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必須來自他處,來自敵人」1918-1919年大流感回望

全國產經平台 發佈 2020-05-10T16:53:40+00:00

1918至1919年,一場大流感席捲全球,據統計,全球約2000萬至5000萬人因流感死亡,這遠超死於「一戰」的人數。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1918至1919年,一場大流感席捲全球,據統計,全球約2000萬至5000萬人因流感死亡,這遠超死於「一戰」的人數。

直到今天,那場流感都被叫作「西班牙流感」,但其有記錄的「零號病人」,卻並非西班牙人,而是美國人。

1918年3月11日,美國堪薩斯州福斯頓軍營的廚師阿爾伯特·吉特切爾向醫院報告了疑似「重感冒」的症狀。短短几天之內,500多名士兵病倒,到3月底,患病士兵已增至1100名。

就在當月,8.4萬名美國士兵被派往歐洲參加「一戰」。4月,派往歐洲參戰的美國士兵增至11.8萬。美國遠征軍將這種流感病毒帶到了歐洲大陸,之後它又出現在北非、印度和中國,並開始向全球蔓延。

出於戰事考慮,各交戰國都刻意隱瞞了大流感的兇險,而將其稱為無足輕重的「小感冒」。作為中立國,西班牙沒有戰時新聞審查制度,最早對國內流感真實情況進行了報導,卻也因此背上了流感發源地的「黑鍋」。其他國家都管這場瘟疫叫「西班牙流感」。

西班牙對這種命名提出抗議,但抗議聲音很快被埋沒。在當時流行的海報中,流感的形象被塑造為一位頭戴面紗,身著長裙,拿著弗拉明戈摺扇的骷髏般的女人。

在一些國家眼中,病毒必須來自他處,來自敵人。於是,大流感也被塑造為敵對國的陰謀。1918年9月19日,《紐約時報》刊登一位美國衛生官員的言論稱,德國人製造了病菌,派人通過潛水艇攜帶至美國,將病菌投放到劇院和其他人群聚集之地。10月10日倫敦《泰晤士報》報導稱,傳染病是德國人使用毒氣引發的一種新型鏈球菌造成的。

「德國佬要殘殺無辜的平民,他們通過病原體散布疾病和死亡,並已經這麼做了……傳染病就是他們在法國、英國和美國的戰場後方使用的武器。」類似消息不斷疊加,許多人迫不及待地得出結論認為,這種新的罪惡就像早先的罪惡一樣,一定會追溯到德國。

無端的斷定和推諉指責並沒有讓大流感停下無差別攻擊的腳步,卻使得公眾情緒被煽動起來,迫使公共衛生部門去調查發動細菌戰的可能媒介,浪費了寶貴的時間、精力和資源。

時至今日,關於1918-1919年流感病毒的來源依然眾說紛紜。歷史學家們描繪出了這場大流感的傳播路徑:1918年3月,流感首先出現在美國堪薩斯州的哈斯克爾縣,由該縣入伍的新兵將其帶入福斯頓軍營。4月,流感隨美國赴歐參戰的遠征軍傳到法國,美軍登陸的港口城市布雷斯特成為流感的登陸點。由此,疾病傳播到西線的英法軍隊進而傳給英國海軍。隨後,流感傳播到歐洲交戰國後方和中立國家。這波流感的重災區是歐洲國家,同時隨著歐洲人的足跡傳播到了亞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的主要國家和地區,以及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的島嶼。流感一直持續到1919年夏天才結束。

在那次大流感面前,人類已有的科學認知感到無力,但科學的力量卻依然被堅信。1997年8月,年過七旬的瑞典退休病理學家赫爾汀打開凍土之下的墓地,找到了一位大流感病人的胸部樣片。後來,不同研究小組的分析均表明,1918-1919年大流感,是一種甲型流感病毒變異引起的烈性傳染病。

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新的人類傳染病命名最佳實踐指南,提出要避免冒犯任何文化、社會、國家、地區、專業或民族群體,並特別建議,不要用國家給疾病命名。人們意識到,以一個國家為病毒命名,不僅對該國或地區不夠尊重,也不利於科學認識病毒。

以史為鑑,可知得失。百年前的大流感不只是一個關於災難的故事,更是一個關於人們應該怎樣進行思考和行動的故事。疫情當前,拋棄甩鍋和抹黑,科學防控才是正道。(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郭興)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全國產經平台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台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關鍵字: