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鷗送妹妹禮物沒謝謝,媽媽全程冷漠,終於明白她為何獨自上節目

余小娛的小八卦 發佈 2020-05-10T14:42:51+00:00

近日,《我家那閨女2》完美收官,節目嘉賓闞清子、林允都和父親敞開心扉,彼此之間的距離更進一步,也收穫了不少觀眾的眼淚。

近日,《我家那閨女2》完美收官,節目嘉賓闞清子、林允都和父親敞開心扉,彼此之間的距離更進一步,也收穫了不少觀眾的眼淚。

然而,在最後一期節目裡,王鷗回到老家廣西,向觀眾展示了一個真真切切的原生家庭的面貌。

來接機的是她的妹妹和妹夫,大半年沒見的姐妹倆除了上車時聊了一下「媽呢?在家」以外,就沒有其他的話題可以聊了。

回到家裡,媽媽也只是簡單地說了一句「回來了」,沒有任何的擁抱或者其他肢體接觸。

相反,媽媽的閨蜜們個個都熱情地擁抱了王鷗,並誇她穿旗袍漂亮,別人的身材都比不過她的。

後來,簡單吃了個晚飯後,媽媽的閨蜜們都回家了,媽媽也說自己要休息了。

王鷗嘗試性地問了一句:「媽,你不吃了嗎?」

而媽媽沒有表情地回答不吃,轉身回房,留下王鷗一臉的遺憾。

其實,王鷗不止和媽媽的關係冷淡,和妹妹也不是特別親昵。

在她承諾給妹妹買一款自己覺著很好用的捲髮棒時,妹妹只是簡單說了個「好」,沒有一聲謝謝或一個感激的擁抱。

也許家人之間不需要如此客氣,會顯得生分,但王鷗的原生家庭,一直以來都是她心中的痛。

早在節目第一期,她就很直白地說出自己的原生家庭的故事,並希望能把它影視化,引起社會上關於原生家庭的關注。

在三歲那年,王鷗的父母就離婚了。

她說,她很清晰地記得當時的場景,那是在一個昏暗的路燈下,爸媽爭吵得激烈

後來,媽媽拉起自行車,轉身就走。

王鷗哭著去拉住媽媽,但只得到了讓她放手、走開的回應。

她當時就是一種撕心裂肺的感覺,同時也不知道接下來應該跟誰、應該做什麼,深深的無助和迷茫困擾著她。

僅僅三歲,記憶卻這麼深刻,可見這件事情對她的影響有多重!

