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權傾天下,慈禧和武則天到底差在哪裡?

史冊實測 發佈 2020-05-09T05:53:28+00:00

這其中,慈禧到底和武則天差在哪裡呢?李贄就曾在《藏書》中對武則天有這樣的說法:試觀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后者乎?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一共有著493位皇帝,其中武則天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而另一位權傾天下的女人——慈禧也是很有名氣。

作為晚清的實際統治者,慈禧雖然沒有稱帝,可也著實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

可是同樣是女人,慈禧就沒有武則天那樣落有一個好點的名聲。

這其中,慈禧到底和武則天差在哪裡呢?

今天筆者就發表一下我的看法。


坐上皇位的武則天(圖為網絡截圖)

時代發展的局限性

在這裡筆者首先是同情慈禧的,只因為她生不逢時。

慈禧生在中國封建時期的末端,當時中國的封建制度在全世界已經不再具有先進性,反而是落後的。

因此對於當時那種情況,大清顯然沒有盛唐昌盛。

如果只是看到慈禧的貪婪自私,那顯然是不客觀的。

在筆者看來,慈禧顯然深諳為君之道。

自古以來,為君者,都要明白兩個字——「平衡」。

慈禧在這方面做得很好,她通過幹練的政治手腕平衡親貴朝臣之間的權力。

另一方面,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西方列強入侵中國,在這種情況下,慈禧太后也採取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措施,雖然效果一般,但放在當時而言也屬合理。


被群臣簇擁的慈禧(圖為網絡截圖)

可正是因為時代的局限性,大清必然走向沒落,封建必然走向衰亡。

不可否認慈禧殘暴,貪婪,可是筆者認為她也是歷史進步的「犧牲品」。

相比之下的武則天就幸運許多,盛唐——封建社會幾近達到高峰的時代,在這樣的環境下,只要武則天的大方向不錯,她所遇到的問題都能被歷史所掩蓋。

思維高度不同

說完外部的大環境,就要來談談個人的問題了。

武則天當政期間,她非常樂於接受外來思想,接受新鮮事物,比如說她提拔了一系列的女官。


初入皇宮的武則天(圖為網絡截圖)

李贄就曾在《藏書》中對武則天有這樣的說法:試觀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后者乎?亦有專以愛養人才為心,愛民為念如武氏者乎?

這放在慈禧身上是幾乎不可能的事。

慈禧思想保守,她害怕改革,她積極阻撓維新。

武則天積極對外交流,加上當時現今的封建制度以及中國的地大物博,大唐是越來越昌盛。

而慈禧堅持閉關鎖國,只有被動地被外國人打開國門。

客觀的說,武則天的很多舉措還是很讓布衣平民受益的,比如她極大的推進了科舉制。

我們都能知道教育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重要性。

武則天推進了科舉制的改革,這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階級之間的流動,寒門子弟有了更多的機會出人頭地。


暮年的武則天(圖為網絡截圖)

這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社會矛盾。

相比較而言,慈禧就顯得目光短淺。

上位之後的她,貪圖享樂,每天只是大魚大肉,吃喝玩樂。

用國庫里的錢去建花園,使士兵們都吃不飽飯。

而同期的日本天皇勤政節儉,勵精圖治去壯大本國國力,使當時的日本成為亞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同外國人一同照相的慈禧(圖為網絡截圖)

從這點看,慈禧就比不過武則天。

歷史年代的遠近

前人的歷史,永遠只是後人在書寫。

那些進入我們眼睛裡的永遠只是一些人的說法,它的客觀性有待商榷。

武則天生活在距今1400年的大唐時期,而對於慈禧,他生活在200年前的晚清。

隨著時間的推移,或許後人更多的看到了武則天那一代女皇的霸氣,歷史的真實性在一代又一代人中改變,她的嚴苛之處似乎被掩蓋。

而對於慈禧,人們或許看到的只是二百年前她那一樁樁失敗的舉措,人們的民族情緒始終掩蓋著她的優點。

年代的遠近始終都在影響著歷史的客觀性,慈禧是可憐可悲的。


出行的慈禧(圖為網絡截圖)

以上就是筆者的看法,各位看官有什麼不同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

參考文獻:《藏書》

《資治通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