥汁做成的各種形狀的成藥。大多含水銀成分,常用以配製丸散供外用,具有消腫生肌、消炎解毒的作用。

常見現代中藥劑型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新設備、新工藝的不斷湧現,緩釋包衣與小球成型技術、微型成球技術、包合技術等在中藥製劑領域中得到廣泛的應用,湧現了一大批現代化中藥劑型,如片劑、顆粒劑、膠囊劑、口服液、注射劑等非傳統劑型,極大滿足了患者治療需求。

1.片劑:

是將藥材提取物、藥材提取物加藥材細粉或藥材細粉與適宜輔料混勻壓制而成的圓片狀或異形片狀的製劑,分為浸膏片、半浸膏片和全粉片,是常用的現代劑型之一。片劑服用、攜帶、保存、運輸均方便,且可包衣來掩蓋不良苦味,並減少空氣、濕度等對藥物影響。

2.顆粒劑:


是將藥材提取物與適宜的輔料或與藥材細粉製成的顆粒狀製劑。顆粒劑型既能保持吸收快的湯劑特色, 同時兼有攜帶運輸方便的優點,多用於補益、止咳、清熱等作用的藥物。

3.膠囊劑:


分為硬膠囊和軟膠囊,多用於口服;硬膠囊是將適量的藥材提取物、藥材提取物加藥粉或輔料製成均勻的粉末或顆粒,填充於硬膠囊中而製成的劑型;軟膠囊劑是將油類或對明膠等囊材無溶解作用的液體藥物或混懸液封閉於囊材內製成的劑型。

4.溶液型:

多為中藥口服液劑,是在傳統湯藥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劑型。隨著中藥浸提技術的發展,藥物以分子或離子狀態均勻分散在液體中,吸收快而全,生物利用度高,但多保留中藥味,口感一般。

5.注射液:


是採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方法,將中藥提取物進行精製加工,製備成無菌溶液、混懸液或臨用前配成液體的無菌粉末,是中成藥現代新劑型。注射劑將藥物直接帶入循環系統,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的特點,臨床主要用於治療急症、重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