想必,王鷗的父母在當時根本不會想到,一個人怎麼可能會有3歲時候的記憶。

也或許,他們都是初次為人父母,想不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傷害。

然而,傷害的的確確造成了,王鷗說過,自己關於父母的記憶大多都是不開心的那些時光。

小時候,王鷗接觸的最多的是那些鄰居、親戚或者父母的朋友。

她的奶奶給她留了一個7平米的房子。

她的爸媽一開始輪流交替去照顧,但是都嫌難、煩、累,於是時常請來自己的朋友幫忙照顧。

或者就是把王鷗寄養在鄰居、親戚的家裡。

所以,王鷗從小就感受著寄人籬下的淒涼,不吵不鬧也不說話,慢慢地,就養成了獨立、怕生的性格

圈內的朋友第一次見到王鷗的時候,都覺得她很有距離感,但深交的朋友知道,她其實很講義氣、也很神經大條。

在初中的時候,為了逃避家裡,王鷗選擇去可以寄宿的藝校學舞蹈,而且經常出門表演,賺學費和生活費。

15歲那年,母親就待在家裡,不出去工作,都是靠王鷗賺的錢過日子。

後來,王鷗有機會參加了模特比賽,被模特公司相中,就做了4年的模特。

在最後一次模特比賽中,她獲得了全國第四和「最佳上鏡獎」的榮譽,並被導演看中,邀請她去北京拍戲。

從此,她的演員生涯就此展開,這也是她從小的夢想。

王鷗覺得,當演員可以體驗到各種不同的人生,很有趣,也很精彩

所以,她沒有考慮一個人北漂的恐懼和孤苦,也沒有想過會不會是個騙局,就毅然地踏上了前往北京、實現夢想的道路。

其實,對於騙局的考量,王鷗說,自己有判斷的能力。

曾經有個海外的學姐聯繫她,說自己的公司很看中王鷗的模特身材,希望她提供很多詳細的數據。

兩次電話下來,把王鷗說得天花亂墜。

等到第三次的時候,一個男的打電話,希望她親自去公司,王鷗很快就意識到有問題。

這大概就是從小的生活環境培養出來的敏感和理性吧。

在北京拍了大概有10年的戲,都沒能讓王鷗成名。

直到2015年《偽裝者》和《琅琊榜》的熱播,讓王鷗一舉斬獲了華鼎獎最佳女配角和最受歡迎女配角提名。

此後,王鷗挑選劇本的主動權就掌握在了自己手裡。

但是,很多相似的年代戲邀約,她都拒絕了,因為她不想在短期內演太多重複的角色。

紅了之後,很多多年未曾聯繫過的朋友都聯繫王鷗,夸一誇她的戲好,鼓勵她在演藝圈裡繼續前進。

然而,王鷗最期待的媽媽,卻始終沒有給過她一句關心或稱讚。

這件事讓她耿耿於懷。

直到後來有一次,王鷗妹妹剛考取駕照,在她們一家三口的群里,王鷗隨口問了一句妹妹,開車開得怎麼樣?

媽媽就說妹妹開得比她穩多了。

王鷗當時就氣炸了,妹妹是自動擋,自己是手動擋,怎麼能有可比性。

關鍵不是這個檔位的問題,而是媽媽對妹妹和自己的態度天差地別的問題。

所以,王鷗所幸不再聊下去,一個人邊哭邊編輯著微信內容。

她哭訴著這麼多年來,媽媽都沒有問過她藝校的生活,不知道她為了跳舞、走T台受了多少傷。

也從不會給她任何關於人生、成長的建議,而是把所有的選擇權、決定權都甩給自己。

甚至從來都沒有誇過她一句,只會給予無盡的打壓。

就這麼邊回憶、邊抱怨,洋洋洒洒地寫了近一萬字發到了家庭群里。

整整兩天,她都沒有得到母親的回覆。

後來,媽媽也發了一長段文字給她,向她解釋自己只是不善於表達,心裡是非常愛王鷗的。

一直以來,媽媽都知道王鷗工作忙、拍戲累,所以才不敢隨便打電話、探班,生怕打擾到她

但是看到她的電視劇、綜藝節目,媽媽還是非常驕傲、以她為榮的。

不久後,妹妹也主動發消息給王鷗,向她袒露自己和媽媽對她的關愛,試圖開導她。

王鷗這才體會到家人的溫暖,也馬上反省自己怎麼就一時衝動,讓媽媽傷心難過了。

她說,其實隨著年紀的增長,她開始理解父母當時的不易,心態上也不再有那麼多的抱怨和委屈

所以,在節目裡,王鷗能夠很坦然地講出原生家庭的故事,也能和媽媽談心,說自己雖然在節目上抱怨過,但沒有像媒體報導得那麼誇張。

母女倆解開心結之後,彼此更加懂得了理解和包容,兩個人其實都是在不斷地學習和成長。

阿德勒曾經提出一個「課題」理論,講的是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課題,學會區分開父母和子女的課題,才是幸福與否的關鍵所在

王鷗已經不再被捆綁於小時候的孤獨和自我否定,而是願意敞開心扉、做出改變。

她從心底里覺得,在別人面前展示出真正的自己,所獲得的愛與關懷,真的很讓自己安心。

而她的媽媽也在彌補以前對大女兒的傷害,努力改變自己不善言辭的表達方式,儘量把愛和關懷明確地傳達給她。

微博上有對原生家庭對個人成長的影響發起一個投票。

有20.3萬人作出選擇,其中有超過一半的人認為——影響很大,甚至會伴隨孩子一生。

有些人遇到暖心的另一半,在新的家庭里獲得了重生;有些人看了一些書、認識了一些朋友,自己就意識到改變的重要性;而有些人沒有這些運氣,只能用一輩子來治癒童年。

王鷗從小就沒有得到過父母的關愛,沒有得到過媽媽的認可和讚賞,所以一直以來,她給人的感覺都是高冷的。

但其實,這種表面上的距離感,只不過是她在掩飾原生家庭帶來的自卑和自我否定而已

所以,在訪談節目裡,從沒有看到她帶著自己的媽媽上鏡,因為母女之間有著一條無法跨越的鴻溝,也就是原生家庭造成的隔閡與疏離。

雖然每個人都渴望生在一個充滿愛與歡笑的原生家庭里,但是心理學家弗里曼認為,其實世界上並不存在完美的原生家庭。

所以,坦然面對、勇敢承認原生家庭的不足,把專注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注重自己的需求,打造自己的人生,才是遠離傷害的關鍵。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