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戀情上熱搜:諂媚富二代,是一種時代的悲哀

木棉說 發佈 2020-05-09T16:20:18+00:00

昨天一早,關鍵詞「王思聰」一下子衝上了微博熱搜。網友們開始熱烈討論,這女生的樣貌、職業、前男友是誰、能夠和王思聰在一起多久...



昨天一早,關鍵詞「王思聰」一下子衝上了微博熱搜。



我以為發生什麼大事兒了,點開一看,


發現原來就是他和新女友逛了個街,被路人拍到了。



不一會兒,新女友的姓名、職業、大量的個人照片,都被扒了出來。


網友們開始熱烈討論,這女生的樣貌、職業、前男友是誰、能夠和王思聰在一起多久...



和以往一樣,王思聰的熱度和頂流明星不相上下:


他並沒有過人的才華、樣貌;


但每次他只要有任何動靜,都能引起全網關注。


和他交往過的女性,很多就算已經分手、自己結婚生子了,還是會被貼上「王思聰前女友」的標籤...


而這一切,和他本人並沒有太大關係,靠的還是他最有錢富二代的名頭。



許多男生會評論,長得好看的女網紅都被王思聰「玩」過了。


言辭中充滿對女性的歧視,以及對王思聰的羨慕:


羨慕他可以像選秀一樣、不斷地換年輕漂亮的女友...


許多女生則是對女方評頭論足,覺得女方不夠有特色的,不配找到王思聰這樣的「富豪」....



甚至還有人覺得「親自夾菜」就是待遇非凡了。



這些評論讓我不禁懷疑,難道王思聰是從封建年代穿越來的?


給女友夾個菜,女生就要像後宮嬪妃一樣受寵若驚?


人們對財富的追捧、對有錢人的諂媚,已經不加掩飾到這個地步了嗎?




上述的評論現象背後,有一種非常普遍的情緒:


一種對財富的艷羨,對有錢人的諂媚。


正是對這種輕而易舉的財富的艷羨,讓王思聰這樣一個談不上多帥氣有才,人品性格也不見得多有魅力的富二代,獲得了「國民老公」這樣的外號。



冷靜地說,只要王思聰不違法亂紀,他想怎麼談戀愛是他的事情。


但是,把他捧成「國民老公」,讓他擁有頂流明星一樣的熱度,


無論是認真的還是開玩笑,都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曾經的年輕人的「國民老公」「大眾情人」,是科學家、是軍人、是醫生、教師...


而如今,「國民老公」「大眾情人」,變成了富二代、明星、網紅...


我們利用網絡的便捷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


但對真正影響著社會、值得被關注的人和事,知之甚少、反應冷淡。



比如,5月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乾二逝世。


這是2020年以來,我國離世的第15位兩院院士了。


他們獻身科研,是真正的國之脊樑。


他們的離去,值得被人們銘記。


然而,即便有十幾萬的網友轉發評論,這個消息依然沒有在熱搜榜單前五十中占據一席之地。



將軍墳前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


富二代換個女友都能上頭條,無甚長處單憑有錢就能成為國民老公。


仔細想想,也是挺諷刺了。



看著人們對王思聰的諂媚、對嚴肅新聞的漠然、


我想,作為觀眾,我們自己也是有責任的。



八卦新聞會比較容易受關注,說白了,是因為閱讀門檻比較低。


誰演技好、唱歌行、顏值高低、是否戀愛、出軌...


每個人都能發表自己的看法,不需要有多深的知識儲備。



就像馬伊琍 、佟麗婭、董璇...


雖然是明星,但她們丈夫出軌時,我們看待她就像看待一個遭遇婚變的小姐妹。


情感是共通的,事情也好理解。


所以,網友聊八卦,就和從前鄰居街坊聚在一起聊家長里短,沒啥區別。



但是,像是科學家、國家院士們的新聞就不一樣了。


他們的工作內容,不是普羅大眾能夠隨便看看就能看懂的,更不用說每個人都去評論兩句。


他們的工作性質,也決定了他們的「舞台」不可能也不應該常常曝光在公眾面前。



「戲子家事天下知」,這是時代的無可奈何。


我們也不用對此太過憤慨,因為這並不代表人們不尊重科學家們。


比如,這次疫情中,鍾南山、張文宏、李蘭娟們,就成為了新一代的「頂流」。


他們作為權威,用普通人能聽懂的話,解釋清楚了這段時間人們最關心的一系列科學問題。


當科學家們願意且需要站到台前時,我們對他們的支持是毋庸置疑的。



這一點,相比於存在大量反智群體的美國,我們已經做得非常好了。


只要一直保持下去,總能在關鍵時刻,引領大眾走向正確的道路。



不過,對科學家的敬重和追捧,也是應該要理智和適度的。


如果敬重一個人,敬重到把對方捧成聖人的地步,就會變成一種道德綁架。



比如,鍾南山院士的兒子買一個名牌皮帶,就會被人噴;


張文宏醫生年收入過百萬,也有人罵他「錢多了心就變了」;


甚至袁隆平收到別墅、看一眼豪車,都能成了他們的「污點」。


太多人覺得科學家們就應該艱苦樸素、無償奉獻。


仿佛過得好一點,他們的「偉大」就變得不純粹了。



其實,今天的國家和建國初期,已經大不相同了。


大可不必再去強調「只有艱苦奉獻才是科學家」,要求他們像「聖人」一樣。


這很不客觀,也沒有必要。


如果一定要過得那麼苦、那麼無私,怎麼讓大量的青年才俊願意投入科研事業中呢?


所以,在我看來,今後我們需要更多像是顏寧這樣的科學家形象:


對科研事業有卓越貢獻,自己也獲得了各方面的社會認可,過得精彩又漂亮,成為不少年輕人的偶像。



這是一個鼓勵有才華的人去實現各自抱負的年代,國家的進步可以和個人的成就結合起來。


讓那些努力奮鬥的科學家們,獲得經濟上、社會地位上的可觀回報。


或許今後,我們的「國民老公」「大眾情人」就不再是富二代、網紅美女,


而是那些對社會更有貢獻的能人志士,那些能給予社會更多正能量的真英雄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