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沒風骨的詩人,寫了首詩,居然成了千古名作

詩詞中國 發佈 2020-05-09T08:36:22+00:00

在唐朝就有這麼個詩人,明明可以靠才華吃飯,卻盡不干人事,堪稱唐朝品行最卑劣的詩人。意思說,小宋啊,我知道你是個好人,文採好,長得好,只是你這口臭,我受不了。


作者:凱紫

來源:凱紫的詩詞之美(ID:kaizisc)

「清高孤傲」似乎是文人的代名詞,例如「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李白、「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蘇軾……

可惜,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在唐朝就有這麼個詩人,明明可以靠才華吃飯(仙宗十友之一,律體詩開創者),卻盡不干人事,堪稱唐朝品行最卑劣的詩人。

此人叫宋之問,他到底做了哪些事呢?

一是為了當武則天的男寵,丟盡文人臉面

他先是各種奉承巴結當時武則天最寵愛的面首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堂堂大詩人,居然幫他們倒尿壺。即使這樣,他也沒爬上武則天的床。

後來等不及的他,便寫了首詩,赤裸裸地向武則天求愛:

「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乘槎一問津」。

可惜啊,武則天直接給他發了張好人卡:

「吾非不知之問有才調,但以其有口過」。意思說,小宋啊,我知道你是個好人,文採好,長得好,只是你這口臭,我受不了。

這話一出,宋之問是再沒敢舔著臉往女皇身邊湊了。

史書記載,宋之問「偉儀貌,雄於辯」,這麼一個英俊瀟洒,能說會道的年輕公子哥,卻一心想當60歲老太婆的男寵 ,也不知他是怎麼想的。

第二是他背信棄義,出賣朋友

武則天去世後,宋之問被新皇發配到廣州參軍。吃不了苦的他沒多久就逃跑回洛陽,藏在朋友張仲之家。

當時張仲之和人密謀要殺武三思,宋之問知道後,覺得是個立功的好機會,便跑去告密。

結果張仲之全家被殺,而當逃兵的宋之問卻因告密有功,不但沒被降罪,還撈了個官。

簡直比「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曹操還無情無義,至少當初曹操是以為呂伯奢一家要出賣他,才殺了人全家。

他這賣友求榮,完全就是現實版的農夫與蛇,想必張仲之一定後悔收留了這條毒蛇。

以上之事在史書中都有記載,然而不知是確有其事,還是因為他人品太壞,有傳聞說他為了一首詩殺了親外甥。

這個倒霉外甥叫「劉希夷」,寫了首《代悲白頭翁》。其中有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千古流傳。

當時宋之問看到這句,就料到此詩必名動天下,為了據為己有,就將劉希夷殺害了。

毫無文人風骨,背信棄義,連親人都不放過,大唐最無恥的詩人舍他其誰?

但是就是這麼個無恥卑劣之人,居然寫出了首千古名作,還成功入選《唐詩三百首》。

所以說凡事沒有絕對,詩如其人也不完全正確。

這首詩叫《渡漢江》,全詩如下: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這首詩是在宋之問被貶嶺南,暗中逃歸,途經漢江(今襄陽一帶)時所寫。

開篇就提到自個兒被貶嶺南,對於養尊處優慣了的詩人來說,本就十分悲苦,又和家人斷絕來信,在這樣的境地里,詩人熬過了漫長的時間。

古代可不像現在,身處異鄉,視頻電話,那時候通信困難,傳個消息,半年也是有可能的。

當初李白流放途中都被赦免了,杜甫還傻傻地寫詩表示同情「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可見消息傳遞有多滯後。

一個「斷」、一個「復」,用詞簡單,卻突出了作者那種與世隔絕,度日如年,飽受折磨的痛苦之情。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的家鄉大概在河南一帶,漢江離他家鄉也不算很遠了。

按理說,許久沒回鄉的人,靠近家鄉,應該是高興,「急欲問來人」才對,但是他卻是不敢。

詩人被貶,長期收不到家人的音訊,思念中又帶著擔憂,這種矛盾的心裡在他越來越靠近家鄉的時候,越突出。

他變得越來越焦慮恐慌,甚至不敢面對現實,正如後來杜甫在戰亂中和家人失散,「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對故鄉、家人的刻骨思念,也許就是這種直白的話語、深刻的感情,引起了千古共鳴。

這種言淺意深的詩,比起當時流行的華而不實的宮體詩,高了不知幾個檔次。

如果不是宋之問人品真的太差,憑他的才華,在詩壇的地位也許可以更上一層樓。

畢竟他還是律體詩的開創者之一,可惜只落了個「德不配才」的名聲。

所以說,一個人的品行不能完全代表他的才華,但是卻可以影響他走多遠。

欲成才,先成人,若是品行有缺,再好的才華也是枉然。

【版權聲明】凱紫,低沉磁性的治癒男聲,全網音頻超10億點擊,每晚10點為你讀詩。他的公眾號:凱紫的詩詞之美(ID:kaizisc),新浪微博:@凱紫。用他的聲音每一個白天,每一個夜晚都陪在你身邊。

本文由「詩詞中國」(shicizg)編輯

文章授權轉自「凱紫的詩詞之美」

圖片來源於壹伴圖庫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爭議,請聯繫刪除

每天5分鐘,把日子過成詩

今天看小詩妹了嗎?

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

必須

在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