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通西域:一次偉大的遠征,搭建起了連接世界的橋樑

microphone吳 發佈 2020-05-10T05:01:47+00:00

公元前兩世紀,對於整個人類文明來說,是一個偉大的世紀。而在東方,西漢帝國經過文景之治,迎來了它的盛世,同時,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漢武帝劉徹走上歷史舞台。

公元前兩世紀,對於整個人類文明來說,是一個偉大的世紀。在這個世紀裡,西方的羅馬帝國先後滅亡馬其頓王國和迦太基共和國,建立起一個橫跨地中海的龐大帝國;而在東方,西漢帝國經過文景之治,迎來了它的盛世,同時,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漢武帝劉徹走上歷史舞台。

西漢和羅馬就像是一副歷史的鏡像,它們代表著東西方文明走到了一個頂峰。不過,在西漢和羅馬這兩座"高山"下,還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西亞的霸主,安息國。三個龐大的帝國就像是一顆顆珍珠一樣,將亞歐大陸的文明串聯起來。不過,有了珠子,還要有將珠子串在一起的"線"。而率先踏出這一步,將"珠子"串聯起來的,就是西漢的張騫。

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張騫率領一百多人,從隴西(今甘肅臨洮)出發,前往未知的西域,去尋找大漠中的月氏。當張騫等人出發時,他們恐怕不會想到,自己踏出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一步。

張騫等人的身上,背負著漢武帝交給他們的使命:聯合月氏,抗擊匈奴。張騫是無畏的,在他以前,沒有人會深入西域,對於漢人來說,黃沙背後的西域,是一片未知的領域。和人類歷史上大多數著名的遠征一樣,張騫出使西域充滿著艱難險阻。當張騫一行人匆匆穿過河西走廊時,他們不幸碰上了匈奴的騎兵隊伍。經過一番廝殺以後,張騫等人全部淪為俘虜,被押送到匈奴王庭。當匈奴單于知道張騫的使命以後,他譏諷道:"月氏在吾北,漢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漢肯聽我乎?"(《史記》)

單于對張騫的想法只覺得荒謬不已,想要越過匈奴人聯合月氏,無異於讓匈奴人穿過漢朝聯合南越,天方夜譚罷了。單于沒有殺張騫,一位漢朝的使臣,對於匈奴人來說是一筆珍貴的政治資源。為了拉攏張騫,匈奴單于對張騫進行威逼利誘,還給他娶妻生子,但張騫始終不為所動,"不辱君命"、"持漢節不失"(《史記》)。匈奴單于見張騫軟硬不吃,便將他軟禁起來,而這一關,就是十年。

人生有幾個十年?在大漠上,多麼鐵骨錚錚的漢子,也會被打磨的沒有稜角,匈奴人相信張騫遲早會屈服。可是就像蘇武一樣,張騫也有他的氣節,整整十年,他始終沒有忘記初心。至元光六年(前129年),張騫見敵人監視鬆弛,抓住機會帶著隨從逃離匈奴王庭,繼續前往西域。

這是一次出使的延續,亦是一場逃亡的開始。張騫等人要做的,是闖過匈奴人控制的區域,前往西域。十年的匈奴生活終究不是一無所獲,張騫等人學會了匈奴人的語言和生活習慣,當他們穿上胡服以後,連匈奴人都認不出他們。

張騫尋月氏之旅走的極為艱苦,數十年過去,張騫等人根本就不知道月氏人去了哪裡,他們只能在大漠之中不斷前進。經過艱苦卓絕的長途跋涉,許多人犧牲在路上,但張騫等人未曾動搖過自己的信念。

"苦心人,天不負",當張騫等人歷經磨難以後,他們終於在大宛國的幫助下抵達月氏人建立起的新國家——大夏。可是,令人遺憾的是,大夏國與曾經月氏人居住的地方相距甚遠,匈奴人對於大夏的威脅不復從前,他們寧願拋棄故土,也不願意再冒著風險和漢朝聯合進攻匈奴。

就這樣,張騫的出使功虧一簣,他只能帶著屬下動身返國。在回國的路上,張騫再次被匈奴人抓獲扣押,直到匈奴內亂,張騫等人才趁機逃回長安。從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出發,至元朔三年(前126年)歸漢,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共歷十三年。張騫出發時,帶著一百多人,十三年後,當他回來時,他的身邊卻只剩下堂邑父和匈奴妻子兩人。

這樣的磨難足以令人崩潰,但張騫卻沒有懼怕,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奉命出使西域。這一次,張騫的使命是出使烏孫,聯合烏孫抗擊匈奴。但是這次張騫依舊沒有成功,烏孫王由於懼怕匈奴,沒有同意東返,不過他派遣數十位使者,同張騫一同前往漢朝。除此以外,張騫還派遣副使持節到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國,與西域諸國建立了聯繫。在這個過程當中,漢朝的使者還到過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鹹海與裏海間)、條支(安息屬國)、犁軒(附屬大秦的埃及亞歷山大城)等地。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張騫回到漢朝,次年他就去世了。回顧張騫的一生,僅從漢武帝交待給他的使命來看,他是失敗的,不論是月氏,還是烏孫,都沒有同意漢朝的聯合計劃。可是,如果從從張騫出使西域產生的作用和影響來看,他的出使,無疑是一次偉大的成功。

從西周以來,中原王朝的政治文化勢力最多擴張到西戎地區,玉門關以外的西域,對於秦漢來說,一直都是一片未知的領域。張騫出使西域以後,不僅加強了新疆一帶同內地的聯繫,還使得中國同中亞、西亞,以至南歐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來。

在張騫的溝通下,漢朝和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漢朝的鑄鐵、開渠、鑿井等技術和絲織品、金屬工具等傳到了西域,促進了西域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西域的天馬,汗血馬等良種馬和葡萄、胡蘿蔔、地毯等也傳入中國,極大地豐富了漢族的經濟生活。

可以說,正是張騫出使西域,奠定了"絲綢之路"的基礎。正如張豈之教授在《大秦嶺》里讚譽道:"沒有張騫出使西域,也就不會有絲綢之路的開闢。沒有絲綢之路的開闢,也就不會有了漢朝和西域以及和歐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義十分重大。"

參考資料:

《史記》司馬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