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濤:大銀幕背後的十年功

極地搜 發佈 2020-05-09T02:49:52+00:00

2001年,曲江濤從新疆電視台辭職來北京的時候,他最大的夢想是進央視的《新聞調查》,因為在他眼裡,「那是電視新聞界的最高殿堂」。那時,曲江濤就想做一個「能給中央台幹活」的攝像記者。

2001年,曲江濤從新疆電視台辭職來北京的時候,他最大的夢想是進央視的《新聞調查》,因為在他眼裡,「那是電視新聞界的最高殿堂」。那時,曲江濤就想做一個「能給中央台幹活」的攝像記者。曲江濤開始「北漂」沒多久,一個好哥們兒從電影學院攝影系進修班畢業,讓他幫忙給寫一劇本拍畢業作業,後來又稀里糊塗地被拉去做導演。在現場,「導演」曲江濤連個監視器都沒得用,還要幫忙推軌道,他感覺「自己在劇組裡面就是個多餘的」。那個短片惟一的一次放映是在一個酒吧,據說大家都看得特別樂,可是曲江濤說自己原本寫的是一個很悽美的愛情故事。將錯就錯,曲江濤決定搞明白「導演到底是幹嘛的」。他跑去電影學院上了一年導演進修班,導演田壯壯是他的老師之一。

2003年,曲江濤從電影學院畢業,他的職業理想從攝像記者變成導演。那時的曲江濤沒有想到,他第一次拍成大銀幕電影,要到十年之後了。這十年里,曲江濤拍過紀錄片、廣告片、電視專題片,甚至還有博物館裡用的3D科教片。他擔任攝影師的紀錄片還曾獲過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不過,這些都沒有給他帶來任何接近大銀幕的機會。十年間,當初一起上進修班的同學,最後只剩下三五人還在拍片。曲江濤也感嘆,要是自己踏踏實實做一個攝影師,現在也能名利雙收了。當然,這樣的話他也只是說說而已,「成為大銀幕導演」對他更有誘惑力。十年苦功,他終於拍成一部數字電影《孫子從美國來》,緊接著一部大銀幕電影《愛情銀行》,曲江濤到底出了頭。



《愛情銀行》:拍給有情感經歷的觀眾

曲江濤:《愛情銀行》的主人公何沐陽是個為愛所傷的人,他陷在過去難以自拔。何沐陽以前的看法是,愛情抵不過現實的誘惑,他的前任女友就是由於這個原因而離開他的。他開這家「愛情銀行」,就是賭愛情的不持久。現在這個時代,戀人的分分合合是特別司空見慣的事情。比方我們兩個正相愛,那我們會願意做這樣一個有點兒刺激的遊戲。此時此刻,你想對我說的和我想對你說的,我們分別用DV錄成視頻彼此保密。視頻交給何沐陽的「銀行」保管,我們交660塊作為管理費,一年之後來取。何沐陽會跟我們簽合同,一年之內,如果這對戀人分手了,那麼這個錢歸他,視頻各自拿走:如果沒有分手,那我們一起來取,互相看看彼此都說了什麼,同時何沐陽把管理費退還——此外還會付利息、送優惠卡什麼的。他就這樣讓自己的店有所收入。



《孫子從美國來》:半命題式創作

曲江濤:其實寫這個故事也是受到我父親和我的侄子之間那種隔代情感的啟發,他們那種「親」是有點讓我沒法兒理解。也可能因為小時候從沒有得到過我爸爸對我的侄子的那種愛,所以讓我感覺有點妒忌。我特別想表現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我就想講一個祖孫之間的故事,後來電影頻道要搞賀歲片,讓我把過年的元素加進去。既然過年了,就要團圓嘛,最後安了個團圓的尾巴。其實這是個半命題式的創作。



紀錄片:一輩子的事情

曲江濤:紀錄片會成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比如我現在在拍的這個紀錄片,我拍到最後,始終會牽掛她們。雖然她們沒那麼大的戲劇性變化,但是,我每次去見她們的時候,都會感覺不一樣。小時候,她們跟我特別親,要我抱啊,摟著脖子讓我背她們。現在,她們讓我明顯感覺到大姑娘的矜持,很微妙。我還想要不要接著拍她們找工作、結婚、生小孩?她們的家長也很喜歡我們做這個事情,這的確是他們的孩子生命中很重要的一段,能記錄下來很難得。我慢慢發現拍紀錄片可能是一輩子的事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